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人解析2007年高考新思路
2007-05-10    于建坤

字体大小:

  今年高考有哪些新变化?一直稳定发展的分省命题还要不要进一步扩大范围,如何提高高考的命题质量,怎样在高考实践中体现公平公正,如何激励有创新精神的考生?带着这些全社会关心的话题,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应书增,请他解析今年高考的这些新思路。

  2007年4月14日上午,来自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等19所京外教育部直属知名院校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等16所在京重点高校在北京化工大学举办2007年高招咨询会。CFP供图

  31个省份全部自主命题没必要

  记者:分省命题作为高考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上海开始试点,2002年北京实行高考自主命题,到2004年,全国实行自主命题的省市增加到11个,2005年14个,2006年自主命题的省市达16个。到目前,全国过半省市实行了自主命题,参加自主命题考试的考生占全国考生总数的65%。照这样下去,分省命题的范围还要不要进一步扩大,以后会不会发展到每个省市都实行自主命题?

  应书增:31个省份全部自主命题是不可能的,因为没有必要。分省命题和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各有优势,分省命题对本省教学的针对性强,使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的风险降低,但命题风险的范围扩大了。

  为什么不能每个省份都进行自主命题呢?高考命题有两条原则,一是有利于各类高等学校招收新生,二是有利于中学教学。命题是一门科学,需要专门的命题老师,不是说只要有老师就可以命题的。

  分省命题有一定的前提。首先是考试机构对考试命题的组织管理具备很强的能力和经验;其次,本省要有足够的命题教师---他们既了解高等教育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和知识储备,也必须了解基础教育,还要对所命题的学科有较深的造诣,而且对其他学科也要有基本的了解。有的省组织自主命题比较困难,这跟当初的大学分布不够合理有关,这些省份没有重点综合类大学,学科能力先天不足。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有过半省份(除港澳台外)、三分之二的考生在进行自主命题的考试,量已经足够大了。

  另外,教育部考试中心正在建立全国教育考试题库,作为“十一五”期间的一项重要任务。我相信,随着全国教育考试题库的建成,也将为分省命题减轻一部分压力和负担。

  记者:当前人们对考试安全讲得很多,但是考试的科学性也很重要,您认为如何提高高考的科学性呢?

  应书增:从科举制诞生到现在,考试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世界各国无一不用考试来区分人才、选拔人才,所以考试是人类文化的遗产,是中国人的创举。原来实行计划经济的前苏联不进行全国统一考试,而由各高等学校单独进行招生考试。后来的俄罗斯却开始了全国统一招生考试。实行市场经济的西方各国都一直实行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各国为什么要这样做?说明统一考试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它是社会公正、公平的体现,也是一种高效率的机制。

  考试的科学性是除了考试安全性之外最重要的问题,为什么有的高考题目题干特别长?社会上有人认为,现在高考考卷太长,实际上这在命题技术上是必要的,我们这样做就是为了防止考生发生误解,或产生歧义,或出现审题错误,以确保考题的科学性。

  我们用高考试题来评价学生,但高考试题同样要接受权威的评价。由于历史原因、现实原因及客观条件所限,全国各地经济、文化及教育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必然会影响到自主命题的质量。从2001年到2005年,考试中心每年都对考生、家长、学校进行调查,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召开座谈会、填写问卷。目的是从宏观层面检测高考试卷的科学性、对高等学校选拔新生的影响、对中学教学的导向等。同时,考试中心也请专家从另一个角度对试题的科学性进行评判。任何事情不可能百分之百不出错,我们就是要尽一切努力确保考题的科学和安全。如果出了问题,有必要的预案来补救,使损失减到最小。

  有人认为,中国应该像美国的高考试卷SAT那样,脱离开中学课本命题,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备进入大学学习的能力,这样一方面杜绝猜题押题,另一方面也减轻高考不能承受的重负。实际上中国与美国不同,在中国,高考是中学、大学教育的接合部,教学大纲是全国统一的,中国的高考如果脱离了大纲、教材是行不通的。这会给高中教学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一个优势,也是能进行统一高考的基础,而美国正是由于没有统一的中学教学大纲,不得不采用脱离教材的SAT考试。

