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从“2011计划”答辩现场感受的各种“创新”
2013-02-28 新华网

  在制药工艺流程设计过程中,哪些方面应更关注?在聘用科学家时如何处理对原单位人员的冲击……20分钟时间内,三名代表,两位来自高校,一位来自企业,共同完成关于“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重大项目的答辩。

  27日下午,经过前段时间的第一轮筛选,近120位各领域的权威专家应邀汇聚北京,对申报“2011计划”的相关成员单位项目组进行“三堂会审”。

  教育部科技司司长王延觉介绍说,“2011计划”全称为“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自2012年启动实施,四年为一个周期,旨在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根据重大需求的划分,协同创新中心分为四种类型:面向科学前沿的协同创新中心,以自然科学为主体;面向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哲学社会科学为主体;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以地方政府为主导。计划面向各类高校开放,以高校为实施主体,积极吸纳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创新力量参与,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

  为了更好地实施好该计划,教育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向社会“敞开大门”,对自愿组合申报的项目进行遴选。

  “我们从6000人的专家库中抽取约180名专家,分成四组,通过电脑随机抽取,对申报项目进行背靠背盲评,确保公开、公平、公正。”王延觉说。

  “整个遴选程序既有介绍,又有答辩,程序设计严密,只要有想法、有能力,不论你是不是名牌高校,都有机会参与。”参与答辩的浙江工业大学校长张立彬说,“答辩过程对学校的创新能力建设也很有助益,专家们提出的一些问题,很专业也很有深度,我们还要把他们的建议带回去。”

  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冯惠玲说,答辩充分体现了“2011计划”的初衷,那就是协同创新不能说“这是你家的,那是我家的”,而是要把所有有益于学科创新的物质的非物质的资源充分汇聚起来,使科研真正从“单位所有制”转向“学科所有制”。

  “‘2011计划’不仅是对科研创新意义重大,更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影响深远。”来自中南大学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掘是答辩的“考官”,她认为,当今时代,大学单靠传授知识已远远不够,大学必须创造知识、挖掘知识,而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必须靠前沿科技来引领,靠协同创新来激发。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部署“2011计划”时曾指出,这是“一个干事的计划,而不是一个分钱的计划,更不是一个划分高校层次的计划,这个计划实施下来,将不会有“2011高校”的概念。

  “这项计划实施好了,将超越高校或科研院所的层次,调动起区域甚至全国的力量,真正为2020年实现创新型国家奠定基础。”来自西北工业大学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国伟说。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