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专题研究 > 教育产业化
关于教育产业化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2001-08-27    解飞厚(湖北大学)

字体大小:

  摘要教育产业化在理论上有充分的依据,然而在实践上有很大的困难。面对加入WTO的挑战,我国教育必须尽快实现产业化。制度创新是教育产业化的关键。

  关键词教育产业化理论实践建议《中国教育学刊》2000年发表了不少对教育产业化持不同观点的文章。近3年来有关教育产业化的讨论十分热烈,不同观点的文章广泛见诸报刊杂志和学术讨论会。尽管国家教育部对此有一个明确态度,即“教育具有产业属性,但不能产业化”,然而在学术界还远未达成共识。我们认为,重要原因之一是理论与实践缺乏分层研究,二者被搅在一起,理论上得不到澄清,也无助于现实问题的解决,更谈不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文拟首先对教育产业化争论中几个焦点问题作理论上的辨析,然后探讨教育产业化实践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最后提出建议。

  一对教育产业化几个焦点问题的理论辨析教育产业化争论在理论上有多个焦点,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是不是产业及能否产业化的问题

  教育是不是产业?早在1992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中,教育被明确列为第三产业,而且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基础产业”。这也是国际上通行的看法。如果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产业二字,产业就是企业,那么,把教育看作产业也不存在问题。教育有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构成教育市场,交换的商品是教育服务,这与传统意义上服务企业的性质完全一样。由于教育服务产品的受益具有社会性和私人性,社会受益部分由政府购买,私人受益部分由个人购买,这种复杂关系并不影响教育的产业性质。可见,从产业分类学上把教育看作产业是不成问题的。教育既然是产业,也就不存在要不要产业化的问题。

  对教育产业化争论的实质不是在分类的层面上,而是在教育的运行机制层面上。产业化就是市场化。争论焦点是教育运行中能否像企业那样充分引进市场机制。市场是一种手段,其功能是激励,核心是通过竞争提高效率,实现优胜劣汰。由于工业企业和教育在目的上存在重大差异,如企业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也有自身文化建设问题,但它是为追求利润服务的),而教育除了要发挥经济功能外还有政治、文化、育人等功能,目的上的差异似乎成为教育产业化的最大障碍。其实不然,目的并不决定手段。任何目的的实现都有一个提高效率的问题,市场机制不是企业的专利,教育机构与企业一样,提高效率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在运行过程中引进竞争机制。教育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就是市场化,也就是产业化。在理论上分清目的与手段,把产业化理解为一种手段,教育产业化的观念就容易接受了。

  2教育产业化对教育的负面影响问题教育产业化以后市场规律可能冲击教育规律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这是不容否认的。从理论上说,教育规律的作用是保障教育目的的实现。市场规律的作用是提高教育目的实现的速率,市场规律是在教育规律的基础之上发挥作用,二者作用于不同层面上,因而不会直接发生冲突。然而,由于教育运行过程中引进市场机制,最直接的效果是投入产出率的提高。“逐利”的结果可能导致教育政治、文化功能的丧失,教育“育人”本质的蜕变。市场规律的间接作用可能使教育产生异化,这是人们最为担心的。

  教育的负面影响在自由市场经济时代出现的几率很高,因为自由市场经济是“市场”一只手控制经济的运行,教育引进市场机制必然是经济利益至上。20世纪30年代和7O年代两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使市场经济国家认识到,市场有天然的缺陷,政府必须宏观调控市场的运行。80年代以后,市场经济形态已从自由市场经济过渡到现代市场经济,即被称为两只手控制的经济,即市场控制微观领域,发挥激励作用;政府控制宏观领域,发挥协调作用。从全球经济体制改革的趋势来看,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强化市场功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正在强化政府功能,寻求政府对经济运行的有效干预。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教育产业化必然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市场化,即是在政府干预下的市场化。既然政府的作用能够克服市场的缺陷,那么教育产业化在引进市场机制提高教育效率的同时,依靠政府的作用保证教育自身目的的全面实现是完全可能的。市场规律和教育规律共同发挥作用,教育产业化的负面影响有可能不复存在。

  3 教育产业化与教育公平问题教育产业化的初衷是提高教育运行的效率,产业化的结果除了投入产出率提高以外,还有教育资源总量扩大,资源配置优化等。以高等教育为例,实行收费以前,只有极少数人能得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对于多数人来说是不公平的;近两年实行全员收费,教育经费总量增加,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大,应该说教育公平性有所提高。然而,由于招生数与收费标准都是政府统一控制的,与学校运行的效率与效益关系不大,学校的积极性得不到充分调动,所以教育资源还谈不上按照市场规律优化配置,本可以提供更多高等教育机会的教育资源被浪费掉。教育走产业化之路,一方面可迅速扩大教育资源总量。高等教育的社会资源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基础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私人办学和国有民办等多种形式办学,可大大缓解政府教育经费的不足,有效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学校成为市场主体,要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即使是政府的教育经费也要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才能得到,学校经费直接与办学效率和质量挂钩,同样的教育经费一定可以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学生。可见,从社会宏观层次来看,教育产业化可以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无疑是社会公平程度的提高,因而只会有利于教育公平而不会损害教育公平。

