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评论
王旭东:期盼依法治教依章办学新局面
2014-10-10    人民网

字体大小:

期盼依法治教依章办学新局面

王旭东

  10月9日,教育部发布消息,核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章程。至此,教育部已分4批核准了32所部属高校章程,一些省按照管理权限也核准了部分地方高校章程。高校章程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到2015年全面形成一校一章程的格局指日可待。

  我们在欣喜我国高校进入“有章可依”阶段的同时,更期盼“有章必依”、“依章办学”新局面的到来。

  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60多年,高等教育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为什么高校基本上还处于“无章程”状态?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国高校事实上是政府的下属机构,被纳入参照国家行政机构等级权力模式建立的严格的科层式治理结构,政府控制着学校教学、科研、财务、后勤等所有方面,按照层级拨付进行资源分配;政府集举办者、管理者、办学者为一体,权力过于集中、统得过多、管得过严,高校处于一种非自主的地位。也就是说,高校的发展不是由自己而是由政府主导和决定的,高校无需也不能对自己的组织体系、组织行为作出设计和规定,高校章程失去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发展自主权的不足必然导致自主发展能力的不足,这种整体“自主性”的缺失,是我国高校“无章程”状态的根本原因。

  制定一部章程并不难,难的是使章程真正发挥“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实施管理和履行公共职能的基本准则”的作用。如果中央和省级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的管理模式不做进一步调整,如果高校办学自主权得不到进一步落实和扩大,如果高校自主发展的能力得不到提高,高校章程很难真正实施。我们固然要重视章程文本的制定,但更为关键的,必须高度重视章程实施的本质前提的建设——努力促进高校自主发展。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是《高等教育法》的要求,是高校依章办学的前提。高校自主性的缺失,主要不是高校不想自主,而是客观条件制约了高校自主发展。计划经济条件下集权管理的理念至今影响深远,加上中国高等教育的主体是政府投资举办的公办学校,所以在高校与政府的关系中,政府处于主动和强势的一面,建立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高校与政府的关系,关键在政府。笔者认为,目前制约高校自主办学的一个瓶颈是政府把高校作为其下属机构的习惯管理思维和管理模式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高等学校从属于政府部门的地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高校独立法人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落实。

  提升高校自身自主发展的能力是依章办学的关键。在长期非自主状态下,我国高校自主发展的能力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内部发展动力不足、科学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尚未形成、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不足和自我约束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章程建设和高校自主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要充分利用制定和完善章程的契机,推进现代高校制度建设,形成科学决策、权力制衡、学术治校、民主参与、有效监督的高校治理结构。

  章程建设是《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明确规定,所以“依章办学”本身是“依法治教”的重要内涵,而“依章办学”更有赖于“依法治教”大环境的深入推进,特别是在落实办学自主权、强化社会参与和社会支持等方面。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即将召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成为时代主题,期盼借此东风,迎来依法治教依章办学新局面!

  (作者系北京物资学院院长)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对标对表 先思先行】新华三集团副总裁 王旭东:育“智”见“慧”,数字大脑智绘教育创新变革新时代
· 王旭东任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
· 南京中医药大学王旭东获2010年度宝钢优秀教师奖
· 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宣读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贺信
· 全国"211工程"高校章程全部完成核准发布工作
· 教育部再次核准15所高校章程 累计已达62所
· 教育部再次公布15所高校章程 已经正式生效
· 高校章程设立的行政悖论
· 首批高校章程获准颁布 中国大学步入"宪章"时代
· 让高校章程制定之路不再漫长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