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师范教育 > 教师新闻
教学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两大要务
2002-05-13    记者 翟帆

字体大小:

  5月10日上午,第四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第三届“高校青年教师奖”颁奖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记者看到,在国家级一等奖的获奖人名单中,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周济的名字也赫然在册。从大学教授到大学校长,到院士市长,再到教育部副部长,这样的工作经历,使他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有着深刻的认识。为此本报记者就这一话题采访了这位新任教育部副部长。

  教书育人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学生以学为主,教师以教为主,教学是高校育人的主要途径,因而教学工作是高校工作的基本任务,周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强调。他说,设立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今天这个颁奖大会,体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此届获奖项目的总体水平要高于前三届,涌现出一批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改革成果,充分展现了高等学校重视教学建设、重视教学改革、重视人才培养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代表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最高水平,这些成果已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周济认为,1994年开始实施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使我国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因为除了我国,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集中众多的一流人才对高校教学实行全面、深刻和系统的改革,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一计划的实施,使高校许多学科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都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谈到自己和杨叔子院士等人共同完成的“面向21世纪机械工程教学改革”项目在此次评选中获奖,在高校从事了二十几年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他有着这样的自信:经过改革,我国高校的机械专业无论从教学体系还是人才培养都是高水平的,因为这一改革集合了全国许多高校众多学者、师生的智慧和力量,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机械教学,实现了教学上的跨越式发展。这次获奖的项目中,有许许多多这样的高水平教学改革成果。

  今天的颁奖大会上,共有115名教师获得了第三届“高校青年教师奖”。对于这些获奖的优秀青年教师,周济表示衷心的祝贺。他认为,这标志着我国高教战线一代青年教师正在茁壮成长,教师队伍得到了很大加强。他说,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教育要振兴,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青年教师又是重点,因为青年教师正处于人生创造的最佳年龄,专业基础理论扎实,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较强,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生力军,是振兴我国教育事业的希望之所在。因此,采取特殊措施对一批优秀的青年教师进行重点扶持,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新一代学科带头人,是一项事关高等学校发展全局的战略任务。

  记者最后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今后一段时间,如何把我国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引向更深入?”周济这样回答:“李岚清副总理在今天的讲话中提出了‘巩固、深化、提高和发展’的总体要求,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做好高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各项后续工作,巩固已取得的成绩,把高校改革的重点由宏观为主转向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由整体布局调整转向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完善,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积极的贡献。”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下一步怎么走?
· 过度监控是对教师人格的侮辱
· 第五届“十杰教师”候选人产生
· 万名教师赴贫困地区对口支教
· 教师心理问题到底有多严重(下)
· 部分著名教师将成重点纳税人
· 国外学习汉语人数猛增 师资严重不足
· 教师收入增加 高校个税猛增
· 教育,请不要与文明为仇
· 四公里小学的教案的纠纷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