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研究 > 发展研究
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发展活力探讨
2009-10-23    作者:云南大学 刘绍怀 来源:《思想战线》

字体大小:

  摘  要:强盛的发展活力是大学基业长青的基础。地方综合性大学要始终保持强盛的活力,必须有明确的目标设定、独到的发展战略、科学的运行机制、可靠的经费来源、卓越的人才培养、敏锐的反应能力、和谐的校园文化、良好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地方大学; 发展活力; 研究探讨;

  经验证明,强盛的发展活力,是大学基业长青的基础。地方综合性大学多数是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龙头,一所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地方综合性大学,不仅自己能很好地发展,还会带动地方其他高校的发展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地方综合性大学必须努力保持和不断提升自己的发展活力。本文主要就发展活力问题进行多方面探讨。

  一、 明确的目标设定

  目标是前进的方向,是师生的追求。要保持学校发展的活力,首先必须设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地方综合性大学发展目标的设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好目标的客观性、领先性和全面性。

  第一是客观性。即发展目标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反映客观需要、遵循客观规律。客观实际就是地方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实际;客观需要就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大学自身发展的双重需要;客观规律就是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首先,要认真分析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分析学校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任务,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确定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奋斗目标,使学校发展的目标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相一致,学校发展的愿望与地方发展的需要相统一。其次,要认真分析地方高等教育和本校发展的历史 、现状和未来趋势,分析本校在地方 、全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优势,通过深入学校看学校、跳出学校看学校和承前启后看学校的反复分析比较,理清思路,准确定位,扬长避短,实事求是地确定发展目标。同时,在确定发展目标时,一定要遵循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切忌主观随意,只有符合教育规律的目标才是科学的目标。

  第二是领先性。目标的未来指向性和地方综合性高水平大学的同行示范性特点决定了发展目标必须具有领先性。不同的行业落实科学发展观有不同的特点,在大学,科学发展就是优先发展、趋前发展、协调发展、按教育规律发展。学校的发展思路必须具有前瞻性;培养的人才,必须为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准备;科技工作,必须反映学科发展的前沿水平;为社会提供的服务,必须有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含量;思想理论建设应对社会起引领作用。同时,地方综合性高水平大学对地方其他高校的发展应有示范、带动作用,所确立的发展目标应该比本地其他高校更加卓越。

  第三是全面性。大学的目标结构和利益关系的多元性,要求在设定目标时要注意全面性。一要统筹考虑目标的层次结构。既要有简略的远期目标,又要有详实的近期目标;既要有总体发展目标,又要有教学、科研、服务和学科、队伍、制度、校园、校风等方面的建设目标。使目标结构清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上位目标指导下位目标,下位目标支持上位目标,形成系统完整的目标结构体系和权责利结合的目标建设机制。二要统筹考虑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目标 。要根据社会需要、学校条件和最佳效益原则确定适度的发展规模;要形成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与地方经济技术结构及学校培养能力相适应的人才培养层次结构;要把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建设的核心目标,着力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与学校办学水平相匹配的高素质人才;要把提高办学效益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目标,不断提升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要统筹考虑目标的社会意义、群体意义和个体意义。学校所确定的发展目标必须兼顾社会、学校和师生的利益,才有充分的价值,才能调动师生的工作、学习积极性,全面完成学校肩负的任务,实现以发展促发展,不断增强学校的活力。四要全面考虑目标的难易程度。目标定得太高,不仅实现不了,还会影响师生对学校发展的信心;目标定得太低,会延缓学校的发展和弱化师生的奋斗意识及工作激情。只有难易适度、用力可得的目标,才能使师生和学校在定标、达标和超标的过程中产生充分的热情,激发充分的活力。

  二、 独到的发展战略

  根据学校实际,有计划的实施一些独到的发展战略,是增强学校活力、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方式。由于各校的情况不同,发展战略自然是因校而异。就一般而言,我认为地方综合性大学可选择这样一些发展战略。

