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南京5位专家入围中科院院士初步候选人
2011-08-18 扬子晚报

  中国科学院日前公布了2011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145位科技工作者入围,其中数学物理学部21人,化学部23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30人,地学部25人,信息技术科学部18人,技术科学部28人。其中,有5人来自南京,与第一次公布的16人名单相比少了11人。

  在今年5月,中科院第一次公布的2011年增选候选人名单中,有16位是来自于南京的专家。16位专家中,有13位来自江苏各大高校,其中南京大学所占有效候选人比例最大,一共有9位来自南京大学。此外,还有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的史生才、常进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沙金庚。这次入围初步候选人名单的,来自南京的专家由原先的16位减少为5位。

  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增选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总名额不超过60人。各学部每次增选名额的分配,由院士大会的常设领导机构根据学科布局和学科发展趋势确定。2011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工作于今年1月启动,按计划增选结果将在今年底公布。

  来自南京大学的王广厚教授,他的专业是原子分子与团簇物理。“原子团簇”这一概念的提出,为制造新型量子器件和纳米材料开辟了新途径,引领了纳米产业新的发展方向。而由王广厚教授带领的课题小组早在1984年就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团簇物理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现在国际上很多设备已相当先进,如果想进行基础科学研究,仅限于从国际上买设备的话会受到很大限制,没有核心技术,如果再没有超前的思想就不可能超过别人,只能人云亦云。”

  南京邮电大学黄维教授领导的团队在教育部“211”以及多项国家和地方重大科学研究与产业攻关项目支持下,先后在复旦大学和南京邮电大学创立了有机电子与平板显示研发基地,申请或获授权美国、新加坡、国际和中国发明专利百余项,在有机光电信息材料与平板显示领域形成了从材料设计开发和纯化处理,到器件制备过程和封装工艺等比较完整的专利群,为推进有机电子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