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葛剑平委员:改革高校科技成果评估转化机制
2010-03-05 光明日报 王斯敏

  在高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多年,民盟中央常委、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葛剑平委员十分关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在他看来,高水平的科技成果成批“躺”在实验室却无法应用于生产,是科研资源的极大浪费。

  “目前我国高校从事科研开发的人员占全国科技力量的22%,每年完成 的科技成果和论文约占全国70%以上。然而,科研成果转化率却很低,据统计普遍不超过10%,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率达70%左右的水平有相当大的差距。”葛剑平委员颇为忧心。

  为什么会产生科研与实际无法衔接的问题?葛剑平委员认为,高校科技成果评估与转化机制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是导致成果无法顺利转化的重要因素。

  “目前对高校成果进行评估时,仍沿袭政府组织鉴定的形式,对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过分强调获得了什么奖项,发表了多少论文,承担了多少科研课题等,没有把科技成果转化程度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纳入考核标准,使得重论文、轻转化的传统观念在高校科研人员脑中根深蒂固,在科研立项时很少考虑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可行性。”葛剑平委员在提案中建议:优化高校科技成果评估机制,树立经济评价与理论评价并重的观念,适当减少成果理论价值的分值,增加市场需求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指标的比重。改变单一的同行评议方式,积极引入外部系统的评价,特别是要有企业界人员参与。同时,加强职称评定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关联度,引入科技推广奖励机制,制定有利于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领导人事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对在研究开发、技术创新、经营管理等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员,要酌情给予重奖或股份奖励。

  >>点击查看2010两会专题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