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专题研究 > 教育经费
关于中国教育经费问题的回顾与思考
2001-08-23    张保庆(教育部副部长)

字体大小:

  现在,我们正站在跨世纪的门坎上。孕育着21世纪人类社会深刻变化的各种信息正扑面而来,既令人高兴、振奋,又使人感到急迫和隐忧。科教兴国,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迎接21世纪激烈竞争与挑战而制定的一项基本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事关国家兴衰成败,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当前为此需要做的工作很多,而极为紧迫的,则是要进一步研究解决好科教发展的外部条件--经费投入问题。
  围绕教育经费的不足与困难,近些年来社会各界和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发表了许多看法和建议。在此,我们也以本文参加讨论。希望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解决教育经费投入和管理实践的总结与回顾,提出今后进一步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些初步思路和意见,与读者共商。
  解决教育经费投入问题的历史回顾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解决教育经费投入问题方面实现了三大转变

  1、在对教育经费投入的认识方面,实现了由一般到重点的转变。 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与旧社会相比,无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由于客观条件的局限和"左"的思想的干扰,在改革开放以前的大多数年代里,全社会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对教育投入的认识,往往只停留在一般化的水平上,谈不上是"重视"或"重点",更谈不上是"战略重点"。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小平同志,始终高瞻远瞩地重视教育事业,把改革发展教育作为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根本问题。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键。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现在要抓紧发展教育事业"。"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他还多次表示要当教育工作的"后勤部长"。江泽民同志一贯高度重视、关心教育工作。他在党的十四大提出, "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各级政府要增加教育投入"。 在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科技工作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再次重申,"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这些年来,李鹏同志、朱?杌?同志和李岚清同志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都对教育的改革发展和解决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支持下,中央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对教育经费投入的认识,均实现了重大转变。在各级财力尚有困难的情况下,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多数领导,都能把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列为本级财政支出的重点,千方百计不断增加教育经费投入的总量。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全社会主动关心教育,积极支持教育,尊师重教的风气正在全国形成,"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思想,已逐步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这种认识上的转变,在我国教育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已经并正在变成强大的精神、物质力量,成为办好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 

  2、在解决教育经费投入的思路方面,实现了由一元向多元的转变。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一直是困扰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在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实行的是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再加上对国情认识上的错位,对教育经费的投入长期坚持的是单一的国家投资政策。这种政策的直接结果,既导致国家财政负担的不断加重,又造成教育经费投入的严重不足。一方面教育投入的短缺,制约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致使教育发展相对落后,拖了经济建设的后腿;另一方面,为了促进和保证经济的增长,又必须发展教育,但国家又拿不出更多的钱来。在 过去这种旧的教育经费投入模式下,国家财力既难以支撑庞大的教育体系,却又苦于找不到 别的出路。于是在解决教育经费投入的思路方面,就只能在一种怪圈中打转。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从领导到群众开始逐步认识到,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尚欠发达的国家,要举办并发展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单靠国家投资是绝对行不通的。于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始从穷国办大教育这一国情出发,积极探索扩大教育经费投入的新途径。通过调研起草《义务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纲要实施意见》、《教育法》、《教师法》、《职教法》、《高教法》等一系列重大实践,随着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各项相关改革的不断深化,经过对各地这些年成功经验与做法的总结与消化,使教育部门和计划、财政部门对解决教育投入的思路有了质的突破和发展,逐步完成了由一元的政府投资,向由国家、社会、学校、集体与个人多元投资方向的转变。解决教育 经费投入问题的这种观念、思路上的转变,既是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同时也为在中国的具体国情下,较好地解决教育经费投入问题开拓了光辉的前景。

  3、在解决教育经费投入的实践方面,实现了重大转变,走出了一条多渠道筹措的新路子。 它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5年。 这一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重心实现了重大转移,国家的经济运行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央与地方财政的收入支出格局也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这种变化,客观上要求必须调整教育发展的"重心",改变教育经费投入的来源结构,建立新的 教育经费分担机制,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在这种大背景下,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确定 了"低重心"的教育发展战略,改革了教育管理体制,特别是对基础教育开始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地方各级政府成为筹措基础教育经费的直接责任者。这种办学体制的改革,调动了地方政府办教育的积极性,为实行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路子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第二阶段:是1985年到1992年。 基础教育"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实行后,各地把实现"一无两有"问题(即:实现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人人有课桌坐凳)作为发展基础教育的突破口。在这一过程中,地方各级政府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办教育的积极性,广泛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捐资、集资办学活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增加教育经费投入的具体政策与措施。与此同时,随着宏观教育结构的调整,各项教育改革的深化,在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领域,围绕着解决经费 投入不足的问题,各地也先后创造出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国家教委及时总结推广了各地的成功做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我国教育经费的六条主要来源渠道,即以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对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收取学费和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收取杂费、发展校办产业、支持集资办学和捐资助学、建立教育基金(简称为"财"、"税"、"费"、"产"、"社"、"基")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路子。新路子带来了新变化,使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总量有了迅速的增加,大大改善了办教育的物质条件。据统计,仅在1985年~1991年,全国通过这条新路子就在政府财政预算内拨款之外,另筹 措资金1000多亿元,用以新建中小学校舍2.75亿平方米,改造破旧校舍1.6亿平方米,消除中小学危房4.23亿平方米,使中小学危房比重由80年代初的16%下降到3%以下。在广大农村城镇,第一次出现了最好的房子是学校的喜人局面。如果这项工作仍沿循由政府出资的老路子,恐怕几十年也难以完成。这一阶段的实践充分证明,在发挥国家财政投入主渠道作用的同时,通过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教育的一条成功之路。

