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2022两会丨关于高校科技,15位大学书记校长有这样的心愿
2022-03-09 高校科技进展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高校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议题一直备受瞩目。今年两会,高校书记、校长们最关心的是什么?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和建议?我们一起来看看~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

  践行一流大学使命 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刻影响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知识和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只有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先机。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核心使命。”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委员表示,首先必须强化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把小我融入大我”,把实现自身价值与推动国家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修身修心、立言立行;其次要重视“高精尖缺”人才的培养,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学科建设为抓手,加快紧缺领域平台建设,推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契合;最后要系统优化课程、实践、发展支持体系,以国家高度和国际视野,强化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人文素养与境界修为等锻造,为培育造就具有潜质的战略科学家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打牢基础。

  曹雪涛特别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他说:“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高校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必须把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摆在极端重要位置,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出实质贡献,以‘大先生、大团队’和‘大项目、大平台’为支撑,实现战略上‘立得住’、战术上‘打得赢’,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文化文明繁荣创新。”

  曹雪涛表示,在实践中,一方面要在战略上抢占制高点,以“国之大者”和“四个面向”导航,围绕国家战略意图,聚焦重大理论创新、重大科学问题、重大技术攻关,强化有组织的科研,努力实现前瞻性、引领性、原创性突破;另一方面要在战术上找准支撑点,积极参与国家级平台及重大专项、重点计划、重要设施的布局建设,瞄准“专特优”领域,以健全差异化评价、激发活力、共建共享为重点,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

  曹雪涛认为,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基础是要强化基础学科建设和基础研究布局。基础学科是支撑科技创新、产出重大原创成果的基石。高校作为基础学科和基础研究力量的聚集地,必须充分发挥学科人才优势,为重要理论学派的形成和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良好环境和土壤。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吕建:

  设置本科专业“大专业”,助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吕建表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设置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工作,相关专业目录体系的适时调整和更新是适应国家战略发展、社会需求、高等教育改革等的必然要求。

  有必要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指导下,采取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相结合的方式,从“大专业”视角建构全新的学科专业结构,按照本科专业“大专业”的逻辑推进新时代本科教育改革与创新,从结构与内涵两方面入手,将以上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为基础所形成的“小专业”目录按“跨界、融合、提升、超越”所体现的“大”的方式加以转变提升,推动形成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需要的“大专业”目录。

  吕建建议,第一,各专业类根据学科自身情况设置1-2个本科专业,采用大类专业“入”、子方向分流的模式开展本科人才培养工作。为了改变“小专业”设置于培养带来的各种弊端,建议整合现有专业类下过多的具体分专业,每个专业类下设置1-2个本科专业(具体可根据各专业类特点进行整合与优化),并在入学一年后进行子方向分流。方向分流不是专业分流,而是结合院校基础和特色进行“大专业”出口方向的设置,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化和专门化的融合式人才培养。

  第二,建议在上述改革的基础上整合现有的教指委体系,构建“大专业”教指委,同时考虑与学科评议组形成良性协作关系。建议对原有教指委体系进行优化改革,设置“大专业”教指委、构建“大专业”教指委组织体系、指导机制、监督机制等。同时,“大专业”教指委应与学科评议组形成互动关系,可考虑由各学科评议组总体统筹布局。

  第三,建议在上述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和规范“大专业”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等。建议在摸底、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大专业”的核心课程、规划教材等予以适当框定或给出指导方案,全面整合和建设本科教学资源和教学平台等。

  第四,建议在现有具有大类招生与人才培养实践的综合性高校进行先行示范试点,而后扩展至全国。大类招生实际上是对“前端”优化改革,而后仍然按照传统的“小专业”进行培养。“大专业”模式是全局性的优化改革,应在借鉴大类招生相关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性布局。可考虑遴选一批有大类招生经验的高校开展改革试点工作,而后逐渐建立起全国范围内的“大专业”培养体系。

  第五,建议合理平衡好“热专业”与“冷专业”、“热方向”与“冷方向”。“大专业”模式在重视前沿专业方向发展的同时,还要对“小”“冷”“弱”专业方向尤其是“冷门绝学”给予适当的引导和保护,以更好为国家各项事业建设提供相应的人才资源。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

  打造西部高等教育战略支点十分必要

  严纯华表示,为实现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培育甘肃高校发展新动能,大力推动甘肃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甘肃省辐射带动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东接西送”的战略支点作用,推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打造西部高等教育战略支点十分必要。

  严纯华提出,在甘肃省设立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改革先行区,全面推进甘肃高等教育发展新理念、新模式、新路径,推动优质资源的“东接西送”,推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可以充分发挥兰州大学的龙头带动作用,以兰州为战略支点,布局建设西北高等教育创新综合平台,共建共享优质教学、科研、人才资源,协同开展教学研究、大规模教师培训和科技创新,辐射引领西北高等教育水平整体提升。

  严纯华建议,优先支持在甘高校建设一批服务民族团结进步、生态环保、“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产业研究院、医药基础研究创新基地和高端智库,充分利用甘肃自然条件、土地及人力成本优势,在甘肃布局一批大科学工程和野外观测体系。支持甘肃等西部省区探索建立“人才特区”和“经费特区”,在人才引进、培养、评价等方面先试先行;支持部(委)属高校和东部“双一流”高校对甘肃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实行“多对一”、“一对多”模式的对口支援,实现甘肃本科高校对口支援全覆盖。支持“一带一路”高校联盟特色发展,率先推动地区分盟、专业分盟建设和发展,并向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延伸,支持联盟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全面合作,开展学者互访、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亟需人才。

