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研究 > 教学研究 > 综合研究
小学数学新教材体现了时代性
2001-09-19    山东省教研室教研员 刘品一

字体大小:

  新学期,几套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试用稿)基本理念的数学实验教材第一册已问世。新教材克服了过去课程繁、难、偏、旧,教学方式单一的现象,使数学教育内容具有时代性,体现了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新特点。笔者拟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数学实验教材第一册为例,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重视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和态度  

  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生对一门功课学习的好坏除与智力有关外,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他对这门功课的情感和态度。实验教材特别注意解决好这方面的问题。人教社第一册教材,从“新的目录”到每一部分内容的设计,都努力贴近刚入学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儿童的天真世界,并用开放性、挑战性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比一比”的情景图。以肥头大耳的小猪搬木料和活泼可爱的小兔子搬砖块,共同盖房子的童话故事,引导学生比较物体多少。让人一看画面,便情不自禁融入故事的情景中,主动去找物、去比较。再如,练习中有这样一道题:情景图是许多小动物挤着排成弯曲的一长队,让学生从中数出小狗的只数和小兔的只数,并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学生又要看模样,又要辨颜色,既有趣,也很有挑战性。学生完成这样的题目肯定有积极性。  

  二、恰当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教材的编写必须创新,但创新的教材又必须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好知识和技能的基础。实验教材恰当地处理了这个关系。  

  翻一翻人教社新教材就会发现,调整了“准备课”,充实了“认识图形”,增加了“比一比”、“分类”和“认识钟表”;把“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分成了“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与“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两个单元;在“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中体现“算法多样化”;设立“生活中的数”小栏目,扩大数的应用范围,等等。这些变化充分反映了编者在新教材建设上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  

  再仔细研究一下“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及“20以内进位加法”在编排上的变化,会感到比原来更加科学地加强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教材把“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分成两段后,用1—5的内容先从整体上让学生初步掌握认数的方法和加减计算的道理,然后在后段分成“6和7”、“8和9”、“10”三个部分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逐步独立地运用已学的思考方法去学习新知识。这样让学生在不断运用知识和体验变化中掌握知识和技能,自然更牢固。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由原来的五段变化为“9和几”,“8、7、6加几”和“5、4、3、2加几”三段,改变繁琐重复的教学。在教学“9加几”时,通过算法多样化和引导学生交流、反思,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然后,用已掌握的思维方法采取迁移与拓展的方式学习“8、7、6加几”;最后采用对照自悟的方法,让学生在对比体验中学会“5、4、3、2加几”的方法。这样教学,学生是在构建知识与运用知识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收益更大。  

  三、努力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式、讨论式学习。  

  多年来,传统的数学教学一直习惯于单一、枯燥的接受式教学,学生苦于在机械训练中记忆和模仿。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新教材努力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亲身体验中主动获取知识,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如“和是8、9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及“9加几的加法”等多幅情景图中,除了体现算法多样化以外,还以小组交流,互相探讨等方式,引导教师开展探索式或讨论式教学,从小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