  第一,学术提升战略。学术性是大学的本质特征,是高校办学的根基。研究高深学问是大学产生的原始起点。虽然现代大学的功能已发展为教学、科研、服务三项,但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仍然需要深厚的学术做支撑。地方综合性大学要提高办学水平,必须提高学术水平。要根据学校的学科专业和队伍设施等学术资源情况,在支持学者自由探索的同时,选择若干具有前沿性、前瞻性、战略性,对地方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的研究方向和项目,采取富于激励的措施,创新学术组织结构,组建开放、流动、复合的跨学科科研平台,集中优势资源,发挥集体智慧,产生一批真正高水平的重大成果,形成星月交辉的科研格局,从根本上提高学校的学术地位和办学水平。

  第二,人才强校战略。人才是办学的第一资源。学校应采取切实措施综合解决人才的培养、引进、留住和用好问题。特别要加强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有计划地委托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知名学者定向培养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优秀人才,花大力气引进一批学术领军人才,并创造条件让他们安心在校工作和充分发挥作用,建设一批一流人才带一流团队、出一流成果、培养一流学生的学术群体,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管理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有事业心、责任感,有工作热情,有管理能力,有苦干实干精神的干部队伍,适应建设地方综合性高水平大学的需要。

  第三,综合创新战略。我国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往往已形成了较为综合的学科结构、较为全面的人才培养层次和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领域、较为系统的学校制度和传统、较为充裕的人才资源和广泛的社会人脉。这些是地方综合性大学的优势 。特别是在经济快速增长和学科高度分化、综合、交叉的时代,综合性大学在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上比单科学校有更多的优势。学校领导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组织实施综合创新战略,围绕增强学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全方位推进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学科创新、知识创新、文化创新、教育创新、服务创新等,形成一大批有价值有影响力的创新成果,快速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并使学校成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和地方自主创新系统的中坚力量。

  第四,错位竞争战略。面对高校之间的激烈竞争和盲目攀比倾向,地方综合性大学应独辟蹊径,采取错位竞争战略,推进学校超常发展。应根据学校优势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人强我精的项目,在最适合自己的范围内服务社会和发展自己 。正如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校长杰瑞德?柯亨所说的:“我们有很多目标,它们都很重要,但我们的钱不够,能力有限,因此,大学必须进行战略选择和规划,发展比较优势。 ”

  第五,非均衡发展战略。这一战略主要用于学科建设。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学科门类较多,不可能也无必要追求均衡发展。学科建设要克服平均用力,全而不强,大而不高,一片平原的问题,实行重点与一般相结合,在普遍提高学科水平的同时,重点建设好部分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交叉学科和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学科。围绕重点学科建设组织项目、投入经费、建设学术团队、构筑学术高地、催生学术成果、培植学术根基、提升学术水平,使部分学科异峰突起,成为学校的品牌,并逐步形成若干优势学科群。同时,通过这些学科的领跑作用和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学科的建设,形成整体优势。

  第六,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改革开放多年,地方综合性大学都形成了开放办学的格局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今天,对外开放仍然是提升学校实力和增强学校活力的重大措施,学校应继续充分利用自己人才集中、信息通畅、合作范围广、交往伙伴多的优势,依托国家“走出去”战略的政策支持,结合区位特点,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全方位多层次的引进和输出优质教育资源,拓展业务,吸纳资金,网罗人才,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求发展空间,借助外部资源发展壮大自己,借船出海、借风扬帆,加快学校的发展,并从而扩大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三、 科学的运行机制

  科学的运行机制能保证大学规范、高效、协调地运转,维持和激发学校的活力。要使大学始终保持旺盛的发展活力,必须作出科学的制度安排。

  大学制度是大学管理与运行的规则体系。从中外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看,大学发展的优势往往取决于大学制度的优势。大学制度产生于大学的建立,在大学的发展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具有传统、时代、和国情相统一的特点。现代大学制度是与传统大学制度相对应,与现代政治 、经济 、科技 、文化发展和大学自身变化相适应的大学管理与运行规则体系。我国现代大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一开始举办即引入了德国 、日本等当时较为先进的学校制度模式,之后,随着国情的变化曾经做过多次重大调整。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以改革的方式对大学运行机制进行新一轮探索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在制度变革的主要目标上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以至于使旷日持久的体制机制改革逐渐失去了明确的方向,滑向了就事论事的浅水区。

