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研究 > 课程研究 > 综合研究
隐性课程的国际研究及其教育社会学意义
2001-12-12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任友群

字体大小:

  本文通过对隐性课程本质的探究,鼓励教师和管理者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获得一个学习环境的全面视图。文章首先呈现的是隐性课程影响教育进程的历史回顾,接着对隐性课程的作用及其评价方式进行分析。间接学习一直在发生而教育工作者却常常忽视它。我们应该通过各种评价手段探索课程中的这些效果,最终调整对学校教育的设计并引导隐性课程。

  一、"隐性课程"术语的提出

  我们通常的学校课程,是指明确的、事先编制的课程,也称显性课程(explicit curriculum或manifest curriculum)、常规课程(regular curriculum)或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相对于这些教学课程,学生们还体验了一种非正式的、没有或较少事先策划的、也没有书面文本的课程。事实上,所有的学生都必须通过特殊过程来内化社会规范,先是在学校这个较小的社会中经过有效的培训,再到真正的社会中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因此,教师和管理者与学生的互动有助于学生态度和理念的形成。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隐性课程(也称潜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即hidden curriculum、latent curriculnm或implicit curriculum)的概念在课程研究中曾处在中心和显著的地位。该术语最初由杰克逊(P. Jackson)使用。杰克逊在他的《教室中的生活(Lifein Classroom)》(1968)中首先使用了潜在课程一词。他分析了教室中的团体生活,报偿体系和权威结构等特征,认为这些不明显的学校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学校气氛,从而构成了潜在课程。潜在课程由规则、法规和常规构成,对学生的社会化发生着不可避免的影响,并揭示学校是如何潜在地传递和强化各种态度和行为的。该术语所提供的新的观点超越了传统的对行为对象、涵盖内容、保持秩序、提高考试成绩等的关注。同时,隐性课程也提出了一些难题,包括如何知晓、证明和理解被掩盖的力量的存在。

  布卢姆(B.Bloom)在《教育学的无知(Innocence in Education)》(1972)一书中使用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这对概念,并说历来的课程研究忽视了隐性课程。布卢姆认为,隐性课程的主要目标与学生的学习有关,也与学校所强调的品质以及社会品质有关,学校的组织方式、人际关系等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的因素对于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强有力的持续影响。这是因为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环境,生活在其中的学生负有相互支持、关心和尊重的责任。学校的学习不可能是学生的单个学习,它是集体的活动。在这种集体活动中,有时要强调控制、等级、竞争,有时要强调鼓励、平等、互助。各个学校还有各自所强调的主要品质。布卢姆指出,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同样重要,隐性课程能很好地达到某些教学目标(特别是在品质、习惯、态度方面),并比显性课程的明确目标能保持得更久。学生在学校中形成这些社会性品质,以后走入社会所起的作用与学生形成的学习技能对以后工作所起的作用同样重要。

  二、对"隐性课程"的研究

  在美国,从殖民时代到十九世纪,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是混合在一起的。学校环境受到教师和管理者的严格监督,他们从行为和学业两方面都要求服从。这一时期强调的是价值上完全的服从,如纪律、好行为、准时、尊重权威和其他公认的社会价值。在南北战争以后的时期,教学主要是指把事实灌输给坐得整整齐齐、安静顺从的学生。

  从十九世纪后期到二十世纪中叶,象杜威(J. Dewey)、克伯屈(W. Kilpatrick)、拉格(H. Rugg)等进步主义教育家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进步主义的直接成果之一,是教师不满于传统的传授价值的角色。教师们开始把学校环境作为学生全面成长的社会化机构。

  虽然当时没有正式提出隐性课程的概念,但是隐性课程贯穿在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学生从学校的组织和制度的特性中学得了价值、规范和态度,学校在无形中完成了社会化,服从、温顺的训练,阶级结构的维持等功能。而且学校有代表各种观念的课程,有固定的社会结构和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有其他社会化机构所没有的黄礼、仪式、校规和象征等。因此,沃勒(W.Waller)早在1932年就在《教学社会学(The Sociolog of Teaching)一书中提出了学校文化(school culture)的概念,在我国也常称之为校园文化(campus culture)。

  杜威阐明,学校教育与不同的习惯和性格都有关系,而这些在课程开发中都没有明确过。学校对喜爱学习的性情能施加什么影响?学校在培养年轻人自我实现感方面能做什么,如何影响他们闲暇时的习惯,如何使他们的态度和行为与社区、社会和政府靠拢?这些问题在杜威看来都是教育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过程都是杜威所谓的"间接学习(collateral learning)"的中心内容,也就是他的学生克伯屈所说的"伴随学习(concomitant learning)"。正如杜威所说,也许对教育的最大误解就是认为人只学习他正在学的东西。从态度、爱憎等方面表现出来的间接学习可能而且经常比具体的授课内容更重要。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