 第三阶段:是自1992年到现在。 这一时期的重点是进一步健全完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保证教育经费稳步增长的机制,并把这种机制用法律 的形式确定下来。我国的教育投入虽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多渠道筹措的新路子,但各渠道经费来源并不稳定,多渠道的相关政策也不规范,各地在具体执行方面也不尽统一和平衡。近些年来,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国家教委会同中央有关部门,对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机制的各个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并建议在相关的文件和法律条文中加以体现和规范。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4年国务院印发的《〈纲要〉实施意见》,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均对保证教育经费六条来源渠道的支出、增长与管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至此,可以说我国的教育经费筹措和管理初步迈上了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二)、九十年代以来在解决教育经费投入问题方面的具体成果

  1、研究提出了与我国国情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基本适应的教育经费投入指标

 提出并确定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应达到4%的目标。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发展计划只有数量规模,而没有相应的条件和投入保障机制,从而极大影响了教育发展计划的实现。针对这一情况,在八十年代末,国务院委托国家教委成立了专门的"教育经费研讨小组",着手研究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机制与指标问题。经过研讨小组和有关专家的反复研究论证,参照国际通用的把公共教育支出(相当于我国的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作为衡量一国政府对教育经费投入水平的主要指标的惯例,考虑到90年代初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已接近国民生产总值3%及世界发展中国家在八十年代中期平均已达4%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支撑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基本需要,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 H "我国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在国民生产总值内应有一个比例,这个比例在九十年代中期或到2000年应达到发展中国家4%的水平" 的建议。 党中央、国务院反复研究并采纳了这个建议。期间,根据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意见,将我国 公共教育支出的计算口径扩大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与国际口径相比增加了三项计算支出:城乡教育费附加、企业办学支出和校办产业减免税部分用于教育的支出)。此指标正式列入《纲要》,之后在《教育法》中又作出了相应规定。4%目标的确立,在我国的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既有利于确保教育改革发展目标的如期实现,也有利于保证教育经费投入和财政投入主渠道作用的落实。事实上,如何实现4%目标,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研究制定教育经费投入具体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明确了"三个增长"规定,保证财政投入主渠道作用。为保证财政投入的主渠道作用,国家教委会同中央计划、财政部门,在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人均教育费用要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年有所增长"(即"三个增长") 的决策。"三个增长"的要求,在《纲要》和《教育法》中均得到了相应体现。这不仅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经费投入的财政主渠道地位,而且也便于各级政府操作,有利于对教育经费投入情况的检查与监督。

  规范了教育费附加计征比例,开征了地方教育附加费,进一步扩大了教育经费来源。征收城乡教育费附加,是国家为发展基础教育而制定的一项特别扶持政策。为适应税制改革的要求并不断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避免在操作上的混乱,防止加重城乡居民的负担,根据国家教委的建议,经商中央有关部门同意,并报经国务院批准,自1994年以来,全国对城市教育费附加一律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3%计征,对农村教育费附加则统一为按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包括在5%的总提留范围之内)征收。与此同时,又进一步明确规定了城市教育费附加由税务部门组织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由乡镇政府组织征收。后来,对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教育费附加的征管办法,又调整为乡征县管。由于规范了计征比例并落实了征收部门,就基本保证了城乡教育费附加的稳定征收和增长,从而使城乡教育费附加目前已成为财政预算拨款之外的第二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特别是农村教育费附加,已成了目前农村中小学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据初步统计,1996年和1997年,全国共征收城乡教育费附加240亿元和269亿元,比1990年的55??9亿元分别增加了4倍和5倍多。城乡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总额的比例,也由1990年的8%提高到1996年和1997年的10%左右。

  为体现和落实地方政府举办教育责权相统一的原则,自95年以来,又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可以决定开征用于教育的地方附加费"。按照此规定,各地陆续开始征收地方教育附加费。1997年全国征收的这种附加费总计约达19亿元。

  初步建立起了非义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实行不交学费的制度,不仅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而且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因此,自1994年以来,国家教委逐步加大了对上学收费制度的改革,形成了"义务教育阶段不收学费,非义务教育阶段按培养成本收取一定比例费用" 的思路。这既是缓解教育经费短缺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转变办学机制和社会消费观念的要求。这些年以来各地在核定非义务教育学生生均培养成本的基础上,相继制定了非义务教育学校培养成本的分担标准和办法。特别是高等学校的收费改革工作,已在全国普遍展开,并于去年全部完成。与此同时,与收费改革制度相配套的奖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特困生补助等配套政策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1997年,全国各类学校学、杂费收入总计约320亿元,对弥补学校办学经费不足,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

  校办企业和勤工俭学收入逐步增加,成为弥补学校办学经费不足的一条重要渠道。 学校发展校办产业、开展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既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推动教育更好地面向经济主战场,促进教育改革,转变教育观念,提高人才培养素质,加快产、学、研结合和科研成果转化,弥补学校办学经费不足的一条有效措施。1992年以来,在中央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通过对校办产业实行税收减免和建立校办企业周转金制度,进一步促进了校办产业和勤工俭学工作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1997年,全国校办产业和勤工俭学、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支出总计已达99亿元。

  农村集资办学工作进一步趋向规范。依靠人民,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办教育的积极性,是发展我国农村教育的一条成功经验。

由于多种原因,"八五"初期农村用于校舍危房改造的集资活动与"七五"相比,曾受到了一定影响,危房比例有所回升。针对这种情况,国家教委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及时建议中央将农村集资办学审批权回放到县一级,同时对集资对象、范围、原则和资金使用办法作出了更为严格限定。这些措施,保护了广大农民办教育的积极性,遏止了加重农民负担现象的产生,稳定了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的经费来源。

