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研究 > 课程研究
数学教辅不应成为“巧匠训练工具书”
2006-03-10    王琪

字体大小:

  我们培养出了数以万计的“能工巧匠”,却独独没有数学界的“艺术大师”,我们的教辅是不是应该负一点责任? 
 
   教辅是教材的帮手,是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而不仅是重复、枯燥的习题训练;教辅应该赋予学生更多的应试策略与勇气,而不该沦为彻头彻尾的考试“秘籍”。打个有趣的比方,教辅书籍就如同餐后的甜点,虽不能替代教材这道主菜,却能以其独特的口味、多样的风格,将学生的“餐后时光”装点得兴趣盎然、颇有生趣,美不胜收。

  然而,我们的教辅,特别是数学教辅,又是什么模样呢?从装帧到排版,从封面的名家推荐到前言的状元心语……表面上似乎美得让人眩目,让人热血沸腾。可是,细细翻看却不难发现,标新立异的华丽“面子”下包裹着的,却是了无新意的“里子”——知识总结、例题分析、习题精选、单元小结……广大的数学教辅真是将“程式化”运用到了极致。一样的模式,一样的体例,一样的风格……目的也是一样的:将学生训练成能够自如遨游题海、从容应对考试的“能工巧匠”。

  这样的教辅也许为不少学生提高学业成绩作出过贡献。然而,如果这样的考试“宝典”塞满学生的书包,充斥学生的大脑,占据学生阅读生活的全部,其结局无疑是悲哀的。因为,它们就像一道无形的围墙圈住了我们的孩子,将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抛在一边。在反复的演练中,学生对于数学本能的好奇渐渐消失了,有无限发展可能的思维空间变得逼仄了,灵感的源头枯竭了,想象的翅膀折断了……收获的,只是无懈可击的解题能力和应试本领。这样的取舍,我们有没有感觉到一丝遗憾?我们培养出了数以万计的数学界的“能工巧匠”,却独独没有数学界的“艺术大师”,我们的教辅,是不是应该负一点责任?

  英国数学家伊恩·斯图尔特曾一语道破了数学的真谛,“数学的全部力量就在于直觉和严格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受控制的精神和富有灵感的逻辑正是数学的魅力所在,也是数学教育者努力的方向。”

  我国的数学教育无疑是严格的,程序化的,过分控制的。所有的教辅书籍几乎无一例外地戴上了一具无比僵硬的逻辑外壳,我们的孩子呢,也习惯了在其中感受抽离于生活本身的无生命的数学,就如同站在花园外面的人感受不到花的美丽一样。因为,剥离了灵感的逻辑注定是僵死的,剥离了直觉的严格性注定是无意义的,剥离了美感的数学注定是冰冷的,枯燥的,甚至是残酷的。

  真正的数学,正是用一种严密的逻辑性演绎事物间存在的和谐关系及秩序之美,而几何,更是数学美之精华。它用直观的美学形象将数学的对称美、和谐美、简单美、奇异美演绎得淋漓尽致,并将它们延伸到我们生活空间的每一个角落。可是,我们的几何教辅,却将这一切的美拒之门外,其中几乎难以找到任何美的因子,也闻不到任何生命的气息、文化的韵味。我们的教辅更多的是为考试而编写,为知识学习而编写,而鲜有为数学之趣味而编写,为数学之魅力而编写的。扪心自问,如此缺失生命力和美感的教辅如何燃起孩子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如此枯燥无味、千篇一律的教辅如何呵护孩子们对数学本能的直觉与灵感?

  伊恩·斯图加特说得好,“直觉是真正的数学家赖以生存的东西”,德国数学家维尔斯拉斯也这样宣称,“不带点诗人味的数学家,绝不是一个完美的数学家”。可见,直觉、灵感、好奇心、想象力这些诗人味的东西,恰恰是数学这门思维之科学赖以生存、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我们每一个孩子学习数学的起点。我们的“巧匠工具书”已经太多了,我们的孩子已经离真实的数学太远了。他们需要一些不一样的教辅——引领他们跳出题海的束缚,超越逻辑的局限,真正地领略数学之魅力;帮助他们在生活中发现数学之美,在思考中感受数学之美,在创造中体悟数学之美。就像罗伯特·菲尔德的几何图案系列读本。

  罗伯特·菲尔德别具匠心地将自己身边的建筑及装饰设计中的几何元素抽取出来,附以简明有趣的文字说明,制作了一道几何图案的精美大餐。他带领我们领略基督教堂的壮观,伊斯兰建筑的神秘,造房贴砖的奇妙,罗马马赛克的创意,还有布艺设计的绚烂……令人惊奇的是,这种种风格各异且极具想象力的独特设计,竟然都有其共同的起点——几何元素。在罗伯特·菲尔德的笔下,我们清晰地看到简单的几何元素是如何像有机体一样栩栩如生地成长壮大,进而成为我们今天叹为观止的美妙设计。流连于那一张张迷人的设计图片之间,你一定会为先人无与伦比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深深沉醉,也一定禁不住为几何图案在众多设计中的神奇妙用拍手叫绝。

  也许,这不是一套平常意义上的几何教辅,作者的初衷也不是为了辅助学生的几何学习。但这套读本所蕴含的价值却恰恰是我国众多数学教辅所缺失的——

  其一,作者将生活中的设计之美用几何的形式呈现出来,为读者打开了一个丰富的几何素材库,擦亮了读者发现几何美的眼睛,激发了读者创造几何美的冲动。正如作者所言,“看一看书中的照片与插图,然后再审视你周围的环境与建筑物。无论你眼睛向上,仰视屋顶与墙壁,还是低头向下观看地板与铺过的小路,你都会发现一些几何图案。人的创造能力永远是引起好奇心与强烈兴趣的原动力。”

  其二,作者展示了众多几何图案的基本结构及其由简到繁的演变过程,将“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渗透其中,并有意安排了不少手工绘画作业,供读者亲自尝试。我相信,几何的魅力是需要孩子们亲自动手体验的,“除非你亲手绘制图案,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来领略与欣赏这些古代艺术家们的高度技巧与丰富想象力”,当然更没有办法学好几何了。

  其三,作者将几何与生活、与艺术、与历史文化近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赋予了设计作品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精妙绝伦的几何魅力。那些闪耀着对称与秩序光芒的几何图案,那些渗透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折射出先人卓越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精美设计,具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这种感性的心灵感染必定胜过无数言语的表达,这种无形的审美熏陶一定会成为孩子们对日后学习几何的灵感之源。

  愿市面上能多一些这样的有生命力的好书,愿我们的数学教辅编著者真正用心灵为我们的孩子创作,愿更多的孩子在神奇的数学王国里流连忘返,而不是在题海里沉浮,愿我们的数学教辅真正“美”起来,而不是看上去很美!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