  我认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这一制度的模式结构和主要内容可以广泛探索。我个人对此曾做过一些研究,并于2003年抛砖引玉地提出了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构架,我将其称之为“双层构架制度”,即宏观层面(学校与外部的关系):政府宏观管理,市场适度调节,社会广泛参与,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微观层面(学校内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这一构架,一是遵循了教育规律和组织学原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二是符合中国的国情和法规,具有充分的可行性;三是借鉴了古今中外大学运行的一些经验和教训,具有历史继承性和现实针对性。对这一构架,我曾专门撰文作过阐述,并在有关高校作过多年的实践和验证,初步证明是可行的。2008年,教育部也要求在全国高校实施“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学校制度 。因此,我认为,地方综合性大学应把探索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作为优化运行机制、增强学校活力、促进学校发展的重大任务。在具体实践中,要努力把教育规律、大学传统、时代特征、国情特点和学校实际结合起来,使所设计的制度能够承源流、入主流、顺潮流、合国情、能推行、有实效。真正建立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运行机制,并通过制度优势夺取发展优势。

  四、可靠的经费来源

  可靠的经费来源是大学持续发展的保证。经费问题是目前国内外高校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中国高校的领导,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大学领导不得不耗费大量时间,费尽心力解决经费问题。总的说来,现在中国地方公办大学的经费,一是数量不够,二是渠道单一,三是使用效益不高。高等教育面临政府希望少花钱办好大学,群众希望少交钱上好大学,学校领导四处筹钱办大学的尴尬局面。有的地方大学高额负债办学,风险很大,资金链一旦断裂,可能会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给学校的发展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

  如何破解中国大学的经费难题?许多高校领导和理论工作者都做过探索,我自己也曾做过一些研究和实践。我认为,从国情考虑,我国公办高校的经费,不能不靠政府,也不能只靠政府。应该是政府该给的给够,学校能找的找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学校自筹和社会各方面参与的多元投资体制,并切实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首先,要争取政府的投入。筹资办教育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能。由于我国的国情特点,在今后很长时期内,政府的投入仍将是公办大学最重要的经费来源。近年来,政府对地方大学的经费投入与大学发展的实际需要差距太大,地方大学的建设经费捉襟见肘,学校发展与教育资源短缺的矛盾非常突出。因此,地方大学今后必须进一步争取各级政府的经费支持。

  其次,要提高学校的多元融资能力。如:完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根据受教育者的可承受能力分担部分教育经费;通过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产学研结合、校办产业等筹集部分经费;通过联合办学、跨国办学、继续教育、职业教育、专业学位教育等筹集部分经费;通过合作共建、BOT、后勤社会化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学校;通过董事会 、校友会和其他多种渠道争取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对融资方式进行改革性探索等。

  第三,要提高经费使用效益。要在全力开源的同时提倡厉行节约,把有限的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发挥最好的作用。要完善校内经费管理体制,实行经费包干、项目论证、成本核算、效益评估,杜绝浪费。要挖掘潜力,盘活资源存量,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财尽其效,全面提高办学效益。

  五、 卓越的人才培养

  卓越的人才培养包括卓越的培养能力和培养卓越的人才。大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具有什么样的培养能力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政府评估大学、社会评价学校、学生选择就读的主要依据,关系学校生存发展。目前,我国高校在快速发展中出现了明显的趋同化、平庸化倾向,这种状况既不符合大学的本性也不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地方综合性大学应该发挥在地方高等教育中的引领作用,把卓越的培养能力和培养卓越的人才作为学校的追求。