  彰显地方特色和教育公平

  记者:分省命题的优势可以充分体现地方特色,从试题命制的源头上消除不公平因素。比如说地区自然、地理、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在试题中的体现,使该地区的考生对此很熟悉,而其他地区的考生则不熟悉,从而引起在审题、解题速度上的差别。

  应书增:全社会最关心的还是高考的公平性问题。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对招生考试而言,公平主要体现在机会的公平和程序的公平。

  命题人员命制试题时要充分考虑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不能只有利于城市考生而不利于乡村考生。比如,考查学生对一些科技原理的掌握程度时,空调的制冷原理有时会成为考查内容,但在我国一些地区空调的利用率不高,同时,在广大农村地区,很多家庭还没有空调。由于这些地区的考生对空调不熟悉,那么这道题对他和其他熟悉空调的人来说显然不公平。

  上海有一年的作文题叫做《面向大海》。对上海的学生来说,这是一道好题,发挥和创作的空间都很大。但是这道题如果是全国性统考的题目,就不能用。很多山区、内陆的孩子从来没有见过大海,对于他们,《背靠大山》这样的题目也许更合适。

  比如说,煤炭是山西的支柱产业,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该省在自主命题中就可以根据本省的自然、地理和煤炭产业发展的实际出题。这样不仅考查了考生的知识和能力,还能够增强考生热爱家乡、树立为发展本地经济献身的创业精神。

  同样,拿陕西来说,就可以考查本省考生对家乡的历史、文化、经济的了解程度,考查考生对当地矿产资源的了解和把握程度。因为这些考生大学毕业后很多会留下来为本省的经济发展服务。这就符合本省的公平性原则。但如果在全国考题中专门考查陕西的历史文化,可能就对其他省的考生不利。

  记者:在英语考试中,有些地方考口语,有些地方不考,尤其在一些农村地区占一定比例的省份,也不考口语,你怎样看待?

  应书增:大家都知道,中学英语必须摒弃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作为导向,高考中应该加进口语考试,才能真正提高中国学生的听说能力。但是,很多农村老师本身英语口语就差,一些农村考生的英语口语不好,不是农村的学生学英语不努力。所以,考不考口语要视不同情况而定,不能简单地说好或者不好。

  追求公平和鼓励创新

  记者:未来高考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应书增:我个人认为,应该是更加公平公正,要保证高考试题公平、考场管理上的公平、评卷公平、分数的公平,以及录取的公平公正。当然公平公正也是相对的,它的程度是和社会发展的阶段密切相关的。在考试内容上,应该鼓励创新精神,对具有不同思维方法的考生不应该歧视,而应鼓励和引导。

  高考好在哪?在陕北,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农的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我的娃经过努力就能考上大学,县长的娃不努力就考不上大学!”这是什么?这就是公平,高考承载着老百姓对社会公平公正的巨大期望。

  高考应该汲取新课标能力要求的精髓。新课标的实施,要求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研究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说太阳,早上看是橘红色的,中午看炽白的,傍晚看又是橘红色的。对这种生活中每天都习以为常的现象请用物理学的道理解释一下,怎样回答?书本上没有,全靠考生综合归纳自己平时学到的物理学的知识来回答。再比如中学历史课要讲到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考试也会涉及这方面的内容,我们评卷一直以来是采点给分。今天的孩子可能不把自己的思路局限在历史课本上,而是结合现在的最新动态进行思考答题,我们将来是否也应该鼓励这些新思路呢?

  另外,高考改革要适应素质教育的改革。今年,实施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四个省份将举行新课改后的首次高考,新的高考方案有很多好的尝试,当然,也存在一些技术问题,比如,跨模块做题怎么办,选考题目做多了,分值如何计算,这些都是应该考虑的问题。但无论如何,高考正在健康地发展,相信在教育考试战线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高考一定会克服发展中的弊端,变得更加公平和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教育部:未委托任何机构进行与高考相关调研考试
· 教育部考试中心修订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
· 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人:高考评卷不会草菅人命
· 全国5省市新课改后首次高考“稳”字当先
· 教育部考试中心:考生及家长应警惕高考虚假宣传
· 孙春兰在教育部考试中心检查2018年高考准备工作
· 教育部考试中心:英语四级盲文试卷准备工作已就绪
· 教育部:中国考试制度改革正紧锣密鼓地进行
· 教育部戴家干撰文反对取消高考全国统一考试
· 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试卷引用文章致谢权利人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