  积极利用外资,支持教育的发展。正确地接受境外捐款,合理适度地利用外资,是当前情况下解决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经费不足的一项补充性措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教委积极、慎审地接受境外友好机构、个人和港、澳、台同胞对我国教育的捐款与赠款,累计共达数亿美元;与此同时,又在国家计委和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先后使用世行贷款14批共14多亿美元。这些捐款、外资的利用,对缓解我国教育经费的短缺局面,支持各类教育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上述的这些政策和措施,促使全国教育经费投入整体水平明显增加,保证了教育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从而迎来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最好时期。"八五"期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共达4800亿元,年均增长在20%左右。1996年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为1672亿元,比1995年增加了18%。1997年这项支出达到1863亿元,比1996年增长了11%。

  2、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和办法。建立了全国教育经费年度需求计划编制制度。自1994年开始,在财政部的支持下,全国开始建立教育经费年度需求计划编制制度。教育经费年度需求计划,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编制,交同级财政部门审核,经当地人大批准后执行。这是我国教育经费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这项改革,当前虽在有些部门和地方尚未完全落实,但通过不断推进, 对于全面了解各级教育经费的供需情况,掌握经费收支差距,保证财政投入主渠道作用到位,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建立了全国教育经费监测制度。各级政府的教育投入是否按照法律和政策规定落实到位,必须要有相应的监督机制。为此, 1995年国家教委和国家统计局正式建立了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监测制度。监测的主要内容,是《纲要》、《教育法》中关于教育投入规定的执行情况。监测制度还规定,当政府的教育投入没有达到法律规定的要求时,国家监测系统可及时向国务院报告,必要时向全国人大提出报告,责成有关方面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同时,为使社会各界了解和监督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情况,从1995年开始,国家监测系统又定期将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开发布。实践证明,教育经费监测制度是监督各级政府执行关于教育投入的法律和政策规定,促进各级政府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一项 有效措施。

  规范了各类学校收费管理办法。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1996年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财政部联合制定了《义务教育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普通高级中学收费管理暂行办法》、《中等职业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和《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这四个收费管理办法对四类学校的收费标准、审批权限及收费管理与监督工作作出了明确规定,是在当前情况下,规范并加强学校收费管理,防止乱收费现象,保证收费工作有序进行的一个有效措施。

  对教育专项经费实施项目管理。这些年来中央财政陆续设立了一些教育专项资金。为切实发挥教育专项资金的宏观调控功能,保证其使用效益,国家教委自90年代初对这些专项资金开始探索实行项目管理。通过项目的选择和立项、论证与评估、执行与监督、总结与评价的全过程的跟踪与管理,充分发挥了教育专款的导向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既定目标的分步实施。其中最大的有两个项目:"211工程"和"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是国家为促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推动贫困地区的"两基"工作,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这是我国有史以来中央教育专项资金投入最多,规模最大的一项全国性教育工程,各级政府资金投入累计总量超过百亿元。"211工程",是旨在面向21世纪,集中力量,重点办好一批高校和学科的国家重 大建设项目。这项工程由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和财政部共同负责,中央拨出专项基金28??亿元,加上各方面的配套资金,预计总投入亦可上百亿。目前这两项工程都正在按照既定的原则,稳步健康地向前发展。通过对专项经费实施项目管理的实践,既提高了经费的使用效益,也为各级教育经费管理的进一步改革积累了经验。

  开始探索改革高等学校拨款机制。为充分发挥财政拨款手段的宏观调控职能,理顺政府与高等学校之间的关系,使高等学校真正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建立起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谢?疲??改昀窗凑?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保证重点、提高效益和公平、透明"的原则,国家教委通过在其直属学校试行"基金制"的做法,开始探索、改革政府对高等学校的拨款制度。从"基金制"拨款方式改革试点情况看,这种拨款制度有利于增强政府对高等学校的宏观指导,有利于促进高等学校通过自我改造和挖潜,提高规模效益和办学质量。

  进一步加强了学校的财务管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教委会同财政部曾先后制定了一些学校财务管理的规章和制度。但是,随着财税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新财务会计制度的颁布实施,原来的有关制度和办法已不能适应现实学校财务活动的要求,必须重新制定学校财务管理制度。为此,财政部和国家教委经过联合调查研究,制定并印发了《中小学校财务制度》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这些新财务制度的颁布,有利于促进学校依法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有利于学校合理编制预算和科学调配学校资源,有利于加强学校资金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3、通过深化改革,不断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效益和投入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提高效益就是增加投入。近几年来,国家教委在教育经费管理工作方面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就是在不断转变观念的基础上,从投入和效益的两个方面同时狠下功夫。一方面千方百计不断增加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又要千方百计把现有的经费用好,用出效益。注意采取多种措施,向管理要效益,向改革要效益。

  调整教育经费的支出结构,注意向基础教育倾斜,使各类教育经费的分配比例日趋合理。为突出重点,保障教育系统内部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这些年国家教委对教育经费的宏观支出结构逐步进行了调整,教育经费的分配进一步向基础教育倾斜。1991年?995年,全国用于基础教育的经费支出总计达3176亿元,为1985年?990年1322亿元的2??倍。在1996年的教育经费总支出中,小学和初中教育约占54%,职业教育约占11%,普通高等教育约占19%。1997年的支出分配也大致上维持了这一比例。实践证明,这种分配格局比较合理,也与各类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目标大致适应。

  进一步调整了大中小学的规模与布局。近些年来,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在李岚清同志的亲自推动下,国家教委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狠抓了大中小学规模与布局的调整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1996年全国普通小学校均在校生达到210人左右,比1990年的校均150人增加了60人,校均规模提高了40%;普通中学校均在校生718人,比1990年的523人增加了195人,校均规模提高了38%。与此同时,通过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等办法,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数量从1992年的1064所减到1997年的1020所;同期成人高校的数量也减少了近100多所。从而使普通高校校均在校生已由1992年的2070人增加到1997年3100人;高校的生师比也由7 ∶1提到10∶1。学校规模效益的提高,也可以说是办学经费投入的增加,使有限的资金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当前在教育经费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不言而喻,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自党的14大以来,我们在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和改进经费管理方面,均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在某些方面也可以说实现了重大突破。 但同时,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此方面仍存在不少严重的困难和矛盾,其中有的还相当严峻和急迫。

