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
加拿大“同理心之根”课程简介
“同理心之根(RootsofEmpathy)”是加拿大一个针对幼儿园至8年级学生的课程,该课程通过提高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增强他们的同理心,使他们的攻击性得以显著降低。该课程在加拿大的城市、乡村和偏远社区学校广泛开展,授课语言为英语和法语。除了加拿大,该课程还在新西兰、美国和英属马恩岛等地开展。
“同理心之根”的使命
通过对成人及儿童的同理心的培养,建设关爱、和平与文明的社会。
从长远来讲,“同理心之根”致力于培养下一代做负责任的公民与积极回应的父母(responsiveparenting)的能力。从短期来讲,“同理心之根”致力于增强学生的同理心,促进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关系,减少学生的攻击性言行与欺凌。该课程成功的部分原因是其普遍性,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而不是只针对攻击性强的学生和欺凌者。
“同理心之根”的目标:
促进同理心的培养
培养情感素养
降低学生的攻击性,遏制欺凌与暴力,促进学生的亲社会行为
增加学生关于人的发育、学习、婴儿安全的知识
为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与积极回应的父母做准备。
什么是同理心
同理心涉及认知和情感两个层面,前者指换位思考,后者指跟他人感同身受。“同理心之根”对这两方面都进行教育。
无论是做积极回应的父母,还是做负责任的公民,同理心都是不可缺少的关键素质。关于婴儿安全与发育的知识,能够帮助学生认识有关婴儿脆弱性的各种问题。通过对充满爱心的亲子关系的观察,学生的同理心会得到切实的增强。
“同理心之根”的核心内容
“同理心之根”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在1学年之内,让学校附近的一位家长带着她的婴儿访问班级,每3周1次。由经过专门培训的辅导员训练学生观察婴儿的发育,指认婴儿的心理感受。在这个体验性学习中,婴儿扮演着“教师”和杠杆的作用,辅导员通过他来帮助学生识别和反思他们自己及他人的情感。通过该课程培养的“情感素养”,为创建更加安全、更加温暖的班级打下基础,学生成为“改变者”。他们更加能够理解自身及他人的感受(同理心),因而较少发生相互间的身体、心理和情感伤害。在“同理心之根”课程中,学生还要学习如何对残酷言行与不公正进行挑战。通过社会包容的理念,以及达成共识的活动,在班级营造出相互关爱的文化氛围。来自国内、国际的对“同理心之根”的研究显示,该课程对于降低学生的攻击性,提高他们的亲社会行为有显著的效果。
“同理心之根”课程设置
“同理心之根”的课程是综合性的,跟学生的发展与兴趣相协调。639页的课本分为九大主题,每个主题有3次班级访问。每个主题又分为4个年龄段:幼儿园、1-3年级、4-6年级和7-8年级。
该课程主要是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但也跟其他学科有很多连接。比如,学生计算婴儿体重、身高的时候要用到数学,表达感受与换位思考,讨论与反思,会用到语文。学生用绘画的方式表达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内心情感,而超越语言与文化的音乐,则是一个激发情感的有效途径。
学生会学到什么
情感素养
换位思考
脑科学
少女怀孕预防
气质
依恋
男性的养育责任
参与式民主
融合
婴儿发育
婴儿安全
暴力预防
(李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