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管理体制 > 后勤社会化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综述
2002-12-24    记者 傅振国

字体大小:

  自1999年11月全面启动高校后勤化改革到今年底,全国新建大学生公寓3300万平方米,改建大学生公寓1000万平方米;新建大学生食堂400万平方米,改建大学生食堂130万平方米。

  而从1949年新中国诞生到1999年共和国50年大庆时,共建成大学生公寓3200万平方米,共建大学生食堂570万平方米。

  就是说,全面启动高校后勤化改革的3年时间,大学生公寓和食堂的建设,超过了改革前的50年。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何而来?

  办学模式的历史性转变

  在国外,学校只负责教学、科研;学生教师的住宿、饮食等等后勤生活,学校不管,这些任务由社会去完成。在我国则不同,学生教师的吃饭、住宿都在学校,“一校一户办后勤,校校后勤办社会”,本该由社会办的事情都由学校包揽了。这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包办高等教育的产物。它带来两个问题:一个是学校空间被挤占,无法扩大办学规模。高校绝大部分建在城市,校园空间十分有限,教工宿舍、学生宿舍、食堂及其它生活设施在校园占据了相当大的地方;另一个是政府投入的资金,不能都用在教学设施上,相当大的部分被生活设施占用,没有资金盖新的宿舍楼,从资金上限制了办学规模的扩大。

  从1999年开始高校大规模扩招,学生多,房子少这个矛盾就突显出来。教育部决定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开始全面启动。

  所谓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就是把高校后勤这一块交给社会去办,学校只管教学、科研、育人;学校原有的后勤机构人员逐渐与学校分离,走向社会。

  艰难的转制

  后勤与学校的分离,不是简单的“一走了之”,而是一个艰难复杂的转制过程。

  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正如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一样,已经摸索出一条很有特色的改革道路。

  在管理体制上,改革是把高校的后勤服务经营人员和相应的资源成建制地从学校行政管理系统中分离出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学校后勤服务实体,一般叫后勤公司。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原则,分离出来的后勤人员融入到社会第三产业中。

  在资产制度上,学校与后勤公司形成甲方、乙方的关系。对学校原来的后勤国有资产盘清登记,明确产权关系,实行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规范分离。学校以签署托管协议的方式将后勤资产无偿或以优惠价租赁给后勤公司使用,后勤公司通过对设备维修或固定资产折旧费、上缴费用等形式明确对国有资产的保值责任。

  在这个基础上,后勤公司采用引进、联合、租赁、资产代管、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和办法,实施后勤资产重组。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起步早的上海市,全市31所普通学校,除了公安专科学校和海关专科学校因是特殊专业没有纳入改革范围,29所大学的后勤全部与学校管理分离,合并成立上海高校后勤服务中心和发展中心两个企业。陕西省组建省高校后勤服务产业集团,整合资源优势,促进跨学校、跨行业、跨区域的联合经营。

  经过3年的改革,高校后勤的转制基本完成,开始表现出过去从未有过的活力。

  勃勃生机

  3年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初步解决了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瓶颈制约问题。这个瓶颈制约就是因为学生公寓和学生食堂严重滞后而无法扩大在校生规模的问题。现在大规模新建和改建的学生公寓、食堂,解决了1999-2001年高校扩招152万人的吃住问题。没有3年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就没有这152万学生上大学的机会。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提高了后勤服务质量。就拿学生伙食来说,学生能够吃到物美价廉、干净卫生、花样众多、口味适合的饭菜。这是因为,各校后勤改革时,引进了竞争机制。在一个校园里,有不同投资方的竞争,比如引进社会上的饮食公司到学校经营学生食堂。在同一座食堂楼里,楼上楼下有竞争;在同一个食堂里,窗口和窗口之间有竞争。就餐的学生教师就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增大了学校后勤实体的经济实力,加快了后勤产业化的进程。过去仅靠财政拨款搞后勤建设,现在的后勤公司自我发展,经济实力增长更快。2001年,湖北全省高校后勤服务总产值达12亿元,仅华中科技大学后勤集团2001年就达到3亿多元;而湖北省全省高校13000多名后勤职工从学校分离出来,不吃学校“财政饭”,这又为学校节省了一大笔财政。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还有一项始料未及的成就:随着高校后勤这块“蛋糕”越做越大,带动了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商业零售、餐饮等服务业的发展,为高校分流人员、社会失业人员创造了就业岗位。上海高校后勤服务中心创办教育超市60多家,除了消化原来的高校后勤人员外,还吸纳社会失业人员500多人。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后勤集团,接受学校分流人员200多人,接受应届大中专毕业生200多人,安排社会失业人员400多人,在3年里,共为社会新提供工作岗位800多个。西安交通大学后勤集团,向社会招聘1500余名下岗人员就业。改革之初,还有人担心高校后勤人员如何向社会分流,没想到,还能吸纳社会失业人员,促进了所在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

  3年,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摸索出一套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校后勤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校后勤的转制之路,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 陕西高校后勤社会化五种模式
· 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带来了什么?
· 陕西师大后勤社会化模式特色鲜明
· 陕西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启示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