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中外交流 > 中外交流动态
入世对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影响
2002-03-04    王辟长

字体大小:

  编者按:中国入世,是否意味着今后国内人才资源将面临重新洗牌?这其中,广大求学海外的学子们又有多少参与并胜出的机会呢?

  针对这一问题,本刊约请了有关方面若干人士展开笔谈。他们有来自高校的教授、科研院所的研究员、经商创业的留学人员以及长期报道留学的媒体从业人员,他们或以亲身经历、或以一家之评判话语,客观冷静地对此问题加以思考。虽是各言其意,然不无借鉴之处。望更多海外学人参与讨论此一话题。


蒋国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每一位负笈海外的神州学人,其最大目的都是为了自身的发展与成功,为了祖国的繁荣与强大。民间有句俗话,叫做“千年等一回”。其本意是说,在人生的风雨岁月中,常常是机会比时间更重要。过去的一年,在祖国发生的重大事件中,将给莘莘学子带来最大最多机会的,当首推中国加入WTO。从此,祖国向世界表明,中国二十余年以试点为框架的开放,已历史地转为以法律为框架的开放;中国向世界开放市场,实行市场经济。海外学人,特别是学有所长又有相当知识资本、社会资本,以及货币资本积累的海外学子,将会从祖国入世中找到无限的用武之地,展才之机。除传统上常说的回国从事或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高技术推广、农业、工业等以外,尤可关注国内尚欠发展的服务业,关注包括在服务业之中的教育产业。外国教育的资本、技术、人才和管理进入中国教育市场并如同在其他服务行业中一样占有一定比重之日,就是中国教育迅速腾飞并再现巨大活力之时。


陈学飞(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导、副院长)

  目前经济全球化发展势头迅猛。与此相伴随的是贸易金融领域、科技领域及教育文化领域的国际大市场的快速扩张。在这样的市场上,哪里有机会,国际性的人才就会往那里流动,到那里发展。近十余年来,我国一直是世界上经济社会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也吸引了日益增多的国际性人才,尤其是回国工作和创业的海外留学人才。但从总体上而言,我国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还有巨大的潜力。据国内留学效益评估专家估计,仅在美国和日本的我国留学人员即有20万以上,其中2/3已完成学业,近7万人已获得美国绿卡或在日本的长期居留权。在这些人中,约有5%为大学终身教授、重要科研项目的主持人或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等“尖子”人才;10%左右为助理教授、科研骨干或中层管理人员等“优秀”人才;25%左右是已有相对稳定工作和收入的“一般性”人才;其余60%左右尚处在为生存而奋斗之中。海外留学人员中的绝大多数都有拳拳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特别是那些智力与经济资本较为雄厚的尖子人才和优秀人才,他们“衣锦还乡”,回国发展和贡献力量的愿望更为强烈。

  我国加入WTO为这些海外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但是要把“愿望”“机遇”变成回国创业、服务的实际行动,还有赖于进一步加快改善国内的环境,包括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当前在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工作中,存在着“政出多门、四面出击、信息杂乱、实效不高”等问题。为此建议中央政府设立国家留学人才战略规划与指导机构,负责统筹制定相应的国家规划、政策和策略,指导和协调各部门和各地方的行动,使吸引海外留学人才回国就业和创业的工作走上有序的轨道,从而切实提高留学人员回国和为国服务的实效。


江波(中国驻美国芝加哥总领馆教育参赞,1993年获英国诺丁汉大学教育学博士)

  结合我驻美国芝加哥总领馆领区的情况,我认为至少可从四方面来认识中国入世对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和为国服务的影响:

  一、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人员认识到自己在支持祖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推动开放、促进现代化建设中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中国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交流、竞争和合作的形势,将为广大留学人员提供前所未有的更多参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机会、更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以及更多实现个人价值的外部条件。近几年来,我领区1.4万名在学留学人员和2.5万名在职海外学人中通过各种形式与国内联系、交流、合作或回国工作的人员,呈逐年明显增长态势。海外留学人员将会更深地认识到自己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为祖国服务的关系。

  二、国内用人单位将更加重视我海外留学人员这一人才资源。我国经济、科教乃至文化等各行各业都将不同程度地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和发展压力,因此必将更加重视吸引高层次人才。作为一个高层次人才群体,留学人员在知识结构、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对市场经济和国际规则的体验等多方面具有特殊性或优势。在芝加哥领区的2.5万名在职海外学人(不包括作博士后人员)中,有10%受聘于教育、科研机构,60%受聘于各大、中型公司企业,30%从事各类经济、管理等工作(包括自己创业)。他们中不乏具有多年工作经验、已达到相当科研、管理水平的优秀人才。我领区已越来越直接地感受到国内许多部门和机构加强招聘海外人才的力度。国内如继续改进和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必能取得积极成效。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部分留学人员创业园优惠政策
· 11届中国国际教育展集中发布留学信息
· 广州留学人员创业园5个项目成功孵化
· 济南市专拨百万元助留学人员创业
· 留学归国人员学历学位认证制度
· 海归学历认证越来越热
· 公派出国留学为国家做出七大贡献
· “海归”成为历史潮流
· 中国学生在泰国留学生中居首位
· 为防学生出国被骗教育部公布国外正规大学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