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陈宜瑜:教育是科研诚信建设的基础
2011-08-16 科学时报 陈晨

  在科技工作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今天,科研诚信不可避免地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任何一次学术不端或是科研失范事件都会被媒体用放大镜审视,也必然会降低公众对科学家的信任和信心。

  对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指出,科学界必须坚定地维护和促进科研诚信,让每位科研人员都坚持诚信的行为,才能获得公众的信任和对科学活动的广泛支持,推动科学的进步。

  科学界的学术不端之惑

  作为一个认识客观规律,去伪存真、追求真理的过程,科学研究容不得半点虚假和欺骗。因此,相对于普通的社会诚信标准,公众对于科研诚信具有更高的要求和期待。

  “科研诚信理应在整个社会诚信体系中起着引领与导向的作用。”陈宜瑜说,“对于科学家来说,负责任的科研行为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在科研活动和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背离诚信的思想和行为,其危害不仅仅是科学家的个人诚信,更将动摇社会对科学家群体的信任,甚至引发社会对科学本身的信任危机。”

  近年来,我国屡屡发生的科研不端行为和事例触痛了国人的神经。人们不禁要问,中国科学界怎么了?

  “事实上,在科学与经济紧密结合以后,科研不端行为频发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当前,科研不端行为不仅是中国科学界面临的困惑,也是世界各国科学界共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近年来不断曝光的国内外学术不端行为使得各国都高度重视对科研不端行为的防范,联合国建立了能源、水、信息、外层空间和环境等5个道德委员会,美国、丹麦等西方政府和科学共同体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

  陈宜瑜解释说:“科研不端行为的频繁出现与科研活动驱动力的改变有关。在早期的科研活动中,其内在驱动力是科学家对未知世界的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时科学虽然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存在互动,但之间关系并不密切,科学家追求功利的动机并不强烈。”

  但是,从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科研活动的动力从以科学家兴趣驱动为主转向以国家和市场需求为主,科研活动的组织程度越来越高,科研成果与社会利益的联系愈加紧密,科研活动也越来越多地带有了职业性。这一转变使得科学研究活动规模和效率大幅提高,推动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但同时,这一转变也使得科学研究对一部分人来说,成了迫于压力而不得不完成的工作任务,或者谋求更大经济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压力和科研活动目标的异化是科研不端行为滋生和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