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研究 > 专题研究 > 课程改革 > 他山之石
国外高级中等教育结构及基本类型概论
2001-11-27    诸惠芳

字体大小:

  20世纪以来,普及义务教育在世界各国都出现了向两极延伸的趋势。世界大部分国家已将初级中等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本文所要探讨的是义务教育阶段之后的、属于第二级教育范畴的高级中等教育,其教育对象主要是16~19岁的青年。

  一、高级中等教育的重要性

  高级中等教育在历史上曾经是选择性极强的、封闭的教育体系,是一种起着高等教育预科作用的英才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展、人类文明的提高,高级中等教育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直接,成为整个教育体系中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最复杂的开放的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级中等教育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级中等教育是联结教育链条中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一个中间环节,在国民经济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二,高级中等教育是一个过渡阶段。它是人人都应达到的最低水平的基础教育与只有部分人才能获得的第三级水平上的专业教育之间的过渡阶段,也是教育与就业之间的过渡阶段,又是从童年向成年的过渡阶段。高中阶段是每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青年人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形成世界观的过程中,面临着对教育、职业、人生的重大抉择,有许多青春期问题需要妥善调整和处理。

  第三,在发展中国家高级中等教育是中等熟练水平劳动力的主要提供者。为适应经济发展对这样的劳动力的需要,这一阶段的教育强调根据现有职业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而忽略了防止毕业生加入失业大军的重要性。因此,这一阶段的教育对社会安定影响极大。高级中等教育的重要性导致了它的复杂性。第一,它所承担的升学和就业双重任务,存在着很难调和的矛盾,需要合理的学校结构和课程结构。第二,它受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比较直接,容易受社会问题和高校招生政策、劳动就业政策的冲击。

  自60年代以来,社会对高级中等教育的要求激增,这主要是因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对受教育欲望的相应提高:劳动市场对从业人员提出的资格要求随着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西方世界严重存在的青年失业问题,更对高级中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青年在劳动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需要为青年提供合适的就业途径,导致政府部门要对所有青年,而不仅仅是正规教育所负责的那部分青年承担责任。因此,现在世界各国对高级中等教育问题,都不是孤立地看做只与教育部门有关的正规学校问题,而是作为一项青年政策问题予以通盘考虑。西方国家的青年政策的目标是:①不使青年产生“被遗弃”的感觉;②鼓励青年参加各种类型的教育和培训;③扩大教育和训练设施并保证其质量,使之适应青年人多样化的需求、兴趣和能力,在制定标准和进行评价时考虑到各种大纲的目的的多样化;④有利于获得有关工作世界的更好的知识和工作经验,考虑到青年人的教育和个人发展的必要因素;⑤监督义务后教育的发展,保证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求得更大的平等和社会公正;⑥帮助较脆弱的群体去找到合适的教育与培训机会并取得成功;⑦始终关注教职员工的培养、进修和职业前途。

  在这一总的政策目标的框架内,世界各国采取不同的方法去改革和发展本国的高级中等教育,以迎合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高级中等教育的基本类型

  (一)高级中等教育的三种基本模式

  16~19岁年龄段的群体的教育和培训问题,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它分散在各种不同的机构中进行,隶属于不同的政府行政部门;工矿企业和私人机构也积极参与。高级中等教育正是人生高速公路上的第一个叉路口,各国政府的任务是在叉路口上树起清晰的路标,指明各种可能性、距离、目的地,使各条通道变得更明确。这就是世界各国在这一领域所面临的挑战。通观世界各国的高级中等教育,大致上存在三种模式:学校教育模式、双元模式、混合模式。虽然这三种模式之间的界限已不像几十年前那样分明,而且没有一个国家是按单一模式组织这一阶段的教育的,这三种模式在许多国家中都不同程度地并存。但每种模式仍具有自己的监督和组织安排方式、自己独特的目标、教学风格和精神气质。