  一、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与实际教育经费投入短缺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对投入的需求同经费实际供应的差距依然十分突出。

  从现实情况看,我国的"两基"工作虽有很大进展,但在一些省、自治区和贫困地区,落实"两基"还相当困难。即使是已实现了"两基"的地区,其总体质量仍是比较低的,还必须不断巩固和提高。许多贫困地区还缺少中小学校舍,相当多的地方特别是一些偏远农村的中小学,其办学条件还远远没有达到教 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最低要求;大多数高等学校的办学条件近年来虽有较大改善,但其教学、 科研设备仍然相当落后,许多高校的供电、供水、供暖、供气设施严重老化 ,基础实验室条件和通讯设备十分陈旧;全国各类学校目前还有危房2000万平方米;学校公用经费普遍紧张;在教师工资待遇、医疗及离退休费用等方面,仍存在一系列问题;教职工的住房问题尚未得到基本解决;有的地区拖欠中小学教师工资的情况依然相当严重。现实情况要求,必须进一步保障经费供给,加大教育投入。

  从本世纪末最后几年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来看, 为保证中国跨世纪发展的大局,我们必须进一步缓解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对教育需求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水平不发达的突出矛盾,努力建立起与 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教育体系;较快改变教育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状况,努力推动并基本完成包括高校管理体制在内的一系列改革;要千方百计在全国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积极发展成人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搞好"211工程"的建设;要大面积提高各级各类教师的素质,进一步改善全国约1500万教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和工资待遇,要负担1700万左右新增各类教育人口的基本支出……这些均要求总体的教育经费投入必须有大幅度的增加。如果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再长期得不到根本缓解,就势必会影响"科教兴国"战略的落实和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程。

  从下一个世纪初的长远发展看, 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我国能够 掌握21世纪国际激烈竞争与挑战的主动权,教育在全局上必须尽快实现现代化,其诸多方面,必须适度优先、加快、超前发 展;我们必须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必须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 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必须改革、创立学校新的课程体系;必须进一步提高各级各类教师的水平,积极培养高层次创造人才;必须加快高校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必须构建以多媒体网络化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开放式教育体系和 社会化的终身教育体系;必须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积极稳妥地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必须尽快在全国完成一批重点高校和学科的建设,并在此基础上,争取再用一段时间,在我国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同时,教育观念、教学内容和方法必须适应"三个面向"的要求,彻底完成高等教育管理体 制和办学体制改革。

  诚然,我们在教育经费投入方面存在的困难,是前进道路上的困难?鞘乱悼焖俜⒄勾?吹睦?眩?俏夜??酶母锕?讨性菔背鱿植⒄?诓欢峡朔?睦?眩?彩俏夜?缁嶂饕宄跫督锥翁卣鞯谋厝环从场5?逃?暇故且桓龉?宜?惺乱档幕?。?由辖逃?芷诮铣さ淖陨砉媛桑?仁刮颐窃诮饩鼋逃??淹度氩蛔愕奈侍馐保?匦氲?未雨绸缪,必须得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所谓"越穷越要办教育、越困难越要支持教育"的道理就在于此。在此方面,近几年来世界上不少国家已采取了令人瞩目的举动。我们也必须得有所作为。

  二、已出台的筹措教育经费的法律规定和政策措施难以得到全面落实。

  近年来已颁布的有关法律规定和中央、国务院已出台的关于增加教育投入的不少政策,落实起来举步维艰。如《纲要》和《教育法》规定的逐年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的目标,至今还没有一个切实、严肃的操作实施方案,致使这一目标近年来 不但没有日益逼近,反而呈停滞或下滑之势。例如,1990年这一比例为3.04%,1992年为2.73%,1993年为2.54%,1996年为2.46%。全年虽略有回升,也只达2.50%左右。又如 《教育法》提出的教育经费"三个增长"要求,在有的年份全国平均没有达到,少数的省、自治区甚至连续几年都未做到。1995年全国有16个省、1996年全国有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没有兑现。1997年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达到《教育法》规定增长比例的,全国也仅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增长,仍低于同期财政收入的增长。中央出台的征收城乡教育费附加的政策,落实的情况近年来虽然有所好转,但相当多的地区从未做到足额征收,目前全国的实征数 平均也只占到应征数的50%左右,而且在有些地方还时常发生被挤占、挪用、截留、拖延 拨付和顶抵预算内 拨款的现象。《教育法》规定的地方教育附加费政策在一些省、自治区并未实施;关于校办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近年来不但没有进一步落实,反而却在紧缩。鼓励社会各界捐资、投资教育的法规和政策措施至今也未见出台。事实上,没有按法律规定和政策要求,保证经费的增长,是形成近几年教育经费投入问题得不到较好解决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在国家财税体制和收支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没有及时采取调整措施,确保教育经费的重点投入。

  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近几年来,各级财政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每年均有一笔数量相当大的超收收入和预算外收入,而各地在支配这些收入的时候却往往没有或基本没有考虑教育,从而造成了教育投入的主渠道作用??政府财政拨款,在实际工作中,不但没有不断强化,反而有弱化的趋势。具体表现形式是:中央主管部门和一些地方政府,虽然年初在安排财政预算时,也为教育略微增加了一点,但由于对在当年财政运行过程中的大量超收收入和预算外收入基本没有考虑教育,结果到年底一算帐,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的增长往往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二是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本级财政的支出结构,没有及时进行调整。应当说,这些年来,县和县以下各级政府本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是不低的。但中央和省级本级财政支出中,对教育的投入比例却一直偏低,不能 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三是在国家宏观财政收入方面也确实存在一些实际困难。这些年来,国家预算内财政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预算内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下降。据了解,1990年全国的财政收入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84%,此后连年下降,到了1996年和1997年,已下降到11%左右。尽管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较为复杂,但在客观上确实削弱了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从而也影响了财政主渠道对教育投入的增长幅度。

