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高等教育 > 高教专题 > 清华百年校庆 > 文史哲大师
梁启超为学与为政 对学术独立性相当看重
2011-04-11    今日广东

字体大小:

  梁启超的一生,徘徊在干政和为学两条道路之间,颇费踌躇;时至今日,有人推举他为清华四大国学导师首席,也有人认为他的学术成就不大,文章唯“新闻笔墨”而已。从政与治学的矛盾如何处理?学术与公众的距离又当如何保持适中?

  和同时代的学人一样,梁启超一生都在东西方文明的冲突和交汇中探寻适合中国的道路,100年前他就提出要“做世界公民”,要在精神上与世界接轨,以中华文明为世界作出贡献。梁启超晚年希望重新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信心,批判地总结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东方与西方,路到底在何方?

  就这些曾经困扰梁启超、百年后我们仍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夏晓虹,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化学会会长耿云志。

  学术 不能忘情政治的学者

  记者:梁启超一生身份复杂,是举世公认的“舆论之骄子,天纵之文豪”,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和一代报人。您觉得在他的所有头衔中,“学人”居于一个怎样的位置?

  夏晓虹:后人虽然加给梁启超很多“封号”,但实际上最根本的,也为梁启超所承认的,还是政治家与学者这两重身份,其他各种头衔都可以分属其下。梁启超的一生大体可以1917年底脱离政界为标志,划分为从政与治学两个时期。在我看来,梁启超本质上还是个学者,他自己也承认,“两样比较,学问兴味更为浓些”。只是他所处的是一个救亡图存的时代,外在的形势促使感情激越的梁启超走上了政治之途。

  梁启超曾自我反省,认为自己只能做“理论的政谭家”,而不能适应“实行的政务家”的角色。因为政治理想可以很纯净,而现实政治并不干净。一旦进入官场,也就丧失了批判的立场,必须遵守另一套游戏规则,结果不是同流合污,就只能激流勇退了。梁启超最终选择了后者,用他的话说,就是“做个学者生涯的政论家”;按照我的理解,是成了一位不能忘情政治的学者。

  耿云志:在梁启超一生中,不同的时期,他的历史角色是不完全一样的。从1890年代,梁启超登上历史舞台时起,到民国初年,护国战争结束止,这一较长的历史时期里,梁启超主要是作为政治改革运动的领袖和宣传鼓动家发挥其伟大的历史作用的。而在护国战争结束以后,梁氏基本上退出政治舞台,而把主要精力用于讲学和著述,这时候,他便主要是作为一位学人发挥其影响,并且确实培养出许多有成就的学者。

  若就梁启超一生的总体来说,我觉得占第一位的还是他作为政治改革运动的领袖和杰出的宣传鼓动家这一角色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其次是启蒙思想家,最后才是学者、教育家。但梁启超聪明过人、精力过人,其人格又极具感染力。所以,尽管他专门从事讲学著述的时间不很长,他所产生的影响却仍是巨大的。能超过他的学术影响力的人并不是很多。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梁启超在清华:“但开风气不为师”
· 梁启超晚年清华教学体现国际的本土关照
· 中科院院士梁思礼为父亲梁启超铜像揭幕(图)
· 中科院院士梁思礼到江门为父亲梁启超铜像揭幕
· 海燕飞来窥画栋 清华园北院旧址梁启超故居摭忆
· 赵元任:富于创新精神的学术大师
· 清华国学院的学术传统 学无中西 崇尚理性
· 百年清华的基因:大学梦想与君子之道
· 王国维是怎样进清华的?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