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经费管理要求 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教育部财务司负责人解读中小学财务新制度
今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小学校财务制度》开始施行。为什么要修订中小学财务制度,新《制度》有哪些特点和亮点?教育部财务司负责人进行了最新解读。
管好用好财政资金是中小学财务管理第一要务
1997年颁布的《中小学财务制度》已实施15年了,其间,我国公共财政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个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教育事业发展和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需要进行修订。
具体来说,一是为了适应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需要。自2000年开始,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非税收入管理、政府收支分类等为主要内容的财政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公共财政管理体制不断完善,这些都对中小学校财务管理产生了直接影响,提出了明确要求。二是为了适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要求。2012年4月,新修订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范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中小学校必须适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修订财务管理制度。三是为了管好、用好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教育经费投入连年增长,中小学校经费总量、结构和财务管理任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2000年—2011年,全国中小学校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每年以超过20.8%的速度递增,2011年中小学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达到1.15万亿元,占中小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的80%。通过财务制度,管好、用好财政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是中小学财务管理的第一要务,在这种形势下,需要修订《制度》,以适应财政经费管理要求,促进中小学校事业健康发展。
文件原文>>关于印发《中小学校财务制度》的通知
文件原文>>新修订的《中小学校财务制度》全文
推荐内容>>新《中小学校财务制度》2013年1月1日起实施
推荐内容>>财政部教育部发布修订后的《中小学校财务制度》
推荐内容>>中小学校公用支出禁止用于教职工福利
新《制度》新在何处
原《制度》分13章,共55条。修订后的《制度》章数未变,共77条,增加了23条,删除1条。新《制度》有4个显著特点:
1.适用范围更加明确
与原制度相比,适用范围主要有5个方面的变化:
一是将中等职业学校统一纳入适用范围。修订前职业中学执行《中小学校财务制度》,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执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为体现对中等职业学校统一的财务管理要求,本次修订将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统一纳入适用范围。二是将接受国家经常性资助的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小学校纳入适用范围。三是将幼儿园修订为依照执行。幼儿园不属于中小学校,本次修订不再将幼儿园纳入制度适用范围,但由于当前幼儿园的办园体制和管理体制非常复杂,制订专门的幼儿园财务制度条件尚不成熟,因此制度附则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和接受国家经常性资助的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依照本制度执行”。四是其他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小学校可以参照执行本制度。五是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中小学校,以及独立核算的中小学校校办企业,执行企业财务制度,不执行本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