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质的充实方面,主要的措施有:(1)对于取得教育研究优良业绩的研究生院,重点充实其研究费及尖端大型研究设备费。(2)加强对研究生院学生的支援,充实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院制度(1996年对于博士后期的资助额是每月19万7千日元)及日本育英会奖学事业(1996年度的资助额是每月硕士生8万l干日元,博士生11万2千日元)。(3)更多的大学采用学生助教,让研究生院的学生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指导本科学生或者辅导学生实验、实习、模拟演练等。(4)国际交流更加活跃。一方面是日本的在校学生通过一年内的短期留学加强与国外的交流,另一方面是充实外国留日学生的教学,既充实对留日学生的日语及日本情况的教育,也有大学开展用外语进行数学的。
除了创造新知、培养研究者以外,现在的研究生院还有另一个重要作用:培养高级技术人员。根据1989年改正的研究生院设置基准,博士教育不仅要培养研究者,也可以以培养高级技术人才为目的。目前,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博士专业主要是国际协作、情报系统学、经营管理、企业法律事务等。另外,研究生院通过昼夜开讲制、夜间研究生院以及社会人特别选拔制度等,在在职人士的再教育(回归教育)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大学进一步向社全开放
首先,是向社会开放设施设备等学习条件,为社会人士提供更多的终生学习机会。主要措施有:(1)根据1991年改正的大学设置基准,单科进修(可以在大学学习特定的科目或课程从而取得学分)制度化,而运用这一制度的大学和利用的学生在近几年都有了很大的增加。(2)有更多的短期大学或高等专科学校的毕业生进入大学本科4年级学习,到1995年已达12348人.(3)广播电视大学规模更大,到1996年已有学生数约6万4千人,而且还利用学分互换每年接收约5千名其他大学的学生。另外,广播电视大学正在筹备利用人造卫星扩大传播对象地区。(4)根据1991年改正的大学设置基准,在大学以外的机构进行的各种学习也可能被承认学分,例如通过实用英语技能测验或日本汉字能力测验等文部大认定技能测验的就可以取得一定的学分,许多大学也承认学生在专科学校的学习。(5)大学的公开讲座很活跃,1995年约6190个讲座,听讲人数约62万人。(6)创设学位授予机构,使得短期大学、高等专科学校以及各省厅所属大学校(归日本官房行政官厅管辖,不是学校教育法规定的大学,但教授与大学同等的专业技术及知识,如防卫大学校、水产大学校等)的毕业生也可以取得学位。在1994年,学位授予机构授予1544人“学士”学位,90人“硕士”学位,14人“博士’学位。(7)加强对在职人士的回归教育。为了更有利于在职的社会人士到大学学习,日本的大学积极推行昼夜开讲制、夜间研究生院、社会人士特别选择制度、研究生院水平的为社会人士特设的课程等.
在向社会开放设施设备、提供终生学习机会之外,日本的大学也向社会开放其经营管理。为了更有效地推进大学的改革,日本的大学在进行自评的同时,许多还采用校外的第三方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在社会上公布。为了征求校外有识之土对大学面临的课题及将来构想等的意见,许多大学还设置了校外人士参与会、产学官交流恳谈会及支援留学生恳谈会等。另外,大学还积极推进与产业界的合作,共同研究很活跃,很多国立大学还设置了在企业捐赠金基础上的捐赠讲座或捐赠研究部门。在教员的录用方面,国立大学的95%、公立大学的77%、私立大学的45%是采取公开招聘,而在公开招聘的教员当中,有25%(1994年度)是来自大学外(如民间企业、官公厅、自营业)。为了让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大学的改革信息,很多大学还将学科介绍、自评报告向社会公布,并送给相邻的高中或公立图书馆以及教育委员会以供其参考。
三、高等教育改革的展望
这些年来(尤其是近十年来),日本的高等教育按照大学审议会“高等教育个性化、教育研究高水平化、经营管理活性化”的方针,在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效。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年来的改革措施以及相关的讨论促使社会各界尤其是高教界人士日益认识到高等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从而自觉地参与到具体的高等教育改革实践中,切切实实地推动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行。
当然,改革是一个过程,许多的改革措施在实践中也有争议,而且,在改革实践中人们又会不断发现高等教育新的问题。不仅仅是日本的高教界,学生、社会以及产业界都纷纷指出日本高等教育在教育研究、经营管理方面的各种问题, 例如:本科教育的定位问题(许多教师不重视);课程改革不适应多样化的学生的需求;轻视教养教育以及专业细分化的倾向;学生成绩的评定以及毕业生质量的保证问题;教学科研设施设备以及教育支援的问题;在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研究生教育中,所开课程及其内容与社会需求和实践脱节;大学教师‘向质化”,即使在同一学校也很少有不同研究室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与社会和国际的交流合作不够,大学经营管理的责任主体不明确,往往对变化的应对迟缓;一些大学评价往往流于形式,未能与教育研究活动和大学经营管理的改革相结合等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也为了使日本的高等教育适应21世纪和日本社会的发展变化,日本政府和各个大学都在努力探索21世纪日本高等数育应如何改革。1998年10月。日本大学审议会提交了题为《21世纪的大学像和今后的改革方策——在竞争环境中充满个性的大学》的咨询报告,全面展望了21世纪初日本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及改革方针政策。紧接着,一年之后的1999年11月,日本文部大臣又就“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的应有状态”向大学审议会提出咨询,要求站在“全球化时代”的高度探讨日本高等教育的改革,尤其是如何建设面向世界开放的大学、如何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等项目。从这两次咨询的相关文献我们可以一窥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