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师范教育 > 民办教师
体制不顺是民办学校师资建设中的主要障碍
2001-08-29    徐冬青

字体大小:

  据一些资料显示,不少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存在着诸如流动性大、稳定性差,离退休教师、兼职教师比例高,教师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四金”(养老金、公积金、事业保险金、医疗保险金)不到位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很多,其中体制不顺是关键。按道理,如果不存在体制性障碍,表现在社会保障、人事分配、劳动用工、体制内外流动等方面障碍,那么教师可以及时和不费成本地从一所学校转换到另一所学校。但由于存在着体制不顺的桎梏,很难实现上述正常流动,尤其是在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之间,导致体制内外分割严重。所谓体制不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制外不顺,也就是不同体制之间存在障碍;一是体制内不顺,表现在内部管理措施不得力,失分寸。

  体制外不顺主要表现为体制之间的歧视严重,表现为对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采取不同的态度。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观念层面上,对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不能一视同仁在有些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眼里,公办学校是自己的,民办学校不是自己的;而且不好管,容易惹麻烦。民办学校只能是公办学校的补充,发展民办教育应以不构成对公办学校威胁为前提。与公办学校相比,民办学校是“后娘养的”,是“二等公民”,是“私生子”。个别领导甚至认为,民办学校是手心里的蚂蚁,“要它生它就生,要它死它就死”,自己握有生杀予夺的大权。

  从社会舆论来说,往往认为民办学校就是高收费,就是为了赚钱,并指责为“贵族学校”;孩子如果上了民办学校,就意味着低人一等,只比不上学好一点而已。

  一些公办教师,认为在民办学校工作,缺少安全感,没有在公办学校稳定,且工作压力和负担比公办学校大得多,不及公办学校舒适;去民办学校工作实际沦为“打工仔”。

  从资源的限制来看,教师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如果民办学校进了一个教师,一个优秀教师,那么,公办学校就相应少了一个教师。因此,对民办学校要严格控制和限制。总之,从不同利益主体出发,受各自利益驱使,对民办学校存在着体制歧视、看不惯和不理解等现象。

  其次,制度设置上的缺陷,阻碍了民办学校教师队伍进一步优化的可能。

  一些民办学校的主管机构,对民办教师在晋级、评优、职称评定以及进修等工作上,或多或少存在着厚公办、薄民办的现象。有的校长发牢骚,说:“每年评选优秀教师园丁奖等,讲起来公办民办是一样的,实际上民办学校是没有份的,从来就没有名额,你就是把材料送上去也评不上。”对于民办学校教师本人来说,很多人心存“鱼与熊掌兼得”的指望:既要公办学校的编制,又要民办学校的显性收入。一次座谈会上,有一位校长举例说明了这一现象:几名师大的毕业生有到民办学校工作的意向,面试都通过了,最后,他们问校长编制挂在什么地方,校长说挂在一般学校,他们一听就不愿意来了。为什么呢?原来他们希望编制挂在某市重点学校,这样,如果有什么变化,他们可以回到重点学校,而回到一般学校怎么行呢?另外,许多地方私立中小学尚属成人教育部门管理,这在某种意义上说等于“打入另册”。

  这些例子一定程度上说明,不少不合理的制度安排,阻碍了民办学校教师队伍的正常建设。其中,人为因素相当大,有的甚至是个别领导一句话就决定民办学校的命运。

  在教师问题上,主要存在这样一些不合理的制度规定。

  第一是毕业生分配政策不但不向民办学校倾斜,而且制定了种种不合理的规定,阻挠新的毕业生到民办学校工作。如有的地区规定,毕业生一律不允许到民办学校工作;如果去民办学校工作,就不发毕业证书。有的大学规定如果毕业生去民办学校工作,校方拒绝发放毕业证书。

  第二是不给民办学校编制,民办学校教师享受不到公办学校教师福利。从待遇上,民办学校教师社会地位比不上公办学校教师。

  第三是不同体制形成不同的教师市场。传统体制下的公办学校教师不仅享受到住房、医疗保障的高福利,而且很大一部分教师有一定数量的兼职行为和兼职收入,而民办学校教师则属于新体制的适应市场经济的人才市场,可以说基本上市场化了,教师的工资由市场供求决定,福利待遇完全看学校的办学效益,也要看人才市场的整个供求需要。但有些地区,如上海,这种体制之间的差别仍然较大,要改变还需要一段时间。这样,短时间内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之间,教师的正常流动很难形成。

  第四是各种社会保障制度诸如医疗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住房公积金制度等都没有把民办学校纳入享受的范围。民办学校教师职业的性质同企业职工、职员没有区别,教师职业地位的体现极不充分。

  体制内不顺,主要集中在学校管理层面,没能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问题。

  民办学校种种教师问题除了体制外客观原因外,体制内,特别是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方面的主观原因更是不可忽视。事实上不少学校,受利益驱动就是不愿意拿钱出来主动解决这些问题。从民办学校自身来说,短期行为严重,缺少全面规划和长远打算。

  第一,有不少学校没有处理好退休教师和年青教师,兼职教师和专职教师之间的关系,致使这样那样教师问题的出现。民办学校为了提高办学效益,除了提高教育质量,赢得生源市场外,特别是在生源市场受到控制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就是它提高效益的一种手段。如何降低成本,其中聘用低成本的教师就是一条。什么教师的成本最低?比较起来,退休教师、兼职教师最低,因为聘用新教师,其“四金”、培养成本,还要承担“跳槽”的风险成本,在国家没有优惠的教师政策出台的情况下,在收费政策没有彻底放开的情况下,选择成本较低的教师就是一种经营策略,况且,这些教师有的也并不差。

  第二,没有处理好稳定和流动的关系。不少学校的校长认为,民办学校适应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就是竞争,就是优胜劣汰。民办学校就是要发挥自己这种机制,实行能者上,不能者下:低职高聘,高职低聘。实际上,从不少学校运作来看,过于频繁的更换教师,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优化教师队伍,但对于学校的用人声誉有相当的影响,从长远看,不利于学校的师资建设。这些学校往往重使用,不重视培养,使用完了算数,极易导致人心不稳,学校的凝聚力降低。

  第三,没有处理好兄弟学校间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不少民办学校认为,民办学校就是市场经济,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因此,在与公办学校的竞争中,往往高薪挖一些学校的好教师,激化了资源短缺的矛盾,也激化了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之间的矛盾。一些公办学校认为,这些民办学校是来同我抢饭碗的,于是处处设防,想尽办法阻止教师到民办学校工作。

  总之,提出这些问题目的是为了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办好一所学校,除了物的投入外,更要重视人的投入。对于政府来说,只有制定有利于民办学校发展的师资政策,才能最终实现教师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促进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而作为第一线的办学者来说,决不能只顾眼前,缺少长远打算,否则事业是做不大的。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略论民办学校教师管理的市场化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