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作者来稿
[来稿]语文教学-追问,击起课堂千层浪
2011-07-05  中国教育网  占新海

字体大小: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中及时而有效地追问就为师生“共舞”提供了这一平台。追问,顾名思义就是追根究底地问。它是教师针对某一个教学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在学生回答题的过程中或回答问题结束后再次提问,直到学生能正确理解的一种教学策略。它有利于教师及时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并能随机应变地根据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对学生思维做及时的疏导点拨,从而达到预设教学目标。然而,怎样的追问才是有效地追问?怎样的追问才能击起课堂千层浪呢?笔者结合六年级阅读教学浅谈一番。

  一、以追问升华学生的情感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学过程中三维目标的达成,其中最难达成的便是情感目标的实现。情感不能靠老师空乏无力的说教来单向传递,只有让学生在共同探讨与学习中去体验、去感受。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往往隐含着许多丰富的意蕴。教师若能以此作为追问的落脚点,那情感的升华将水到渠成。

  如《一夜的工作》中,学生对于深入理解周总理工作劳苦感到困难时,我们可问:

  “文中哪些地方反映了周总理的夜间工作?”

  当学生说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时,教师又可抓住“一尺来高”追问学生:“周总理是怎样批阅着一尺来高的文件的?”

  “不是浏览,而是咨询。”

  教师接着追问学生:“浏览是怎样的批阅方式?咨询又是怎样的批阅?”

  通过层层追问,学生从“咨询、一尺来高、一夜”等词语明白了周总理工作劳苦体现在工作任务重、工作态度极端认真、工作时间相当长,深刻理解了周总理的伟大,为我们能有这样的一位好总理骄傲自豪,学生的情感在追问中不知不觉得到了升华。

  二、以追问突破教学重难点

  由于缺乏对文本内容或语句的深入体验,学生很容易停留在语句的表面。所获得的体验领悟也显得很肤浅。文本中的重难点,往往又是学生掌握知识、理解内容的障碍所在,抓住重难点进行追问,能化难为易,帮助学生加速对重难点的突破。

  如在《山中杂记》中,学生对于深入理解作者为什么详细介绍小鸟儿而略写马、猫、狗、虫感到不惑时,我们设计:

  “假如我被人捉去,关在笼里,永远不得回来,我的父亲母亲岂不心碎?”是什么句式?用陈述句改写怎么说?

  “冰心由爱家人想到了什么?”

  “‘我爱自己,也爱雏鸟;我爱我的双亲。我也爱雏鸟的双亲’中 ‘我的双亲’‘鸟的双亲’存在什么关联呢?”

  “作者写出了鸟的形态、鸣叫、成长过程又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思想呢?”

  运用一连串由浅及深的追问,引导学生了解了作者从小鸟身上寻找到的乐趣,品读了作者对小鸟的喜爱、关爱之情,感悟了作者的博爱,因此解决了为什么详写小鸟这一教学重难点。

  三、以追问开拓学生的新视角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有时对文本的理解过于笼统。于是在参与课堂交流时,会出现一知半解的浅尝辄止,对问题的回答浮游在表面,这使教师难以判断学生是否真的读懂文本和文本语句,这样会使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戛然而止,这样也会让阅读教学无法进一步深入。这便需要教师的追问,借助“追问”开拓学生解读文本的新视角,呈现出精彩的阅读对话。

  如《穷人》一结束后,教师问学生:“对课文用‘穷人’做题目,你们有什么想法?”学生的回答几乎都是:“因为桑娜是穷人,所以用‘穷人’做题目。”这样的回答,就显示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存在困惑,于是教师就随机生成这样的追问:“这篇课文着重写的是桑娜,为什么不用桑娜为题,而用‘穷人’呢?谁能从课文描写的人物和事件中去仔细想一想呢?”这样的追问目标明确,学生经过思考后有所悟:“课文描写了三个人物,他们都是穷人。”“课文叙述的事情都发生在穷人之间。”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追问:“作者描写这些穷人,叙述穷人之间发生的事,为的是什么?”此时,学生恍然大悟:“为了歌颂穷人的高尚品质。”

  适时的、有创意的追问是教师课堂机智的充分体现。追问,看似蜻蜓点水,却能击起课堂千层浪,对于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思考,透彻参悟文本,培养学生深思熟虑的思考习惯和层层追问的学习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安徽省怀宁县江镇中心学校 占新海)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语文教学谨防陷入“文海战”
· “语文学不学无所谓”症结在哪里?
· [来稿]语文教学-表演进入课堂 提高学生素养
· 语文教学"高耗低效"屡遭诟病 专家支招如何解
· “拯救”语文教学 刻不容缓
· 初探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教育
· 翻转课堂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 多媒体:语文教学中的一缕幽香
· 语文教育非语文化 如何让教材更符合教育规律?
· 调动学生积极性 激活语文课堂气氛的三种方法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