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基础教育 > 管理体制
素质与应试难兼顾废除中小学考试制度又如何
2001-09-05    

字体大小:

   在中国,证明一种现行的事情之应该,过去只要一句“古已有之”,现在又加上一句“外国也如此”。考试制度,既古已有之,又是外国如此,一直免于被怀疑。但越是这种天经地义的事,里面藏着的疑点就越多。我翻过几本教育学的书,没找到任何一种说法,可以证明考试制度之必然。是不屑证明,还是不能证明,我不知道。考试的理由,据说一是了解学生,二是培养竞争,三是选拔。

  但要了解学生,考试并不是惟一的手段,更不是最好的手段。听听发言,看看作业,教师心里自然有数。或说考试同时也检验教师的教学水平,这更是大谬,它至多能检验出教师教学生挣分数的水平。而教育的目的,固不在于挣分数也。这样的“检验”,只能干扰教师,而不能鼓励教师做正确的努力。分数当然是水平的一种指标,但却是很不准确、毛病很多的指标,现在人们都知道这一点,那么为什么不设法建立新的指标,而还抱残守阙,且用它来为考试制度辩护呢?

  学校中活动很多,非只写卷子一种,竞争本无所不在。考试当然是竞争,而且是最激烈的竞争,但学习这种事,和赛跑不一样,要战胜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在现在的分数体系下,分高者未必高,恰足以自满,分低者未必低,而因之颓唐。考题号称“全面反映”,其实未必,学生有时赶上自己会的,有时赶上不会的,很有些运气在里面,貌似公平,其实不然。考试存在一天,作弊存在一天,就是每个学生身后站一个警察,也不能绝迹。这样的竞争,疑问颇多。

  一说选拔,人们先想到高考。高校如何选出有适当基础的新生,这是另一个话题,事涉公平,在此不论。且说中小学。我们声称义务教育,人人平等,但却三六九等,以分数定学生和学校的高低。现在连小学入学也有考试了,虽说只是“摸底”,但我不明白,六七岁的小屁孩儿,一张白纸,有什么底好摸?看来是奉考试为玉律,养成习惯了,似乎如果不知道某个学生的分数,瞪圆眼睛,也无法看明白他是谁。最近有政策,上初中按户口划片儿,不再有“重点初中”,实行中却很有些鬼,暗中还是有分数在起作用,考试不废,这个坏制度也无法废,或者阳废阴存。

  我毕业已多年,但中学课堂上,考试后发回卷子时的场景,如在目前。订制度的成年人,似乎忘了作学生时的感觉,或者因为印象太深,专意报复,“让你们也受受罪”。分数高者,固然洋洋得意,别的学生,未念分数前,已如芒刺在背。这周升天,下周入地。据说大一点的学生,已经不太把名次当回事了,甚至教师还不满意,攻击其为“脸皮厚”;但其“不当回事”的原因,我才不信是宠辱不惊、物我两忘,我相信的是,在这种轮番的折磨下,孩子心里该敏感的地方,已被磨钝,不该敏感的地方,又被刺激起来。现在教育界的人提出不排名次,这是掩耳盗铃,明知无法不排,而假装不排,自欺乎欺人乎?

  近年提倡“素质教育”,不主张“应试教育”,施行的结果如何,不待明眼人而可见。现在的中学教师左右为难,因为并不存在一种可以兼顾的办法。据说极好的教师,可以把课上得有趣,又能让学生上大学。但一种制度,如果寄望于“极好”的教师,才能成功,这种制度的可行性,是不言而喻的。我旁听过一节全国有名的“素质教育”高手的课,发现只是多了些花头,骨子里,还是听见分数在哗啦哗啦地响。

  论者或说:外国也有考试,毛病却不那么大,可见还是可以改良,未可盖云废除也。第一,“国情不同”啊,中国学生出路窄,考试对外国学生、外国教育的压力,和对中国学生、中国教育的压力,不可等量齐观。中小学考试在中国,实在既没有必不可废的理由,而又有以当废,那还留着它干什么?第二,我相信外国的考试制度,也只是权宜之计,也有很多毛病在里面,只是我身在中国,犯不着管它也。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中小学作业形式、作业评价问题的思考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