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成都高中课改规定学生社区服务3年不少于10日
2009-12-17  校内网  成都晚报

字体大小:

  从2010年秋季起,我市(成都市,下同)普通高中学校起始年级全部进入课程改革。记者获悉,市教育局昨日(16日,下同)下发成都市普通高中课程实验工作实施意见(讨论稿)和《成都市〈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施指导意见(讨论稿)》,向各区市县教育局和涉及新课改的高完中征求意见。

  社会实践每学年1周

  在教学时间安排上,市教育局要求学校要按照国家课程设置中提出的“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周”的要求,重新制定普通高中校历。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八大领域之一,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三个方面的内容,共23个必修学分。

  研究性学习要有研究成果

  按照新课改要求,研究性学习活动共15学分。讨论稿规定,学生每年都要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并且三年累计不少于三个研究课题。其学分认定条件为:有符合要求的课题研究方案;有完整的研究过程并有记录;有课题研究成果;有课时保证;有学生自主选择和自主完成。

  社区服务3年不少于10日

  社区服务也不是一个新名词,但是将其作为学生的必修课计入学分,是新课改首次提出的。照顾孤寡老人,到社区宣传环保知识,到社区做清洁,到孤儿院看望孩子……这些都是社区服务。讨论稿要求,社区服务三年共2学分,不少于10个工作日,每个工作日服务时间不少于5小时。学校依据既定程序和社区提供的有关学生服务的对象、时间、项目、体会以及被服务者的意见等来认定学分。社区服务应该在课余时间由学校安排,以服务小组为重要活动单位。

  有条件的学校先实行“走班”

  新课改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学生修习的不仅有必修课还有选修课,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这在选修课中将得到体现。学生选课后,按选课人员形成教学班,允许学生跨班或跨年级上课。在教育教学资源允许的条件下,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探索打破班级或年级体制安排课程,实行“走班”制。

  选修课 25人以上必须开班

  讨论稿指出,学生选课以学期为单位,即一次选定本学期内两学段所有想修习的课程。学生选课在每学期末进行,学校在下学期开学前基本完成排课。

  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选修模块的开设标准,25名以上学生选修的,学校必须开设;11-24名学生选修的,学校尽可能开设;少于10名学生选修的,学校可以不开设。学生选课最低开班人数可少到20人,并允许部分优秀学生跨年级上课。

  今日拨打本报热线962111,谈谈您对新课改的看法,我们将把您的意见和建议转交给市教育局。(记者 张峥)

  选新课改教材 我市将成立专门小组

  记者昨日从市教育局获悉,如何选择新科改教材,我市将成立成都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教材选用委员会和学科教材选用小组。我市还将制定出适应成都市高中教学实际的各学科选课和模块教学指导意见,建立学科专业支撑体系,确认学科教研基地,开设我市高中课改博客网站和教学资源库。

  同时,我市将制定出成都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师资培训方案,组建实施新课程的培训者队伍,分类对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校长、教务主任、科研室主任、德育主任、教研员、教师进行通识培训,各学科课程标准培训和学科教材培训。(记者 张峥)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湖北首批课改高中生受大检 不达标校长将担责
· 湖北明年实行高中新课改高考 复读须谨慎
· 09年普高课改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在京开课
· 浙江高中课改 新政策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 高中生学“通用技术”引热议 到底值不值
· 高中课改后首次考试开考 题目难度看齐高考
· 愈半数高中进入新课程实验 课改如火如荼进行
· 北京高中课改9月1日实施 各门教师备课争新意
· 金庸武侠名著“入侵”中学课本引发争议
· 京高中课改评价体系出台 新建"电子成长记录袋"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