  第一,有卓越的培养目标。要根据学校定位、社会需要和国家有关规定,对不同层次和专业的学生提出高质量、有特色的培养目标。其中,对本科生的培养要突出合理的知识、智力、能力结构,培养基础好、素质高、能力强、潜力大的复合型人才。对研究生的培养要突出创新和实践,培养基础理论厚实、专业素养扎实、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第二,有卓越的培养模式。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成长规律,精心设计和适时更新人才培养方案,调动专业内外、学校内外、国内国外的各种教育资源,高标准、严要求、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把追求卓越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完善教育环节、优化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推进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督导,切实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有卓越的教师指导。师高弟子强。要培养卓越的人才,必须有卓越的教师指导。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人才培养的成效是师生互动的结果。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培养学习兴趣、追求卓越目标、掌握学习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方法往往是因人而定、因课而异,需要学生个人的不断摸索和教师的悉心指点。学生培养了学习兴趣和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有利于在校期间顺利完成学业,还有利于毕业后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要,更新和优化知识,在实践中创业成才。作为学校,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同时,还要通过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以及党团工会和学生组织活动等多角度的教育影响,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做事、学会心理调适、学会生涯规划等,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六、 敏锐的反应能力

  敏锐的反应能力,是大学与时俱进、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这一点,许多教育家都曾作过论述。牛津大学校长卢卡斯说:“社会塑造了大学,大学也要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 英国教育家伯顿?克拉克说:“大学的含义可以说是因时而异、因地而异,它依靠改变自己的形式和职能以适应当时当地的社会政治环境。同时,通过自己的连贯性及使自己名符其实来保存自己的活力。谁都在谈论大学,但是大学作为学者进行教学、科研和从事社会服务的场所,我们只有在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具体环境里才能弄懂大学的这些具体任务是什么。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格雷姆?怀恩2001年在云南财经大学演讲时说:“教育具有变色龙的特征”,“它的生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能力。”美国学者德里克?博克认为,美国高等教育具有自治、竞争及对社会需求的迅速反应能力三大特征。

  地方综合性大学一般都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办学理念、规章制度、学术传统、行为方式等。这首先是一件好事,它保证了学校运行的规范性和稳定性。但老大学也会产生惰性,会或多或少地出现锐气消退、工作散漫、管理不灵、执行不力、墨守成规、反应缓慢等现象。而今天的大学,正处在一个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新阶段,大学要继续很好的发展,必须与时代共进步,立足现实、放眼未来,以充分的预见性,准确地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提出的新要求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及时地采取应对措施,在继续弘扬优良传统的同时,以变应变,不断调整完善自己,实现新的突破,在创新中继承和发展。历史经验证明,只有敢于和善于在发展过程中依据情况的变化不断扬弃和超越自我的大学,才是有前途的大学。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日趋复杂,国内外高校的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应变能力已成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七、 和谐的校园文化

  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大学之树枝繁叶茂、生机勃勃的土壤。社会主义大学的校园文化,应该是大学精神、学校传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结合的产物。从促进和谐 、增强活力的角度考虑,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应注重以下内容。

  第一,海纳百川的气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所大学要充满活力、提升水平、办大办强,必须博采众长,广纳贤才。北京大学的“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云南大学的“会泽百家 ,至公天下”等等,就充分反映了大学的这一特点。老子说:“江海之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师生特别是管理者,一定要有海纳百川的气度,让自己的学校成为知识与人才的家园。要坚决克服轻视知识、排挤人才的现象,让各种知识在校内百家争鸣,让各种人才在学校找到舞台。

  第二,同心创业的精神。一所优秀的地方综合性大学,是一代又一代师生辛勤耕耘的结果 。要使学校持续发展,必须坚持同心同德,共创基业。领导干部要强化责任意识,善抓机遇,敢作敢为,尽心尽力地带领师生推动学校实现新的发展 。历史的人做历史的事,不欠历史的帐。管理和服务人员要做到爱岗敬业、苦干实干,不做则已、做则必成、做则必优,工作到位。教学科研人员要严谨治学、精心育人、真做学问、做真学问,按时代要求当好老师,按教育规律培养人才 。学生则应刻苦学习,健康成长,奋发进取,追求卓越,克服厌学、怕学、假学、逃学等现象。

