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海外情况 > 其他
国际青春期性教育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2002-01-15    基教研中心 闵乐夫 王大凯

字体大小:

  内容提要:青春期性教育是一项民办性的课题。通过对美国、瑞典、日本和香港地区青春期性教育的考察,了解国际青春期性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有利于我国开展青春期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主题词:国际青春期性教育、现状、趋势、启示

  一

  青春期性教育是一项世界性课题,了解国际青春期性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有利于我国开展青春期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一)美国青春期性教育

  美国青春期性教育起始于60年代,时值西方国家兴起“性自由”、“性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对于美国当时青少年来说,是一场灾难,直接后果就是少女怀孕逐年增多,每年有100多万少女怀孕,65%婴儿是私生的,美国女孩很少有人愿意保持处女贞洁。另一个数据还表明每年有约300万少年染上性病!据有调查指出,每个美国观众在一年的电视节目中,可以看到9000个暗示或间接表现性行为的镜头。如何避免或减少这种情况呢?有专家指出需要对中学生进行性科学知识包括避孕知识的教育。在美国《时代》周刊的一次调查中发现,有78%的美国人赞成学校开设青春期性教育课程。当时被公认的学校青春期性教育目标有:减少性病,减少私生子和性适应不良行为,培养青少年正确对待异性,和异性建立高尚关系的态度和能力等。

  近年来,美国在关于学校开展青春性教育持有两派意见,他们都赞成在学校开展青春期性教育,但在具体目标、任务上存在差别。一派以美国性信息与性教育委员会(SIECUS)为代表,提出“安全性行为”综合性教育目标,他们强调个人的权利,认为“性关系永远也不应该被强制或被剥夺”,因此,宁愿告诫学生使用避孕套或其他避孕方法,即“安全性行为”的方式,以促进性健康和个人生活的幸福。因此,他们主张学校青春期性教育课程应主要教会学生使用避孕套,使他们在进行性行为时,健康受到最低程度的伤害。另一派以美国性健康医学研究所(MISH)为代表,他们提出性和品德教育目标,提倡以品德为基础的“禁欲方式”的性教育,即青春期性教育课程应主要进行人格教育,促进学生保持童贞,直到他们找到准备与之生活一辈子的人,结婚时再发生性关系。他们认为,性行为是由价值观而不仅仅是由科学知识决定的,必须教育年轻人运用核心伦理道德观,如尊重、责任来控制自我。

  目前,在美国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后一种观点,曾经占支配地位的:安全性行为课程试图降低青少年性病发生率,未婚妊娠和青少年性活动发生率的实践已告失败,更多的人主张以人格为基础,采取以禁欲方式进行性教育。

  (二)瑞典青春期性教育

  瑞典是世界上第一个推行青春期性教育的国家。早在1942年就在义务制学校中开展性教育,1957年国家教委就制订了性教育指导要领,1970年性教育范围扩大到所有学校。1975年之前,他们偏重于生理教育,此后逐步增加了性道德、性评价等内容。他们的教育有三个特点很突出:非常实用;从幼儿就开始;性科学教育一步到位,不兜圈子。瑞典性教育很有成效,少女妊娠和人流数明显减少,性病性犯罪比例也在下降。

  (三)日本青春期性教育

  日本青春期性教育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60年代,叫“纯洁教育”,强调对青少年授以正确的性知识,使其保持身心纯洁。第二阶段60年代~70年代,日本受到西方“性自由”浪潮冲击,从而开始了以传授性科学知识为主的阶段;第三阶段是70年代以后日本进入“性指导”阶段,不仅让学生懂点性科学,还要懂得友爱重要和生命可贵。80年代以来,他们在性教育中特别强调性约束、性道德,认为性教育首先是性的文明教育、伦理教育和道德教育,要尊重人的精神,反对以强凌弱,讲究男女平等,而性的卫生教育是第二位的。他们制订性教育目标为:把性作为人格的基本部分给以综合看待,树立男女平等的正确异性观,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形成高尚的人格。

  (四)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青春期性教育

  香港地区性教育始于70年代,该地区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青少年中性观念日渐开放,性知识水平下降,政府教育署积极开展学校、家庭的性教育。教育署赞成的是“隐蔽式”或“综合式”的性教育,既不以性教育为独立科目,不单独设立课程,而是将性的有关知识分布到有关学科之内,由各科教师指导。他们在实施性教育过程中,除了提供性生理知识外,价值观念的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球,最终目标是协助学生对性建立开明而负责任的态度,使其懂得自主及理智地处理性问题,了解对人对己的责任和对别的人尊重,进而认识个人的价值。中学性教育的目标是(1)使学生了解人类生长过程的知识;(2)帮助学生建立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观念,使他们认识个人行为对他人可能造成的影响;(3)协助学生认识恋爱婚姻,为人父母及家庭生活所负担的责任及重要性;(4)教授学生有关两性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词汇,以便使他们能与家长、辅导员及其他成年人坦诚沟通思想。

  

  通过对以上国家和地区青春期性教育发展情况的初步考察,我们不难看出,尽管各国和地区存在着文化背景、历史传统、观念习俗等方面的明显差异。但是,在确定学校青春期性教育目标、任务和功能上,还是表现出大致相同的趋势,具体表现为:

  (一)具有以人为本的共同特征

  都是依据本国本地区青少年身心发展现状和规律,结合本国本地区社会文化背景,制定相适宜的整体化教育目标。往往开始制定目标是单一化的,逐步发展到整体化,因为发展中的人,其感情、态度和认知是一个整体,不可能单打一去完成认知目标,而无视感情、态度目标的存在。

  (二)具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特征

  所有经历青春期的孩子,都要接受性教育,一个也不能少。开始往往是单为女孩开设的,或专门为出现越轨行为的学生安排的,逐步扩展到男孩和全体学生。

  (三)具有全程教育和阶段教育相结合的共同特征。

  性教育是人的全程教育,而青春期性教育,又是人的全程教育中特殊阶段的教育,因此这个年龄段的教育任务是阶段性的,有局限的,其任务和内容,也应当是层次化的。孩子处在什么阶段,就完成什么阶段的性教育任务。

  (四)具有以德为核心的共同特征。

  性教育发展到今天,世界各地的教育者得到了共识,应当把性道德、价值观放在性教育的核心位置。仅仅传授性知识是不够的,性道德的培养才是教育的归宿。性的自然科学知识是认知基础,性的社会科学知识是选择行为的依据。性伦理,性道德的培养的建立的教育归宿。

  (五)具有功能的全面化的共同特征。

  世界各地的教育者在实践中,逐渐完善了性教育的功能,从发挥限制功能开始,逐渐重视发展功能;从发挥矫正功能开始,逐渐发展了重视培养功能;从强调个体享用功能开始,逐渐重视社会功能的发挥。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教育产业化”始作俑者为何改弦易辙
· 横下决心 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
· “教育大众化”是谁的“大众化”?
·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的新思考
· 现代化的传统道德:和谐社会的道德价值取向
· 武汉市教育部门要求:教学应更灵活综合化
· 张保庆:教育投入要达4% 要体现重点
· 高校新校规体现教育法治化
· 珠海中小学开通“家校通”教育资讯平台
· 打一场改变命运攻坚战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