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十堰伤人事件:“五分钟血案”捅破校园安保网
2014-09-02    新华网

字体大小:

“5分钟血案”捅破校园安保网
——透视十堰校园恶性伤人事件

  新华网北京9月1日新媒体专电(记者袁志国 欧甸丘 徐蕊)9月1日的湖北十堰郧西县城关镇东方小学,开学的热烈气氛被一起血案笼罩。一位学生家长持刀冲进教室,砍伤9名师生,其中4人死亡。

  据“中国网事”记者不完全统计,2010年至今,共发生了至少18起校园流血案件,约180名师生死伤在歹徒的屠刀下。校园安保措施不断升级,安保“痛点”缘何屡治不愈?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相关报道>>湖北十堰校园血案4死5伤 部分学校门卫成"摆设"

  十堰校园血案:4死5伤

  9月1日上午10时20分左右,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城关镇东方小学5层楼发生了针对师生的惨烈凶杀案。

  据目击者称,一名男子手持水果刀在东方小学5楼的五(二)班教室行凶,当场刺伤6人。随后窜向五(一)班,发现大门紧闭,他随即从窗户捅向里面的学生,造成一名学生受伤。行凶受挫的男子紧接着闯入六(一)班,刺伤2名学生后,被教室的老师推倒在地。这一次,该男子爬过楼道护栏,不久即从五楼跳下,当场死亡。

  “事发突然,我听到叫声后,赶紧打110、120,很快犯罪嫌疑人就跳下了大楼。”东方小学校长付清玉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突发的校园恶性案件,截至1日晚23时已造成4人死亡,其中包括1名老师和3名学生。

  “这类校园伤害案的共同特点就是:发案很突然,作案特别快,往往在五到十分钟内,凶手就完成了作案全过程,脆弱的校园安保系统,根本来不及反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陈立思说。

  安保“踢皮球” 保安难“安保”

  “六七年前,我们就呼吁解决校园安保的经费问题,但现在还在扯皮,教育部门、公安部门、学校相互‘踢皮球’,付出的代价太大了。”再次谈起刚刚发生的这桩校园凶杀案,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非常惋惜。

  记者在基层学校采访时发现,尽管教育部门和公安部门都表示要重视校园安保,但是一旦提到人员、经费投入问题,便各有各的苦衷:公安部门表示警力少、难以全面覆盖学校;教育部门表示安保并非其特长,安保支出也往往得不到保障;地方政府部门则苦于财政资金压力……

  “踢皮球”式的安保,受害的则是学生。“校园安保投入政府部门可以相互推,但学校推无可推。”广东某学校的校长说,安保力量短缺,就雇佣门卫;经费短缺,就雇佣低工资的退休人员。

  在一些学校,门卫多是“50、60”人员,基本上只能看看大门,有的“保安”连基本的防卫器械、灭火用具都不会用。熊丙奇说,招聘的人员质量参差不齐,缺乏正规的日常保安训练,是教育部门和学校对于校园保安力量配备的通病,一些学校门卫成了“摆设”。

  2010年,全国共发生约5起校园血案,处在舆论关注焦点的校园安保引起了各地对校园安全的重视,很多学校设置了警务室,有的甚至军警站岗,有的配备了防控防爆器械……

  陈立思说,但随着校园安保淡出舆论焦点,校园安保就开始松懈,人员、经费配备都跟不上需要,加强校园安保成为了“运动式”的“一阵风”。

  告别“踢皮球”“贴膏药”式校园安保

  专家指出,保护师生正常教学秩序,不能靠“贴膏药”式的校园安保举措,否则“药性”一过,校园安保的“痛点”又得发作,校园安保漏洞仍旧会吞噬学生们稚嫩的生命。

  为进一步提高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安保能力,2010年,中央财政下拨专项资金38.89亿元,对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校园安保设备设施给予一次性补助,专项用于支持学校(含民办学校)配置安保、防火等设备设施以及加固改造校园围墙、校门等方面支出。

  专项财政资金支持让校园安保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常态化校园安保资金保障仍待形成机制。熊丙奇说,根治校园安保的“痛点”,首先就要明确把校园安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确保资金支持不缺位。其次要明确将校园安保纳入由公安机关负责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明确公安机关的职责,由公安机关统一招聘、培训、安置安保力量,对校园安保力量实现专业化管理。

  陈立思说,学校应当建立起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扎扎实实把安全应急、安全教育做到位。“比如,明明知道开学时期人多人杂,就应该提高安保级别,必要时可以联合当地公安机关加强对特殊时点、特殊地带的安全保障,很显然,很多学校都没有做到这一点。”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多所高校暂缓返校 对已返校师生加强疫情防控管理
· 校园无线网优化案例与安全策略
· 多家校园网贷仍“顶风作案” 仍有平台向大学生放贷
· 国务院:让校园成为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
· 李克强:切实把校园建设成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
· 教育部要求:校园网络投票非必要不举办
· 李克强:校园应是最阳光、最安全的地方
· 校园塑胶跑道综合治理工作积极推进
· 国办:完善学校食品安全管理 防范校园食物中毒
· 海南省加大对校园安保力度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