  第三,自由民主的氛围。自由探索和民主管理是大学的传统。学术自由是大学的金科玉律。学术之花只有在自由探索的环境中才能竞相开放。学校必须按照探索无禁区、讲课有纪律的要求,为师生的学术研究提供一个自由宁静的空间。同时,大学还必须坚持民主管理,通过民主管理保证学术自由,维护师生权益,发挥集体智慧办好学校。

  第四,互助互爱的风尚。引导师生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一方面要建立竞争机制,强化竞争意识,通过竞争提高工作效率和激发学校活力。另一方面要鼓励合作,包括管理上的协作、学术上的合作、学习上的互助,在合作中产生活力。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千方百计为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创造条件,让师生真切地感受到组织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从而发自内心的产生对学校的认同和为学校作贡献的意愿,从根本上激发学校的活力。要全面做好校园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校园功能完备、美丽、文明、安全,为学校发展提供条件保障。

  八、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现代社会,大学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正确处理学校与政府、社会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已成为大学保持发展活力的重要问题。对这个问题,国内外已有许多人做过研究。我的看法是:

  第一,要处理好大学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组织学原理看,一个组织要很好地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社会需要,二是组织具有满足社会需要的功能,三是有联结组织与社会之间的制度环境。教育规律也告诉我们,教育的发展必须与当时当地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发展相适应。因此,现代大学肩负着发展自己和服务社会的双重任务,地方综合性大学必须始终自觉地把学校的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自觉地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从办学目标、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主动全面地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并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获取更多的资源来发展学校,使地方大学的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融为一体,共进双赢。

  第二,正确处理学校与政府的关系。我国目前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大多数是由政府举办的,政府对大学的发展负有重要责任。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看,随着现代大学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和人们对大学的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化,各国都在采取措施直接或间接地加强了对大学的影响、支持和管理。政府与学校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今后,政府仍将是地方综合性大学办学资源的主要提供者,大学必须协调好与政府的关系。一是要主动支持政府的工作,让政府在实践中了解和支持大学。要充分发挥高校的知识和人才优势,为政府的工作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要通过大学在实践和理论方面的影响力,促使地方政府把大学视为解决复杂问题的智囊,推动地方发展的力量,调整经济结构和改善民众生活的手段;把支持教育视为份内的职责,视为面向未来的投资,实实在在的支持地方大学的发展。二是通过推动制度建设,促使政府对大学的管理从微观到宏观、从直接向间接、从过程管理向目标管理转变,主要通过法规、规划、拨款、政策、信息等对大学进行管理,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增强学校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第三,正确处理大学与社会各界的关系。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十分密切。社会是大学生存的基础,大学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地方大学应自觉地把自己作为地方社会组织中的一名成员,把推动地方经济社会进步作为神圣职责。通过在服务地方群众、促进地方发展 、维护地方稳定、引领地方风尚、提升地方品位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确立地方大学在地方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让学校走向社会、让社会了解学校,吸引社会力量多形式地支持学校办学,包括输送优质生源、接纳毕业学生、提供经费支持、开展合作共建、参与学校的部分管理等,使学校发展的根基深植于地方社会之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养分。

  第四,处理好与地方其他大学的关系。地方综合性高水平大学往往是地方高校中的龙头学校,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在自己发展的同时,带动其他高校一起发展。对兄弟院校,一要尊重,坚持平等交往、大气谦和;二要合作,资源共享、互利互惠;三要竞争,通过共振反应,实现共生效应,从整体上提高地方高等教育的水平。

 

  相关链接:关于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构架问题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地方大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四重逻辑
· 地方大学仍存在较大发展潜力和空间
· 艺术学“自立门户”后综合性大学如何规划?
· 人民大学将成国内首个招收京剧硕士的综合性大学
· 大学发展,有没有比“进村”更好的办法
· 第五届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论坛年会举行
· 约克大学校长:大学发展应同等重视教学和科研
· 北京论坛(2007)分论坛——社会变革与大学发展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