  四、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应当承认,目前我国的教育经费既有严重短缺的一面,也存在着使用效益不高的问题。从总体上讲,目前不少学校的规模仍然偏小,在一些高等专科和本科院校中这一现象则更为明显;由于教职工队伍编制的调整、整顿工作尚未完成,致使一些学校的教师平均工作量负荷偏低,师生比不尽合理。学校行政和后勤管理人员过多。一些教育部门及其直属的一些事业单位,人浮于事的现象也比较严重。这些一直想解决、而始终未能彻底解决的问题,造成学校人员经费支出比重普遍过大。 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学校布局调整工作,这些年虽有很大进展,但还远没有彻底完成,这就 造成在一些地区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尚未实现优化配置,学校布局也不尽合理,"条块分割"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扭转。不少学校的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利用率不高,重复建设,低水平重复,追求"小而全"和外延发展的现象仍然存在 。再者,有些学校的办学质量不够理想,这实质上是一种更大的浪费。这种"既缺经费却又浪费、既没钱却又乱花钱"的状况,无疑进一步加重了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同时,在教育经费使用管理方面,近年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少。"重分配轻管理"、"重数量轻效益"的现象依然存在,对教育经费的审计与监督的力度不够,一些教育部门和学校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浪费与不合理开支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五、教育经费的管理体制不顺,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尚未落实。

  长期以来,不能较好解决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经费管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按照我国现 行的财政管理制度,在编制每年预算时既难反映教育经费需求的总量,社会各方面又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在预 算科目设置上,国家用于教育的拨款,一直分散在不同部门的不同科目之中。例如事业费,过去各级政府,报请人代会审议的是包括文教、科技、体育、卫生等领域事业费的大类预算,而教育事业费只有到财政部门进行二次分配时方能确定。近几年,在人代会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坚持下,财政部门编制预算时,开始将"教育事业费"预算作了单独反映,其他关于"教育基建投资"等经费的年度预算,仍不能单独报经政府和人代会审议批准。另外,教育事业费预算也并不是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制定的。多年来财政部门采用的通用办法,是按一定的比例从同级财政收入中切出一块,并未完全考虑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再者,切出的教育经费也一直主要由财政和计划部门负责分配,教育部门发言权很少。这种事权与财权不统一的现象,使教育行政部门难以对有限的经费作出科学的统筹 安排,也无法运用财政手段更加有效地对教育的改革发展进行调控,从而在客观上降 低了经费使用的宏观效益,影响了办学效率。1994年6月,李鹏同志在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改革国家教育经费管理体制……使教育事权和财权相统一。" 同年在国务院颁发的《纲要实施意见》中也明确:为实现事权和财权的统一,要进一步改革教育经费管理体制。" 1995年3月,由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教育法》又专门规定 H "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按照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在财政预算中单独列项"。 关于改革教育经费管理体制的这些法律和政策规定, 由于有关部门态度不坚决,至今仍不能得到全部实现。

  面向未来的思考与建议

  党的十五大绘制了把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宏伟蓝图,也为进一步解决我国教育经费投入问题指明了方向。最近,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要"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 朱?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一次会议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庄严宣布: H "科教兴国是本届政府的最大任务"。他要亲自担任国家科技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并决心把精简机构、分流人员、制止重复建设节省下来的钱用到科教兴国的伟大事业上来"。今年6月9日,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举行的首次会议上,朱?基同志指出,要加大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 根据中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笔者认为,为进一步解决好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问题,应抓紧采取并实施以下几 个方面的对策。

  一、关键是进一步统一并提高各级党政主要领导的认识。

  自1985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解决好教育经费问题的态度是坚定的,政策也是明确的。当前在教育经费投入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固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关键还在于认识。思想上不重视,认识上不统一,特别是有些中央部门和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同志认识上的不到位,无疑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主要表现:一是有一些领导同志站得不高,看得不远。 这些同志至今仍不能从时代和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对待教育问题,对改革发展中国教育的重大意义仍若明若暗,若重若轻、若即若离。这些同志没有清醒地看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远意义,没有清醒地看到教育在实现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中的重要作用,没有清醒地看到教育是世界经济形态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没有清醒地看到人力资本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的最重要的财富。二十一世纪国际上的各种激烈竞争,说到底是知识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科技发展也好,知识经济也好,创新思维与创新人才培养也好,技术创新、知识创新也好,说到底, 其源头是教育,其基础是教育。这些同志没有深刻认识、正确处理教育、科技和经济三者之间 的辨证统一关系,科教要兴国,国也要兴科教。教育固然要为经济服务、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但经济发展同样也要支持并依靠教育,要提供必须的经费保障;虽然从总体上讲,我国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尚有待时日,但务必抓紧准备,创造条件,积极推 动,有所作为。在费用投入方面,对创造和传播知识的教育和科研领域,必须明显加大比重 。对教育投入的实质,就是对生产的投入,对社会进步的投入,对 经济的投入,对国家基础建设的投入,也是对未来的投入。科教兴国是全社会的责任。 要实施这项战略,必须舍得下本钱、多投入。思想认识方面实际存在的这种差距,就导致有些领导同志的具体行动,并没有真正转 到"科教兴国"的轨道。因此,当教育的需求同其它事业发生矛盾时,不是下狠心坚决支持教育,却往往去"挤"教育。对其它工程,他们可以多花几亿、几十亿,甚至更多。唯独对教育,多花上一些钱,就心痛的不得了。不到迫不得已,就是舍不得拿出。在这种情况下,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又如何能得到较好较快解决呢!二是少数领导同志有短期行为。 他们要急于做出"政绩",看到教育工作周期长,见效慢,花钱多,"出力不讨好"或者"出力不能马上见好",态度就慢慢变得不那么热情了,决心也就自然变得不那么坚决了;三是还有一些领导同志,对教育工作缺乏感情,缺乏热情。 对于解决教育经费紧缺问题,缺乏紧迫感、使命感。他们虽也讲教育重要,也讲要解决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但往往是讲得多,干得少,虚的多,实的少;弹性要求多,钢性规定少。一到了解决实际问题,或议而不决,或决而不行,应付、推诿、扯皮,停留在口头上,落实在字面上,不动真格的。违背了小平同志强调的 H "不仅要抓,并且要抓紧、抓好,严格要求,少讲空话,多干实事" 的原则。四是有些部门和地方的领导同志认为,教育已抓了这么多年了,教育的投入已经不少了,该松一口气了,该抓一抓别的工作了。 这种想法究竟对不对?实际情况是否如此?本文前边已有充分论述,笔者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种种情况表明,在我国的具体国情下,能否真正解决好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关键还是取决于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特别是一二把手的态度与决心。 思想上真重视了,认识上真到位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也就会有了。因此,当前的一个首要问题,是在十五大精神的指引下,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尤其要不断深化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对解决教育经 费不足问题重要性的认识。

