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评论
人民日报:假期补习如何真正降温
2018-02-13  人民日报  

字体大小:

  浇灭“影子教育”的虚火,需要阻断家长焦虑的“剧场效应”,还必须依靠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

  寒假到了,各类校外培训机构又开始火了。有报告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参加课外辅导的中小学生,占到在校生总数的70%左右。课外要补课、放假不放松,已经成为当下很多家庭在孩子教育上的选择。

  在庞大需求的推动下,中小学课外辅导行业已是一个体量巨大的市场,有人将其称为“影子教育”市场。根据中国教育学会2016年底发布的调查报告,当年中小学辅导教育行业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元,参加学生规模超过1.37亿人次。而在另一份调查报告里,在为补习“埋单”的家庭中,一半以上的花费为2000—10000元,更有13.7%的家庭每年花费达2万元以上。有家长表示,为孩子找校外补习,花钱又费力,实际上是在为自己的焦虑买单。

  “影子教育”在满足学生家长多样化、个性化教育需求上,确实发挥了一定的正向作用。然而,“影子教育”生产的“牛娃”不仅对其他孩子造成了压力,还影响到正规学校的教学进度。笔者同事就曾遭遇这样的无奈:孩子刚入小学没几天,班上老师就来电,“赶快给你家孩子报个英语辅导班吧,否则跟不上进度!”原来班上大多数学生已被课外辅导喂得半饱,老师不得不调整教学进度、适当增加难度。这并非个案,面对同一班级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已有不少学校开始尝试“走班”等方式开展分层教学,提高授课的针对性和精准度。

  应该看到,“影子教育”的产生,与优质教育资源的供需不平衡有关,也与以成绩和考试为指挥棒的应试教育相关。但父母或许也可以有更合理的“教育观”,教育并非一种简单的投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与投入等值甚至超值的经济社会地位。如果家长过分执着于教育的“收益率”,对孩子的品德涵养、心理健康、生活体验自然会有所分心,家庭本应承担的人格与美育教育将被功利教育污染。

  有学者把教育的价值分为本质价值和工具价值。前者关注人的发展和培养,后者强调教育的选拔和甄别。主流的学校教育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尽量防止考试竞争变成决定一切的“指挥棒”。而“影子教育”的风生水起,家长孩子的趋之若鹜,似有喧宾夺主之势,会反过来让一些中小学用更高强度的考试训练,强化选拔教育的工具价值,助长唯分数论的不良教风和学风。

  再往深层次看,“影子教育”的虚火,也人为加剧了教育的不平衡。“影子教育”的市场化逻辑,势必将收入水平不高的家庭挡在门外。近些年,在各级政府的不断努力下,城乡、校际义务教育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而愈演愈烈的“影子教育”,却促使更多教育资源向大中城市和经济能力较强家庭的学生聚集,造成了新的教育不公,也削弱了政府在推进教育公平上的成效。

  浇灭“影子教育”的虚火,需要阻断家长焦虑的“剧场效应”。所谓“剧场效应”,即看戏时前排起立,后排就会被迫起立。而要防止这样的连锁反应,归根结底责任还在学校这个教育主体上。我们的教育部门和学校必须加快教育改革的进程,使得教育“剧场”中不只有一块屏幕,将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纳入综合素质评价,让教育真正回归到育人育德的本质属性上。(商旸)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人民日报整版阐述推进教育数字化|以教育数字化助力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
· 人民日报:推进教育数字化
· 人民日报:云端有个支教课堂
· 人民日报整版探讨“坚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 人民日报:互联网时代更需要“数据守护”
· 人民日报评高考改革:走好高考改革的“平衡木”
· 人民日报批大数据杀熟:数据权力如何尊重用户权利?
· 人民日报刊文评取消流量漫游费:提速降费,升级数字中国
· 人民日报三问大数据:好用吗?畅通吗?安全吗?
· 人民日报:寒假作业,个性十足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