  1.学校教育模式

  适合16~19岁年龄段的所有公立和私立学校的教育都属于这一模式,它提供包括普通教育、学术教育、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的范围广泛的课程。这些课程结合在一起构成处于义务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中间水平的教育。它通常由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管理,或受教育行政部门委托办理。学校教育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把正规教育系统内的义务教育后的绝大部分全日制形式的教育设施整合在一起。凡提倡对全体青年进行完全中等教育的国家都采用这种模式,例如美国、加拿大、瑞典和日本。

  2.双元模式

  双元模式的特点是存在高度发达的各种形式的学徒训练。这种学徒训练是正规教育的一部分,它进行的初级职业培训所提供的资格得到国家的承认。双元模式的典型国家是德国、瑞士、奥地利。德国采用先培训后就业的改进了的系统化和制度化的学徒制。这种培训方式涉及学校和企业两个方面,其中企业处于主导地位;受训者兼有学徒和学生双重身份。

  采用双元模式的国家,其17岁学生参加学徒训练课程的比例超过注册全日制课程的学生。此外,这些国家在义务基础教育之后又增加了延长至18岁的部分时间义务教育,因此这些采取双元模式的国家的总入学率是世界上最高的,18岁的入学率在70%以上,19岁的入学率达45%~50%。在迎合年龄较大的青年群体方面,以双元模式为主导的国家取得更大的成功。

  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丹麦、法国、意大利、荷兰、挪威,也把双元模式引进高级中等教育,把教育训练与工作经验结合起来。但其规模小得多,结构也各不相同。

  3.混合模式

  混合模式的特点是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结合起来,非正规教育在其中占重要地位。在学校教育形式占优势的国家和义务教育后潜在增长率较高的国家,通常能看到这种混合模式。混合模式的发展是基于这样一种观点:正规教育体系,尤其是学校体系不应垄断教育的扩展,以发展这种模式为目标的政策支持大力发展校外的独立的初级训练计划或明显不同于正规学校体系内的课程计划。混合型模式的典型是英国。

  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上,英国青年参与正规学校教育的比例较低。在英国年满16岁的青年可以从下列全日制教育形式中选择一种:①继续上所在学校的第六学级;②通过某种形式的入学选拔或开放的途径从较差学校转到较好学校的第六学级;③进入附属于中学的“第六学级班组”;④进入独立的“第六级学院”;⑤进入独立的“第三级学院”,此类学院开设的课程与职业(专业)的联系较密切;⑥进入公立或私立教育机构举办的短训班;⑦进入继续教育学院的非高级部。它或者开设高级水平普通教育证书课程(大学预科型),或者开设普通国家证书课程,后者授予学生一种职业或技术资格,也允许学生进某些类型的高等学校;还开设各种可使学生获得学术性较低的文凭课程。英国还专门设立了一个人力服务委员会,负责为现有的正规学校不能满足其要求的该年龄段中40%的人提供教育与训练。

  西方社会面对青年失业率提高的严重问题,感受到为年轻人创造合适的教育与培训机会的强大压力,因此以学校教育模式为主的国家,正对各种不同的混合模式或双元模式产生越来越大的兴趣,正在加强教育、培训与工作的结合,从而缩小学校教育与劳动世界之间的距离。这种由需要所引导的、更由市场所调节的模式适合当地社区特定人群的需要,并能在政府的政策所规定的范围内运作。而以双元制为主的国家,也更重视学校教育的作用,增加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拓宽理论学习范围,以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从长远的观点看,非正规教育的训练范围将不断开拓并导向得到承认的资格,因此,这种教育将越来越接近正规教育并最终使其具有正规的学校教育的许多特点。另一可能性是,在严格的政策指导下它们将继续作为一种平行的模式发展并且近似于双元模式。因此,这三种模式的区分只是相对而言。

  (二)正规学校教育制度的三种类型

  正规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起着主导的、主要的作用。因此本文的重点是探讨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在正规学校教育制度的高级中等教育阶段上所引起的变革。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高级中等教育所承担的任务,世界各国的高级中等教育的学校制度形式通常可以归纳为普通型、职业技术型、综合型三种类型。