  诚然,从社会微观层次来看,教育产业化以后,由于个人经济承受能力的差异导致个体在取得教育机会和享受教育条件方面的差异拉大,从而导致个体之间的不公平。然而,对此如作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这种表现的不公平隐含着公平程度的增加。先看义务教育。从定义上说,义务教育不等于免费教育,然而我国的义务教育实际上是免费的,那么,在现实生产力条件下,尽管每一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但是教育条件相对落后。教育产业化以后,部分学生用钱择校(包括国有重点学校和私立学校),可以享受较好的教育条件,与此同时,政府可用这部分学生的教育经费按照竞争原则投放到其它学校,以改善办学条,表面上看起来不公平加剧,实际上每一个学生所享受的教育条件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一个档次。在高等教育阶段,教育产业化以后,热门专业学生趋之若骛,按照市场规律可以通过提高收费水平平抑供求矛盾,只有那些经济承受能力强且有一定学力的学生才能取得入场券。由于收费昂贵,办学经费充足,这类专业办学条件相对较好。无疑,对于相当多的学生来说,在专业选择机会和享受教育条件方面表现出不公平。相对来说,最为不公平的是那些学习成绩优秀而家境贫寒的学生,他们不但没有选择热门专业的权力,就连普通专业也选择不起。政府调控的作用就体现在这些学生身上,通过特殊的政策维持相对的公平。冷门专业投资回报率较低,但这些专业又是社会必需的,政府出钱购买冷门专业,学校对学生少收费或不收费,甚至提供高额奖学金,为家境贫寒的优秀子女提供上学的机会;政府还可运用诸如贷学金、勤工俭学等多种措施解决贫困子女上学的问题。高等教育产业化还可提供多种高等教育的形式,为具有不同经济承受能力和不同层次学业水平的学生提供机会。由于教育资源总量增加,教育资源使用效率提高,高等教育的条件将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改善。总的来说,教育产业化会增加每一个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享受更好的教育条件。可见,即使是在微观层次上,教育的公平性也会得以提高。

  教育产业化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里的公平是绝对意义上的公平,即无论是在宏观层次上还是在微观层次上,只要接受教育的机会增加和教育条件改善,我们都可以视为公平程度的提高。如果从相对意义上来理解公平,即把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的扩大视为不公平增加,那么,在微观层次上教育产业化在一段时间内可能导致教育不公平的加剧。但是,追根究底,这种不公平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所致。要做到完全的、高水平的公平,那只能是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政府有能力为任何一个人提供足够的教育机会和完全平等的优良的教育条件下才能实现,目前在发达国家也还远未达到这样的水平。所以,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现实的选择。

  二教育产业化实践中面临的主要困难理论上的论证是以理想条件为前提,现实条件与理想条件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我国推行教育产业化,这种差距尤为巨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教育市场尚未真正形成经济学家迈克米兰说,市场不是一对抽象的供求曲线,而是一种制度。市场是通过一系列正式的制度安排、规则和惯例发挥作用的。在西方的市场经济中,这些制度是几百年演进的结果,而对我国来说,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西方经过几百年才达到的水平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这套制度不仅需要主动的设计,更重要的是创造特定的条件,使其生成和发育。

  对于我国的教育市场,一般认为,由于供求关系的客观存在,因而教育市场也是客观存在的。用迈克米兰的观点来考察我国的教育市场,它所反映的只是一对供求曲线,只是自然经济状态下的一种供求关系,还没有生成现代市场的一整套制度。换言之,我国教育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系统,因为自然经济中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市场。米尔顿?费里德曼的观点也印证了这一结论。他在比较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时说,市场经济中,一切事情的完成都是自下而上的;而在计划经济中,一切事情的完成都是自上而下的。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尽管已有近10年的时间,但教育从制定计划到实施计划基本上是自上而下的,所以说教育市场还未真正形成。

  教育产业化就是市场化,没有真正的市场何以市场化?市场经济中的企业生产产品的种类、数量和产品销售价格等毫无疑问由企业自主确定,同样,作为市场主体的学校,其专业设置、招生人数、收费标准等也应由学校自主确定。然而,我国的各级各类学校长期在政府的襁褓中生存,对于如何在教育市场中竞争是十分陌生的,更谈不上是成熟的市场主体。以高等教育为例,假设政府把上述权力下放给学校,由于市场机制尚未建立,缺乏相应的制度约束,学校的自律意识淡薄,相当多学校出于急功近利,可能出现短期行为,如热门专业一哄而上,任意增加招生人数,提高收费标准等。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学校总是处于优势地位,教育买方很可能上当受骗。

