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考试 >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 各地高考
北大招生办主任:让自主招生回归本质
2014-12-22    人民网

字体大小:

  教育部日前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自主招生的理念、原则、规模、流程等做了一系列规定。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王亚章表示,《意见》有利于自主招生兴利除弊、回归本质。

  王亚章认为,自主招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高考“一考定终身”的不足,为那些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进入优秀大学学习的机会。但是近年来自主招生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甚至成为权力寻租和滋生腐败的温床。《意见》的出台能有效纠正自主招生实践中出现的种种偏差,使其回归正确的道路,其指导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充分体现了保障公平的原则。我们知道,自主招生在以往实践中的“选优”,使其常常演变成高考前的“掐尖”,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考生的不平等竞争。同时,向中学分配指标的做法也对中学自身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虽然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但是高校在自主招生中对于优质中学的高度重视,导致了“强者愈强”,催生出一批“超级牛校”,客观上加剧了资源集聚效应,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

  此次《意见》以促进公平为出发点和立足点,要求由考生向试点高校提出申请,有关中学、社会团体或专家个人等均可实名提供推荐材料,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机会均等的问题。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兴趣申请资格。同时,中学也不必再分三六九等,而拥有同等的权利。而且,《意见》进一步明确,在保证生源质量的基础上,要向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申请考生适当倾斜,这对于缩小地区差距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也有利于形成保障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

  二是真正体现了科学选才的初衷。以往,无论是各高校自行组织的自主招生考试还是联考,从科目设置到考题设计,都日趋接近高考,再加上培训机构的推手作用,异化了自主选拔的科学性,使自主招生成为变相的应试招生。

  针对这一问题,《意见》明确要求高校组织相关学科专家认真审核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合理确定参加考核的考生名单,这就使得自主招生的“门槛”不再以学习成绩作为单一指标来确定。在考核中,明确不得采取联考方式,如需笔试的原则上一门、不超过两门,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科专家的评价作用,考核结果也将基于学生的潜力和能力,而不是自主招生考试的发挥。在录取中,对于学科特长或创新潜质特别突出的个别优秀考生,可以申请破格录取,也有助于真正实现“不拘一格降人才”。因此,《意见》对高校选拔特殊人才,既给予了政策支持,也指明了科学途径,对高校科学选才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三是切实保障了规范透明的要求。自主招生饱受社会争议、被人广为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选拔规则不明晰、决策机制不健全、选拔过程不透明、监督监管不到位。

  为了让自主招生真正实现公开公平公正,《意见》一方面强调加强信息公开,将报名、审核、公示各个环节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另一方面强调严查违规行为,进一步健全申诉和举报制度,完善管理办法,同时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和准入退出机制,这将进一步确保自主招生的平稳有序和高校招生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北大辟招生新"试验田" 定位有别于自主招生
· 北大招办扔重磅炸弹 获校长推荐生只需过一本线
· 专家谈北大招生推荐制度 实名能否“实在”
· 北大公布2015"筑梦计划" 主要面向优秀农村学生
· 清华首次接受农村考生自荐 与北大招生测试错开
· 北大在京招生人数连减5年 冷门专业或降分招生
· 北大公布在京调档线:文科654分 理科691分
· 北大招生评价系统:考生需接受12名以上专家考核
· 北大今年计划在河南招108人 招生人数达历史新高
· 674分农村考生称读不起北大 学校邮寄资助材料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