  1.普通型高级中等教育

  欧洲的普通型高级中等教育是由传统的文科中学发展而来的,以培养学生升入高等学校为唯一目标。但是,单纯的学术教育忽视为就业作准备,势必会把高级中等教育从学校与高等教育、学校与就业之间的过渡变为学校与失业之间的过渡,把自己的一部分毕业生抛入日益庞大的失业青年大军中。这就要求改革普通型高级中等教育,广泛开设分科和选修课。

  

  德国的完全中学

  1972年以后德国的完全中学高年级取消班级制,改成学程制。学校确定必修和选修领域,在这两个领域中再开设特长课和基础课。现在完全中学高级阶段的学习目标不再单纯是为了获得在学术性大学学习的能力,为升入高等专科学校学习和为职业教育作准备也是其目标之一。为了适应完全中学目标多样化的转变,德国正补充完全中学的教育内容,使之更适合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法国的普通高中

  法国的普通高中称作Lycee,有大学预科的含义,学制三年,主要任务是为大学的文理专业输送合格人才。高中的第一年进行统一的教学,设必修课、必选课和自选课三种课程。第二年开始进行分科教学。1993年以后分为七科:文科(L)、经济与社会(ES)、理科(S)、工业科技(STI)、实验室科技(STL)、第三产业科技(STT)。可见,法国的普通型高级中等教育,虽仍固守其学术教育的传统,但由于经济发展和国家现代化的需要,也在其普通高中中注入技术教育的成分,以增强毕业生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

  日本的普通高中

  日本的高级中学分成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普通高中是与升入大学直接相联系的。在日本这样一个高度重视学历的社会中,普通教育更受到重视,成绩优秀的学生普遍首先选择普通高中。日本的普通高中以学术教育为主、也开设一些职业选修课程,为考不上大学的人作一些就业准备。

  2.职业技术型高级中等教育

  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上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体制的并存已成为传统。凡设立以学术教育为主、以培养毕业生升入高等学校为主要目标的普通高中的国家,都同时设立以为就业和为升入高等专科学校作准备为主要目标的职业技术高中,通过这两种并存的体制来完成高级中等教育的双重任务。

  

  德国的职业技术型高级中等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在德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德国教育的“第二根支柱”,与普通教育平行发展。德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结构完善、办学形式多样、效率高,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德国实施职业技术型高级中等教育的学校有职业学校、职业专科学校、职业补习学校、专科高中、专科学校、职业高中。

  

  法国的职业技术型高级中等教育

  法国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其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地位和师生质量都不如普通教育。虽然自50年代以来职业技术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仍在一定程度上受冷落。在体制结构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属于终结性教育,一般直接导致就业,而不导致高等教育。法国负责职业技术教育的机构主要是职业高中和技术高中。技术高中实际上是普通高中的技术科。职业高中又称短期高中。职业高中开设的专业几乎涉及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所有职业,达三百余种。其教学大纲由教育部统一制定。1986年3月法国政府通过法令,为职业中学新设置了更高一级的文凭——职业业士文凭。设置这一文凭是为了吸引更多的青年接受高一级的职业技术培训,从而使更多的青年达到高级中等教育毕业水平,提高青年一代的文化与职业技术素质。

  

  日本的职业技术型高级中等教育

  日本实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机构是职业高中,其任务是培养熟练劳动力。日本强调扎实的基础教育,认为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扎实宽厚的基础知识比专门的职业技能更有用。因此日本的职业高中的课程内容强调基础知识,并在一些专业中开设专业基础理论课。职业高中学生必修的职业学科课程与普通教育课程的比重是一样的,都是30学分。日本实施职业技术教育的机构还有“各种学校”和专修学校。

