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管理体制 > 后勤社会化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2001-12-06    焦新

字体大小:

  本报讯(记者 焦新) 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全面推进两年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积累了经验,有力地保障和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据了解,今年以来,各地以多种形式普遍加快了对学生公寓和食堂等后勤设施的建设进度。预计今年全国新建学生公寓可达1200万平方米,改造220万平方米;去年和今年两年累计可完成新建学生公寓1900多万平方米,改造450万平方米。今年全国可新建学生食堂160万平方米,改造40万平方米;去年和今年累计完成新建学生食堂260多万平方米,改造81万平方米。从而可解决约200多万学生的食宿问题,大大改善了学校的后勤保障条件。

  近两年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政府领导统筹加强。全国绝大多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切实加强了政府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的领导、统筹力度,加大了省和省会城市两级政府对改革的推动力度。陕西省在西安市的积极参与配合之下,后来居上,改革工作进展迅速。上海市继续开拓创新,在保证新组建高校后勤服务实体稳健、持久发展方面创造了新经验。四川省层层落实改革目标责任,把各项工作分解到人。在此基础上,省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对改革进展情况按月进行督办。重庆市委、市政府调整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完善了大学生公寓建设的思路并正在积极组织实施。湖南省主要领导今年以来连续八次主持召开会议,专门研究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辽宁省委、省政府及时制定优惠政策,确定相关实施方案,有关部门对学生公寓建设实行特事特办、“一站式”服务,大大加快了学生公寓建设的步伐。山东、河南、浙江、天津、北京等地也都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加强政府领导统筹、各方齐心协力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的政策和措施。

  ——多种形式探索。目前,全国绝大多数高校都实现了后勤服务系统与学校的规范分离。在此基础上,各地各高校在坚持为师生和教学、科研服务方向的前提下,围绕如何运用社会化的机制和产业化的形式、建立新型后勤保障体制这个重要课题,大胆实践,开拓创新,因校因地制宜,积极进行探索。在后勤服务实体的组建、运营,学生公寓和食堂的建设与管理、高校后勤物资的配送和采购、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资金筹措等领域,初步实现了多样化的格局,丰富了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经验,为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创造了良好条件。

  ——运行机制不断规范。在一年的改革过程中,各地结合本地实际,重视并认真研究新组建的后勤服务实体的运行和管理问题,不断明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与新组建后勤服务实体的责任与义务,在制度与机制方面不断有所创造和创新。华中科技大学选择优秀干部出任新组建后勤服务实体的总经理,抽调6名博士、13名硕士进入实体领导班子,并在学校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保证新组建的后勤服务实体顺利运行。

  ——社会各界逐步认可。经过两年的改革实践,各级领导普遍深化了对高校后勤社会化重要性和急迫性的认识;各高等学校和广大师生员工经过目睹身受改革带来的成果,认同度空前提高;有关企业投入改革的积极性也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一致认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一场极为成功的改革。

  两年来,全国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所取得的成就,不仅直接有力地支撑了最近三年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与办学观念的深刻转变,对我国高等教育在新世纪更好更快地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也对正确引导社会消费与投入、拉动内需、带动各地经济的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教育报》2001年12月5日第1版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陕西高校后勤社会化五种模式
·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综述
· 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 陕西师大后勤社会化模式特色鲜明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