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评价考核通常是针对企业中每个职工所承担的工作,应用各种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职工行为的实际效果及其对企业的贡献或价值进行考核和评价。它是工厂企业人事管理的重要内容。业绩考评的目的是通过考核提高每个个体的劳动效率,最终实现企业提高效益的目标。
绩效评价管理的三个环节为:制定绩效计划及其衡量标准;进行日常和定期的绩效指导;最终评估、考核绩效并以此为基础确定个人回报。可见,这三个环节与科研活动格格不入,科研活动是探索性活动,并不能保证一定成功,无法制定绩效计划及其衡量标准;科研活动无法进行日常和定期的指导(导师指导研究生科研属于教学活动);科研是不断纠错的过程,科研的成果短期内无法判断其对错与价值。
科技评价的困难还难在我们把科学和技术混在一起来评价,但科学与技术不是同一概念。科学是人类所积累和探索的关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技术泛指根据自然科学原理和生产实践经验,为某一实际目的而协同组成的各种工具、设备和工艺体系。科学是发现,是技术的理论指导;技术是发明,是科学的实际运用。可以看出,科学属于文化范畴,技术属于生产力范畴,两者混在一起就很难评价。文化活动产出的是精神食粮,生产活动产生的是物质财富。很难找到一种能兼顾生产力评价和文化评价的具体方法,文献计量评价方法显然不能评价技术创新活动。
绩效评价是工业和经济管理的重要方法,科研管理要慎用绩效评价的管理方法。工业管理可以统计产品数量是否达到生产目标;经济管理可以用财务数据来评价执行结果。科研活动难以估计其带来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影响,采用绩效评价势必导致数论文数量和期刊的影响因子,论文他引次数等,要知道发表论文并不是科研的目的。科研成果只有转化后才能产生效益,科研成果本身并不是生产力。
短期的激励措施容易诱导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急功近利的行为,甚至产生学术不端。(主编李志民)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