  3.综合型高级中等教育

  本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中等教育结构改革中出现的一个共同趋向,就是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一体化的改革。这种趋向的出现有几个原因:第一,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中等教育阶段上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平行的体制日益暴露出其固有的弊端和矛盾。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教育水平的提高和高级中等教育的开放。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已基本上普及了高级中等教育。大量高中毕业生除一部分升入高等学校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必须进入劳动市场。但由于传统的高级中等教育偏重学术性理论的传授与学习,忽视职业实际技能的训练,使未能升学的这一部分高中毕业生在当今这个充满挑战的社会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缺乏应付挑战的能力,缺乏生存的技能。另一方面,随着科学的发展,各项职业活动不再是单纯的实际操作,而是充满科学思维和智力活动的劳动。然而传统的职业教育的实用主义性质使它只重视职业操作技能的训练,忽视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的提高和科学分析能力的培养。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各自的片面性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第二,在科技革命的影响下,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容上相互渗透,表现出一体化改革的必要性。第三,历史上存在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鸿沟,妨碍解决教育民主化和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一些国家从本国的需要出发,亟力填平这两种教育之间的鸿沟。综合型高级中等教育正是在这样的政治、经济背景下应运而生,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当今中等教育结构改革中的主流。

  美国式综合型高级中等教育

  综合中学现已成为美国实施中等教育的主要学校形式,它是美国教育在20世纪的一大发展成果。美国的综合中学不同于单纯以升学为目标、只设学术性科目的普通中学,又不同于只以就业为目标的职业中学,实施的是一种单轨制的学历教育。综合中学把升学和就业双重职能集中在一个机构中,按照学生的不同需要开设多种课程。美国的综合中学有三层含义。第一,学校的性质是公立的;第二,在统一的行政管理下和在同一所校舍内,为本地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经济地位的全体适龄青年提供中等教育;第三,具有多种职能,采用综合课程,即按本地区所有青年受教育的需要,开设可供学生选择的各种课程。根据综合中学的三项职能——对全体青年进行普通教育,为想在毕业后升入高等学校的学生和想立即就业的学生分别作好升学和就业准备,综合中学的课程既包括为所有的未来公民提供普通教育的普通课程,也包括为打算升大学的学生开设的高深的学术性选修课程,以及为打算毕业后立即使用所学技能的学生开设的各种职业选修课程。

  

  北欧式综合型高级中等教育

  瑞典、挪威的高级中等教育向综合型方向发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义务教育年限由七年延长到九年,取消了英国式的11岁分流,初中阶段的教育不再是选择性的,而成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由统一的机构实施,高级中等教育所依靠的基础发生了变化。第二,由于普通高中和文科中学的证书是进入高等教育,继而得到高级职业地位的保证,因此申请入学人数暴增,加剧了教育内部的以及劳动世界中的分裂。第三,对职业教育的要求日益提高。第四,不同类型的高级中学各自为政并服从不同的立法,在教育上关系密切的一些学校因结构不同而彼此隔离,给学生转校制造了障碍。第五,也是最主要的一个原因,由于把普通教育、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分隔开来而造成的种种弊端,与瑞典、挪威两国国民所崇尚的教育民主化、教育机会均等思想观念严重抵触,多轨的高级中等教育造成的事实上的不平等,是两国国民所不能接受的。无论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还是由于经济与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都促使两国政府对这一阶段的教育制度进行根本改革。

  1968年瑞典议会通过了一项改革方案,决定把高级中学、继续学校和职业学校合并成单一类型的新型高级中学——综合高中,并从1971年起正式在瑞典全国推广这种综合高中。综合高中就是在同一所学校内提供不同种类的课程,学校有共同的行政管理、教职人员、教学设备和设施。改革高级中等教育结构是为了使这一阶段的教育更好地承担双重任务,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发展,既为学生高中毕业后升入高等院校深造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又使学生掌握一门专业技能,为到社会上谋生创造良好条件。因此,改由综合高中实施高级中等教育,目的就是要使这一阶段的学术的、普通的和技术—职业的教育获得平等地位,使普通学术教育职业化,技术—职业教育普通化。自90年代始,综合中学的学制统一为三年,使普通课程和职业课程都得到扩充,加强对学生交际能力、语言能力、数学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削减不必要的学科数量。综合高中非常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视对学生进行广泛的基础知识教育,不囿于狭窄的专业教育,因此它的职业教育是普通职业教育,而不是专门化的职业教育。综合高中的课程设置,不管是偏重普通型的还是职业型的,都要为完善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作准备。因此学生可自由转换分支专业,甚至转换学科领域。

