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基教新闻
吉林高一男生咬破手指 墙上留血书后跳楼自杀
2010-05-11    新民晚报

字体大小:

 

 

事件发生地 

 

  高一男生咬破手指在墙上留下血书后跳楼自杀

  前郭17岁的高一男生小柱(化名)在墙上留下血书后跳楼自杀。对于死因,警方初步判断是“悲观厌世、情绪低落”。

  校工清晨发现跳楼男生

  昨日4时10分许,前郭县第二中学食堂的工作人员开始给学生准备早饭,突然一员工发现在男生寝室楼下的地上趴着一个人,上前查看发现是一男生,当时他还有呼吸,员工们迅速报了警。经过老师辨认,该男生是该校高一的小柱,顺着小柱身体的位置向上看去,5楼卫生间的窗户敞开着。

  虽然经医生全力抢救,但小柱还是因为伤势过重不幸身亡。

  洗手间墙上留下血书

  小柱的寝室在2楼,但2楼的洗手间外有护栏封闭,老师到5楼洗手间查看发现,墙上赫然写着几排血书!

  昨日记者在网上看到了一个帖子,发帖者公布了小柱留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话:“放得下的,放不下的!都放下啦!其实放不下的——虚荣。一万年好久啊!姥爷对不起,外孙不孝。”

  据了解,血书是小柱咬破手指写下的。目前警方初步判断,小柱是自杀身亡,具体自杀动机系因“悲观厌世、情绪低落”。

  学校教学秩序稳定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前郭二中,学校大门紧闭,工作人员称有省里的领导来检查工作,校领导没有时间接待采访。记者电话采访了学校一名老师。

  该老师称,在发现小柱后,他们在第一时间将小柱送往医院抢救,报警并通知家属,“学校上午给老师开了会,就是将情况向所有老师通报。之后由老师向学生传达,并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以免社会上产生误传、谣传。”

  校方还要求老师着重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尽量消除此事在学生中产生的不稳定情绪。“这件事没有对学校的教学秩序造成影响,目前学生状态都很平稳。”该老师说。

  当晚睡觉时他没脱衣服

  该老师告诉记者,根据监控录像分析,小柱在3时20分左右走出寝室,来到5楼洗手间,可能是在3时36分跳下的。最近一段时间,小柱不想上学,经过班主任和他姥爷做思想工作,他的情绪有所好转,“周日下午,他姥爷把他送回学校,当时他情绪很平稳,也显得很高兴。”

  据小柱同寝同学反映,小柱在前一天晚上睡觉时显得有点“沉闷”,当晚睡觉时也没脱衣服,但并未发现其他征兆。

  “对此,我们感到很惋惜,学校方面目前正在跟家属进行沟通。”该老师说,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有些善后处理工作还需要警方调查结论得出后才能进行。

  据了解,前郭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此事,要求教育局和学校按规定程序做好善后处理工作;公安部门迅速行动,展开调查,查明学生死亡原因;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教育学生热爱生命,关注安全。

  小柱是个苦命孩子

  昨日下午,记者小柱亲属处了解到,小柱是一个非常命苦的孩子,他老家在前郭农村。

  “他7个月时,父亲野浴淹死,他母亲因为受不了刺激,精神失常。”小柱的亲属庞国文说,从那时起,孩子就由姥爷和姥姥抚养。

  庞国文说,小柱考到二中后,曾担任班长,但在前一段时间,突然说他不想念书了。“上周五,班主任给小柱的姥爷打电话,要谈谈小柱的事。”庞国文说,小柱的姥爷9日上午到学校,和孩子谈了好久,当时小柱说,“压力太大了,家实在太困难了,街里的孩子都有钱”等等,“后来,他姥爷送其回校时,他还很高兴,没想到一夜间就出事了……”

  据了解,小柱学习成绩不错,也不惹事,没有什么不良嗜好。家属表示,孩子是在学校里死亡的,希望校方能给一个说法。

(记者 邢阳)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毕业压力引发自杀事件,天之“焦子”困境何解?
· 浙江平湖14岁少女自杀 日记称人格被老师践踏
· 大学生自杀猝死事件频发 开展生命教育刻不容缓
· 《新科学家》:为什么有些人选择自杀
· 菜花黄人癫狂抑郁症高发 广东5年75大学生自杀
· 《2013年全国中小学生自杀问题调查》引人深思
· 自杀已成中国青少年头号死因 如何预防悲剧
· 评论:不要让孩子自杀的悲剧重演
· 16岁中学生跳楼身亡 遗书称因"害怕"不得不自杀
· 国内“死亡教育”处缺失状态 生命教育刻不容缓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