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用就是讲究绩效,我们看到国内很多地方建有大学城,大学校园里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当然有些建筑是必要的,但大学非大楼,大学是文化的家园,精神的领地。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行政办公至今仍在由学生宿舍简单改造的楼里,学院也没建什么五彩斑斓的喷泉、气势磅礴的大门,但学院的实训教学条件、教师的培训我们一点也不吝啬,学院建有国家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国家职业教育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青岛市高职教育实训基地;仅近5年,我院就派出145名教师赴德国、加拿大、美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研修学习,培训经费1000多万元。注重内涵建设让我们得到丰厚的回报: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首届“中国职业教育百名杰出校长”院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学院获第6届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学院每年都有近百名学生在全国、省级技能大赛中获奖,学院学生在当前大学生就业普遍困难的情况下,却成了“香饽饽”。
推荐内容>>苹果iBooks 2强攻教育界 被指成本贵学校却步
>>苹果欲"重新发明教科书" 冲击传统教育产业链
当然,致用并不意味着简单浅薄,致用也要与美和高雅结合。包豪斯思想是在德国这个土地上生发出来,并影响全世界半个世纪之久,至今成为设计界金科玉律的一种思想,它既体现了精致、致用的职业思想,也体现了德国人对艺术崇高的追求,包豪斯思想是典型的艺术和技术的结合,科学和实用的结合,是哲学美和产品美的混合体,是哲学和社会需求的混合体,是关于职业教育、致用教育的一种特别表达形式。包豪斯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致用性也需要有相当高的境界和丰富的技术含量。
我们看到,当前国内一些院校也不同程度地重视起“致用”教学,纷纷与企业加强合作,纷纷效仿德国的“二元制”。但我发现要真正学到德国职业教育的精髓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相关内容>>中央财政将投入26亿元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素质
>>教育部完善职教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将逐年加经费
2002年,我身临其境考察德国职业教育和比较研究之后,认为支撑德国高度发达的职业教育的底座不仅仅是学校和企业这“两元”,还另有“三元”,一是健全国家和州层面的校企合作法律体系;二是崇尚技术和工艺的民族传统文化,日耳曼民族这种文化渗透弥漫在社会的各个方面,一个优秀的炊事员、一个出色的玻璃匠都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三是战后强大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当然,企业与学校这“二元”是核心。可是对照这“五元”不难发现,我们虽然也有强大的经济需求,但我们对人才的需求有时是迷茫的,校企合作法律体系还很不健全,也没有形成崇尚技术和工艺的文化和社会氛围,更为重要的是,在前两个核心要素的合作关系上,我们与德国的差距更是巨大。
相关内容>>职业教育也应培养非标准化人才
相关内容>>专家声音:只要能为职场提供人才高职不可替代
>>教育部等九部门合力推进农村职教改革服务新农村建设
相关文件>>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
推荐专栏>>教育新闻: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教新闻 高教新闻 教师新闻 考试新闻 就业新闻
>>高等教育:高教新闻 海外概况 高教研究:综合研究 教学研究 发展研究 专题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