  1974年6月挪威议会通过了高级中等教育法。该法指出,“为生活的教学”是高级中等教育的目的之一,学校必须适应社会的变化并为变化作好准备。该法的目标是给理论教育和实科教育以平等地位,使普通学科和职业学科并存,使所有的人都有同等的继续教育机会。该法把多轨的高级中学改造成综合高中,规定了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是:①每个人都有受三年或更长时间的高级中等教育的权利。②原则上学生应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愿望选择一个学习领域和学科。为了能容易地在平行的教育或职业类型之间转换而个人损失的时间又最少,必须尽可能把普通教育学科与职业训练结合起来。④必须为在三年学习期内未能得到升学或一门职业所需证书的那些学生提供补充课程。⑤使每个学生有可能以他们在基础学校达到的水平为起点继续学习。提供的教育机会应尽量适合每个学生的性向、能力、以前的成就和工作速度。

  

  欧洲大陆式的综合型高级中等教育

  60年代以后,综合学校逐步成为英国中等学校的主要类型。至70年代末,在综合中学就读的学生已占全部中学生的80%。自1988年设立国家统一课程后,以设置不同课程为特点的三轨制学校已不存在了。英国建立综合中学的主要设想是强调把出身于不同社会阶层的学生安排在同一所学校的重要性,让更多的年轻人接受合适的中等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它使学校制度向着民主化的方向前进了一步,反映出英国中等教育从过去注重尖子教育、英才教育的传统向平等教育和大众教育的转变。英国的综合中学在组织结构上比较多样。有的综合中学实行11~18(19)岁一贯制;有的实行两段制,先让11岁儿童进初级综合中学,然后在14岁以后进行选择,接受不同的教育;还有一些综合中学招收11(12)~16岁学生,与它衔接的是综合性第六级学院。

  德国的综合中学有合作式和一体化两种类型。合作式综合中学保留原来的三种类型的学校,把它们结合进一个具有统一领导的学校中心里,共同使用校舍和设备,交换师资,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结合在一起。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只有大城市才有可能建立这样的学校中心。合作式综合中学开设四种类型的课程:①联系一定职业领域并以升高校为目标的课程;②提供升学和就业双重资格的课程;③以提供职业资格为目的的课程;④为得不到训练位置的青年开设的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的的课程。一体化综合中学取消了原来的三种类型的学校,通过能力分组教学、开设必修和选修科目,使学生达到不同的毕业资格。它具有灵活性和多面性的特点,按照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一体化的要求改变原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结构,扩大了学生共同的基础教育,促进所有学生的智力发展。它确保了普通教育的职业性和职业教育的学术性的结合,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一体化。这种综合型高级中等教育,使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学生在同一所学校中学会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与合作,使各类学校有更大的沟通可能性,使更多的学生获得较高的教育水平,为扩大教育民主化,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作出了贡献。从这一意义上说,这是有发展前途的教育模式。目前这类学校在德国的比例还很小,就学青年约占同龄人口的7%。

  

  参考文献1.EducationandTrainingafterBasicSchooling,OECD,1985.;2.AdolescentsandComprehensiveSchooling,OECD,1987.;3.PathwaysforLearningEducationandTrainingfrom16to19,OECD,1989.;4.TowardsNewSchoolingEducationAPEID(AsiaandPacificProgrammeofEducationalInnovationforDevelopment);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十届国际教育会议(1986年12月2日至11日,日内瓦)文件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不断积累经验 实现规范目标
· 全国高校艺术教育科学论文报告会举办
· 注重分类指导 体现和谐教育
· 解读“南山教育现象”
· 2004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 农村教育要富民
· 教育论坛:以科学发展观推进教育公平
· 53万娃网上听课 天津农村教育全国领先
· 广州教育管理实现电子化
· 给未来建一个支点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