  二、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应按轻重缓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步骤地调整政策,扩大财源,大幅度提高教育经费投入总量。

  1、时间不容再作无谓的争论,当前的首要问题, 是坚决采取措施,督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完全落实已出台的筹措增加教育经费的各项法律规定和政策措施。 各级政府都应当依法保障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推动4%目标的逐步实现;各级有关部门应当尽快落实教育经费在各级财政预算中单列的规定;城乡教育费附加要足额征收,严格管理,并及时划拨教育部门使用;严格执行教育行政部门参与年度教育预算编制工作的规定;加强地方教育附加费的开征工作。地方政府可以开征地方教育附加费,在《教育法》中已有明确规定,这是目前增加地方财政性教育经费比较有潜力的一个财源。 由于种种原因,这项规定远远没有落实。希望各有关 部门共同努力,加强这一方面的工作力度。另外,校办产业和勤工俭学企业减免税用于教育的收入,目前已成为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的一项重要财源。为此,对校办产业和勤工俭学企业,应该继续执行税收优惠政策。在具体操作上,可考虑采用"先征收、后返还"的办法。但据了解,由于有关部门认识上的不一致,导致这项政策在执行方面存在着种种问题,影响了上 述产业与企业的发展,希望能尽快解决。企业办学是中国的一种特色,关系几百万人的上学问题。因此,在对待企业与学校的分离方面,建议采取慎重态度,应区别情况,不同对待。学校从企业分离出来后,相关的办学经费一定要得到保证,要有相应的替代办法。要借鉴国际惯例,鼓励教育捐赠,对一切教育赠款应全部免予纳所得税。上述政策和措施,有的是法律早已规定了的,有的是是中央、国务院早已经明确了的,只要能真正落实,就可保证教育经费投入在总量上的不断增长。 

  2、从现在到2000年的这一段时间内,一个压倒一切、应当争取解决的问题,是要千方百计实现4%的目标。 在今后的三年内,虽然国家百端待举,各行各业均急需用钱,但对实现4%决不能动摇。众所周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本世纪末应达到4%的目标,是我国在新形势下解决教育经费问题的一项重大突破,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郑重决策,并以法律形式得到了确认。这个目标自向国际国内公布以来,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也得到国内各界的广泛认同。 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一贯十分重视此目标的实现。李鹏同志在1996年"两会"期间曾明确 重申:"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的逐步提高国家财 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从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 院各部门以及各级政府,都要按照《纲要》的规定,保证对教育的投入,做得好不好,有没 有达到要求,欢迎大家监督。" 朱?杌?同志、乔石同志、李岚清同志前些年也曾对此作过多次重要指示。由于种种因素,我们失掉了一些时间和时机,使原本并不难实现的目标变得日益严峻起来。面对这种形势,正确的对策,应该是提高认识,坚定信心,真干实干,狠抓落实,用实际工作弥补已损失的时间,下定决心向这一目标逼近,而不能像有些同志所表现的那样,不是鼓劲而是泄气,不是坚定而是动摇,不是务实真做而是热衷于无谓的争论。为此,建议采取如下政策和措施:

 (1)从今年开始,要进一步强化财政主渠道作用,提高中央和省级政府本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支出的比例。 建议自1998年至2000的三年内,中央本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支出的比例,每年按同口径能比上一年增加一个百分点,到2000年时与1997年相比,争取共提高三个百分点左右。同时保留并增加目前每年由中央安排的各项教育专款。目前省级政府本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支出所占比例普遍偏低,各省之间很不平衡,且近三年还呈下降趋势。为此建议今后三年,省级政府本级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的比例,每年平均增长2个百分点;省以下各级政府本级财政支出中对教育经费的支出,建议每年平均也能增长2个百分点。从最近几年各地区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安排的具体情况来看,要做到这一点,应该说不会有太大困难。令人感到极为振奋的是,今年7月3日,朱?杌?总理在为高等学校师生代表作形势报告时,已明确表示:自今年起,中央本级财政中教育经费的支出,将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这充分体现了新一届国务院领导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决心。现在的主要问题是看 省级领导的态度与决心了。

