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师范教育 > 教师新闻
乡村代课教师苦涩讨薪路:要不来钱只能外出打工
2011-04-07    工人日报

字体大小:

  吴义伟和龙玉福两人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教学生涯。他们被清退时曾一度被告知是“非法办学”,虽然后来当地有关部门承认了他们的代课教师身份,但七年间拖欠的3万元工资迟迟没有发还。身处山区、家庭贫困的他们为了拿到这笔“巨款”,开始四处奔波活动——

  推荐专题2011高考大纲名师解读
  推荐专题各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题报道

  “要不来钱,我们只能去打工了”

  ——两位乡村代课教师的苦涩讨薪路

  吴义伟、龙玉福两位来自湖南凤凰的乡村代课教师活到50多岁,从来没想到要得到自己教学所得收入是这么艰难。他们多次到当地教育部门讨要3万元的工资差额,至今未能兑现。

  虽然他们在山村教育战线上奋战了近30年,无怨无悔,“我们只是希望自己最基本的权益能够得到维护和保障,从而使我们能够继续为山村教育事业做贡献。”

  他们远在凤凰腊尔山的家中已经没有什么积蓄,两位代课教师身上浓缩着中国几十万代课教师的曲折命运。

  教书25年收入两万元

  吴义伟和龙玉福两人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教学生涯,他们的身份是代课教师。

  代课教师这个群体在上世纪90年代曾引起过关注,此后代课教师逐步成为了历史,并逐渐淡出公众视野。

  2008年,《劳动合同法》开始实施,全国各地都在清退代课教师。2007年12月,凤凰县劳动局组织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就即将颁布的《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组织过专门培训。培训甫一结束,凤凰县教育局就突然赶在年底前迅即下达了清退文件。当地教育部门告诉1984年就开始教书的吴义伟,他是在“非法办学”。

  当地教育部门告诉他们,《劳动合同法》实施时,他们已不是代课教师,作为落实《劳动合同法》待遇的这个主体已不存在,故他们不符合该法律的规定。

  “国家清退代课教师是政策,我们没意见,但我们干了这么多年实在是太清苦了,教书一生,清贫一世,以后不知道怎么办?” 当时,吴义伟曾把自己代课25年的工资总收入相加,最后得到的数字是两万元。

  吴义伟、龙玉福等当时被要求写一份“志愿代课申请书”,内容是:我是×村村民×××,本人志愿在本寨代课,报酬解决办法是以校养校、以班养班,工资待遇及经济补助与学区没有任何关系。

  在一份落款是“凤凰县人民政府调查组 2008年8月10日”的“凤凰县非法办学教师统计表”中显示,全县“非法办学教师”有39人,其工资来源是“自收自支”。

  凤凰县教育局表示,并不是要“清退代课教师”,而是根据法律规定规范用人,而且“凤凰自1999年起就没有代课教师了”。

  干了一辈子教育,被清退时还被告知是非法办学,怎么也想不通的他们开始反映问题,凤凰县政府法制办牵头的调查组对吴义伟等代课教师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组完成了一份约8800字的调查报告,提交给凤凰县政府。调查组负责人、凤凰县法制办副主任认为,吴义伟等代课教师与凤凰县教育局之间的劳动关系是成立的,应该承认他们的代课教师身份,将其6人定义为“非法办学”是不合适的。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甘肃将代课教师招考年限放宽至60岁
· 四川内江资中为代课教师发放基本养老金300余万元
· 代课教师“难告别” 坚守甘肃山区数十载
· 应正视代课教师同工同酬诉求
· 邢台开发区代课教师盼望签合同 同工同酬
· 代课教师在大山里创办免费幼儿园
· 新疆定向招聘农村在岗代课教师 合格者纳入编制
· 湖南省长沙市直学校不得擅自招代课教师
· 女代课老师坚守山村讲台25年 身患重病无怨悔(图)
· 残疾代课教师郭省进城 学生村民洒泪“三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