  2 政府的监控能力低这是教育产业化难以推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政府长期按计划经济模式管理教育,管理重点集中在微观领域,缺乏宏观调控能力。具体表现在:第一,教育法规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不够,严重影响政府的威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了多项教育法规,但有不少法规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执行起来困难重重;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也十分严重,法规的权威性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第二,政府对办学主体的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调控无能为力。例如,对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评估,无论是官方评估还是民间评枯,均映乏科学的评估制度和方法。政府既不可能向受教育者提供准确的信息和咨询服务,也难以将拨款与办学水平挂钩,经济手段对学校的调控作用十分有限。教育产业化需要全社会形成一整套科学的监控机制,包括法律、规章制度和政策,相应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手段。只有当政府具备很大的监控能力以后,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宏观协调作用才能真正到位。

  三关于教育产业化的两点建议

  1 提高对教育产业化紧迫性的认识

  尽管从理论上说教育产业化有充分的依据,教育产业化对我国教育的发展和解决教育中的种种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现实条件离教育产业化相距甚远,如果操之过急,可能欲速不达。因此,推行产业化我们应当慎之又慎。教育部的态度体现出这种谨慎。如果我们关起门来考虑中国的教育问题,这种态度无疑是正确的。然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在即,《世界贸易总协定》要求WTO各成员在非歧视原则基础上,通过分阶段谈判,逐步开放本国服务市场,以促进服务及服务提供者之间的竞争。教育属于服务贸易的重要内容,入世后教育市场必须对外开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国人数与年俱增,近几年每年大学生、研究生公费、自费出国人数均在3万以上,相比之下我国高校吸收留学生的人数极不成比例。例如,美国1996/1997年度出国留学生为99448人,我国仅吸收1500人左右,只占1.6%,其中大部分是公费交流,而美国是我国留学生的首选国。由于欧洲各国高等教育贸易发达,绝大多数的美国自费学生选择欧洲高等学校。翻开报纸,外国教育展在我国举办的广告和有关报道层出不穷,从大学生出国热到中学生出国热,我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争夺教育资源的战场。上述高等教育贸易逆差是我国在尚未加入WTO,国家对出国留学作出很多限制的条件下发生的,如果加人WTO,我国教育市场将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最终将不仅允许大、中学生自由出国留学,还将同意外国学校直接到本土办分校或其它类型的学校,届时将有更多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这些学校。在WTO的成员中,跨国办学是极为普遍的现象。教育贸易竞争的现实向我们明确无误地昭示:教育产业化、市场化已是不争的事实!

  面对WTO,我们必须提高对教育产业化紧迫性的认识,开拓进取,敢冒风险,加速我国教育产业化的进程。我国教育如果按部就班,谨小慎微,不迅速实现产业化,不提高竞争能力,最终结果只能是教育资源加剧外流,教育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教育市场由发达国家恣意瓜分!

  2 制度创新是教育产业化的关键

  教育产业化实践上的困难归根到底是教育运行制度落后所造成的,只有釜底抽薪,从制度上作彻底的变革才能解决实践中的困难。制度创新就是要建立一套全新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运行制度,从根本上调整政府、学校、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使市场成为配置教育资源的基础。其具体内容包括:第一,培植教育市场。非教育阶段,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必须率先进入市场,尽快成为市场主体。培值教育市场,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即把学校从政府的襁褓中推出去,具体地说可以从招生和收费着手。按照现行的由政府高度集中的招生和收费管理制度,学校不可能自主办学,不可能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非义务教育要走产业化之路,招生与收费这一关必须闯过,具体的策略可以研究,可以在政府宏观控制下逐步放开,但时间不宜过长;义务教育阶段应积极鼓励私人办学,首先形成部分教育市场。私立学校之间的竞争和效率的提高可以带动公立学校市场意识的觉醒,最终使义务教育实现产业化。第二,强化政府宏观管理。政府从教育微观领域退出来,通过法律、政策、规划、咨询、评估、经济等手段加强对学校的管理。以高等教育中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对学校的管理为例,高等教育经费是政府控制学校最有力的手段之一,为防止学校在专业设置上“冷”、“热”失调,政府在教育经费配置上可采用多种模式,热门专业由社会(包括私人)办学或国有民办,由市场调节,完全靠收费维持生存和发展;冷门专业国有国办,主要靠收费维持生存和发展;冷门专业国有国办,主要靠政府拨款来建设,重点大学建立文理科教学科研基地就是一种成功的举措;一般专业国办民助,靠拨款和收费共同维持运转。为防止学校只顾规模不顾质量,政府成立大学评估委员会和大学拨款委员会,在拨款中充分引进竞争机制,拨款额度与办学质量和效益挂钩。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产业结构现代化对高教结构的影响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