 (2)通过"省"和"挤"的办法,千方百计增加对教育的经费投入。 由于我国的具体国情,各级财政部门在每年的预算执行过程中,都有大量的超收收入和预算外收入。而中央有关部门和各地对这些收入进行再分配时,往往都基本上没有考虑教育。 建议从今年起,各级财政每年的超收收入和财政预算外收入,一律按不低于年初确定的教育经费预算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切块划出用于教育。 根据党的十五大的要求,今后几年要落实勤俭治国的精神,政府机关不新建楼堂馆所。刚刚闭幕的九届人大会议决定在今后三年内要完成政府各级机构改革,精简机构与人员,同时制止重复建设。这些改革措施的顺利完成,肯定会节省大量的财政支出。建议从由此而省出的经费中,调整出一部分用于教育。

 (3) 对目前我国现行城、乡教育费附加进行调整,加大征收管理力度。从总的情况来看,如果这两项附加能够征收得好,应该是每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中最具有潜力的因素,但目前的实征情况很不理想。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其中费的权威性不够、征收征管 不严、 征收体制没有理顺是主要原因。鉴于上述情况,从提高两费征管的权威和规范国家财政收入的大局考虑,建议在近期国家整顿税种时,能将"两费"改为"税"。当然在改税时要认真考虑所改税种和税基,确保在改税后,用于教育的投入与原两费相比,能更加稳定、且能逐年增加。

 (4)转变对教育投资的观念,在今后几年内尽可能多地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为扩大 内需,保证我国经济增长的适当速度,国家正在大规模地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在此 方面,不但不能把对教育的投资看成是消费性投资,而且还应把培养未来人才的教育, 当作是 国家一种事关人力资本、效益很高的基础建设。为此,建议在今后几年内,从中央和地方的 扩大内需的基建投资中,要考虑大幅度增加对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素质教育和信息教育等 方面的投入。

 (5)采取措施,尽快实现事权、财权的统一。 建议首先要将中央本级财政支出中的教育经费支出(含事业费、基建费及各种专项费用),能一揽子划给教育部统筹安排、管理。同时也要逐步把省和省以下各级政府本级财政支出中的教育经费支出划交同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使用。

  1997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为186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左右。如果今后三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按11%(按可变价计算,含物价上涨因素)增长,到2000年预计可达10万多亿;届时若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按4%计算,总额应达4000亿左右。只要目前财政性教育经费中除政府预算内拨款的其它 来源能按正常比例逐年增长,再加上认真实施本文提出的上述建议,笔者认真算过,到2000年实现4%的目标还是大有希望的。期间若出现了特别的因素,到2000年,实现4%出现了缺口,建议能发行一期教育债券或采取适当利用国际金融贷款办法予以补足。总之,只要各方面真能做到千方百计,齐心协力,尽力而为,就不会把实现4%目标的任务带入21世纪。

 3、从长远讲, 教育经费的投入必须在确保"稳定增长"、"按需投入"上狠下叻?。

  为此,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随着国家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深化,随着国家财力的日益增强和人民群众收入的逐步增加,可以考虑逐步采取以下进一步的政策和措施:

 (1)首先要坚决扭转国家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偏低的状况。无论从哪个方面讲,目前我国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都过低,可能是世界上比例最低的国家之一。这势必削弱政府的调控能力,也肯定会影响对教育经费的投入。这种状况必须改变。俗话讲"水涨船高"、"大河没水小河干"。只有国家财政收入的蛋糕做大了,用于教育的部分才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进一步转变观念,建立并健全保障教育经费能稳定增长、按需投入的机制。 这些年,为解决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从中央到地方,从计划、财政部门到教育部门,从学 校到社会各界,几乎年年都要谈论,年年都要研究。虽然这充分体现了各方面对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关心,但这毕竟代替不了实际的决策和结果,也不是长久、稳定之计。在新的形势下 ,必须积极探索并尽快建立起一种可靠、有效的机制,使教育经费的投入,不因领导的变化而变化,不以人为的因素 而波动。例如,可考虑在总结这些年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制订、颁布《教育投入法》 ,进一步明确、规范并加强教育经费的投入、 使用和监督。再如,可研究 H 开征一种目的税??教育税 ,取消目前各种名目的 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费及其它类似项目,变二级税费为一级税,同时适当拓宽税基。这不仅有利于增加教育经费,也有利于教育经费体制的管理与改革。

……笔者相信,再经过一段实践,到下个世纪的前几年,我们一定能够把这种机制建立起来 。进一步建立并完善教育经费的分担机制,彻底改变由国家"包办"教育的状况 ,加快实现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这是一篇大文章,在某种程度上将决定我国教育事业的活力和未来。根据我国的具体 国情,在下个世纪的相当长时间内,应当进一步强化政府在义务教育经费负担方面的责任与 行为,今后义务教育所需费用主要也应当继续由各级政府承担。

  要进一步研究规范农村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投入的分担机制,必须 逐步改变目前在有些地方存在的把义务教育经费责任层层下放的不利做法,中央财政应加 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扶持力度。在此基础上中央、省、地(市)、县和乡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方面的经费承担责任应进一步清晰化、具体化。要把义务教育中教师的工资和离退休、医疗待遇 、工作生活条件、校舍改造、办学公用经费与仪器图书购置等主要费用的来源渠道,逐步一一分解落实到各级政府并加以固化;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应逐步建立政府、社会、家庭、个人合理分担的机制。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则必须逐步建立起符合自身特点的解决经费的路子。政府除给予必 要的奖励与扶持外,原则上,这两类教育的办学经费应由办学者和受益者合理承担;高等教育情 况较为复杂,考虑到我国的具体国情,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国家还必须为主给予大力支持,同时,逐步扩大地 方政府在高教方面的责任,加大学生、家长对教育成本的分担力度,增大高校自筹经费的比例。

  高等教育从根本上讲,应是有偿教育,应付较高的学费。为此,要更加 积极地引导公民个人消费。要使每个公民理解并接受这样一种观念:今后家庭的最大消费开 支应一是购房,二是供应子女上大学。要创造机会,允许一部分学龄青年以不同方式自赚学费上大学。要允许高校按自身的办学质量、声誉及学科专业的社会需求情况,在较宽松的合理幅度之内自行确定收费标准。同时,辅之以建立教育储蓄、贷学金、奖学金、助学金、特困生补助、勤工俭学等配套措施。

  整个非义务教育阶段缴费上学的力度,随着公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学生个人和家庭承受能力的增强,要进一步扩大,可考虑在下个世纪的前10年,将此阶段上学缴费的力度由目前占教育成本的20%左右扩大到50 ?0%左右。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积极处理好政府办学和社会力量办学的关系。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前提下,办学体制应与国家的经济体制和教育经费的筹措机制相适应,更加积极大胆地鼓励个人、团体、行业、企事业单位自筹资金依法办学。学前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应主要由社会力量来 办; 普通高中教育,要尽快实现办学主体的多样化;在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方面,要允许并积极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逐步形成新的办学格局。总之,必须通过改革,逐步改变目前在办学体制方面由"公有制"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国家、集体、个人多元化办学,国立、公 立、私立多类学校并存的新格局,从而在经费投入体制上,较好解决当前 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矛盾。

  调整、重构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的格局。 经过本世纪内的丰富实践,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和教育重大改革的完成,到下个世纪初的时候,我们完全有可能对现行的"财、税、费、产、社、基"的六条来源渠道,作出进一步调整。例如,届时可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调整并确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分担教育经费的大致比例。对"税" 、"费",完全有可能根据现在专家学者们的建议,加以重构。随着我国高校在创立高新技术产业 方面作用的进一步发挥,本世纪末和下个世纪初,一定会以高校为依托,按照现代企业制度 ,组建一批高科技产业集团。届时"产"的状况肯定会发生重大变化。另外,小康社会的到 来,必将改变社会集资办学的形式、内容和方法。我 国目前的各种教育基金及金融机构并未得到高度重视与关注,更谈不上充分开发和利用。相 信在人民收入水平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在此方面将会有更大的作为。总之新发展必然带来新 变化 。到下个世纪的初期,构成目前教育财政性经费来源的因素,有的要强化,有的可能会萎缩 ,当然也会增加一些新的渠道,应当及时研究和重构。

 三、进一步深化各项教育改革,加强教育经费管理,努力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

  1、积极推进各项相关的教育改革,向改革要经费、要效益。 李岚清同志多次指出,"解决我国的教育经费问题,一是要千方百计加大投入,二是要通过改革,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把我国的教育办成效益最高的教育"。 今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都应坚决按照十五大报告的要求,"优化教育结构,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合理配置教咦试矗?岣呓逃?柿亢桶煅?б?, 精心在用好教育经费、提高办学效益上作文章。在此方面的重点是高等教育。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步伐,争取到 2000年的时候,全国要基本完成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届时将较彻底地改变、纠正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条块分割"、重复办学、重复建设、专业偏窄且重复设置,规模偏小、教育资源分散,不能合理配置,从而影响整体办学质量与效益的弊端。同时,到"十?五"的时候,应争取完成全国各类学校布局与规模的调整工作;高校后勤工作将是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矛盾,必须沿着社会 化的方向,大力推进这方面的改革。要积极深化包括用人制度在内的校内管理制度改革,完成各类学校教职工编制的整顿、调整工作,做好教职工的竞争上岗、优化组合、减员增效工作,克服人浮于事的现象,进一步提高学校特别是本专科高等学校的师生比,使同等的教育投入发挥更大的效益。

  就教育本身来讲,一方面要处理好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关系, 另一方面又要处理好每一类教育内部发展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相互关系,坚持四者之间的内在统一。一定要进一步转变办学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在适当扩大发展规模的同时,必须切实把重点放到调整结构,提高质量与效益上来。

 2、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经费的管理与监督审计工作,向管理要经费、要效益。 在条件成熟时,进一步改革教育经费的管理体制。例如,在高等教育方面,可组建中央与地方高校拨款机构,按市场经济的原则,统筹安排教育经费,使经费的调配能更好地体现国家的意志,使教育的投入能发挥更大的效益。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评价管理体系。评价经济行为,应该有经济指标。同样,评价教育行为也应该有效益指标。为此,各级教育经费的管理机构,均应该抓紧研究,争取在21世纪开始时,制订出各类学校的教育成本标准、规模标准和人员配备标准,从而建立起比较科学、比较完整的学校经费管理、核算和使用效益评价制度。

  同时,要加强教育经费管理队伍的建设。在今后几年内要抓紧对教育系统现有的各级经费管理人员进行一次全面地培训和考核,然后通过平等竞争、优化组合、下岗交流等方式,建立起一支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合格称职的教育理财队伍。

 四、建议加强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在解决教育经费问题方面的考核工作。

  在我国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下,能否确保教育经费的足够投入,说到底还是取决于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的态度、决心和行动。因此,建议在今后一个时期内,要把能否认真落实教育经费的稳定增长、按需投入,重视不重视及时解决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做为对他们任期目标责任制的一项主要考核内容,并采取一票否决制。从而从根本上纠正有些部门、地方的负责同志不认真执行国家的有关法规政策,改变在增加教育经费方面实际存在的"口头上重视,行动上不落实"、"有口惠而实不至"的不好倾向。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1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波澜壮阔的世纪,也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实现振兴腾飞、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世纪。机不可失,时不我待。 我们坚信,在以江泽民同志为 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当2000年到来的时候,教育的经费投入问题 一定会得到较为满意的解决。我国的教育事业在下个世纪一定会得到更加生动蓬勃的发展, 一定会创造出史无前例的光辉业绩,一定会为中华民族的腾飞乃至为全人类的繁荣与发展, 作出自己无愧的贡献!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九五”期间我国教育经费进展情况分析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