  严纯华提出,建议在甘肃试点建设全国“智慧高等教育示范区”,遴选一批高校开展示范,建设智慧校园。支持甘肃创建全国“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深化“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支持有条件的高校率先建成国家级“互联网+教育”标杆校,探索在欠发达地区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典型路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

  建议高校推动碳中和校园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王焰新表示,高校肩负着为“双碳”目标实现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的双重使命,既应组织科研力量攻克“双碳”科技难题,将“双碳”知识和理念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也应全面推进校园碳中和建设,把校园变成师生共同开展科技研发、技术孵化、协同育人的碳中和生活实验室。

  “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根本途径。”王焰新表示,高校是创新高地,也有着典型的城市社区节能降碳场景。以高校本身的运营管理节能降碳为问题导向,鼓励师生、企业协同创新,将大大推动“双碳”创新的孵化、应用和推广,起到示范窗口作用。

  王焰新认为,通过建设碳中和高校,增加新能源、节能、智慧化管理等措施,不仅节约大量办学支出,还能促进区域“双碳”目标达成。同时,针对校园碳中和的实际难题构建跨学科师生团队,以校园碳中和生活实验室等形式开展实践,有助于将碳中和理念融入人才培养体系。

  王焰新建议,制定高校校园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鼓励高校、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社区,围绕“双碳”主题构建发展联盟,并建立校园碳中和评价体系,让高校公布碳排放信息和碳管理绩效,接受社会监督。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

  中国农药创制一定会赶超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的农药工业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农药的最主要应用就是稳粮增收。

  “十三五”期间,中国的农药创制水平和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围绕解决中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所需的农药产品上,农药创制有很大进步。这几年,针对这些需求,中国创制了50多个优良农药品种,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当然,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原创性分子靶标与重大农药品种创新这一卡脖子问题上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还难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满足国内农业生产需求。”宋宝安表示。中国的农药发展还限于一个一个的模块,没有形成体系。而在国外,著名农药公司构建新靶标发现技术、天然产物活性优化技术、高通量筛选技术、生物合理分子设计技术、组合化学及仿生合成技术、清洁化制备技术和风险评估技术于一体的技术体系。在这些方面,中国这些年有了进步,但也还存在短板。

  随着“十四五”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推进,尤其是针对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的守住两个底线--粮食安全的底线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中国将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并强调粮食安全、农产品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不断加强农业生产中对绿色化技术、数字化技术、智能化技术的提升与应用。为加快推进农药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现代农药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安全使用体系、监管服务体系、科技创新体系等五大体系,农业农村部等多部门出台了“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在这样好的政策环境背景下,农药行业经过多年的科研积累,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农药创制的水平和能力也一定会赶超国际领先水平。”宋宝安对行业发展的信心十分坚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

  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主力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发现目前全球科技竞争格局和国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要求,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基础研究仍需进一步加强与优化。

  丁奎岭建议相关部委、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从“有”“稳”和“兴”三个方面,有组织地展开研究,稳定地进行投入、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有”即加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有组织的科研”,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基础研究应从纯自由探索的模式向瞄准重大科学问题、国家战略需求上转变,要将加强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作为高校科技工作的主线。同时,当前知识生产和学科发展已步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时代,高校应综合利用政策、资源和评价等方式,整合力量,协同各类主体,打开学科边界,深化学科间跨界交叉,产出重大、前沿科学突破。

  “稳”是指对高水平研究大学基础研究的投入要稳定。加大中央财政的支持力度,既稳投入也稳增长。同时,在保持“双一流”学科建设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方案,加强前沿科学中心建设,特别是在建设初期保持稳定的支持,让一批高水平基础研究队伍能够真正坐得住、沉得下、稳得住。

  “兴”即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的引育,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制定实施基础研究人才专项,建立交叉学科发展引导机制,把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有效结合起来,提高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后备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

  高校要在基础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中发挥突出作用

  “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正在释放巨大能量。在演进变革中,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前沿交叉研究是核心技术领域突破的关键。”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赵长禄表示,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基础研究和前沿交叉研究中发挥突出作用,在相应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做出卓越贡献。

  赵长禄指出,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中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战略定位,坚持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牵引,高起点布局支撑原始创新、核心技术攻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与前沿交叉学科专业,建强人才培养体系;要遵循教育规律,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大前沿交叉领域课程供给,创新科教融合机制;要更加重视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汇聚人才队伍,组织高水平研究活动;要坚持系统观念,完善基础与前沿交叉学科长期稳定支持发展的长效机制,健全科学评价体系,改革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心无旁骛地把精力用在教书育人上,用在潜心钻研学术上,营造崇尚真理、严谨求实、追求卓越的学术生态。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

  打破科技创新“单位化藩篱”促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融合创新

  程建平表示,当前,我国拥有数量众多的科技工作者、规模庞大的研发投入,初步具备了在一些领域同国际先进水平同台竞技的条件。“但同时,我国科技创新活动中存在的‘单位化藩篱’现象,一定程度上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化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制约因素。”程建平认为,打破这一“藩篱”,可加快促进科研资源的合理配置、共用共享以及科研力量的整合协同、体系化建设等。

  立足新发展阶段,程建平建议,首先要从考核和评价层面打破“单位化藩篱”,统筹考虑改进科研创新主体评估考核体系,在坚持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的同时,在顶层设计上统一科技成果的评价体系,使科技成果评价的互通互认有政策支撑。

  在创新载体建设层面,程建平建议,高校与科研单位可以通过共建研究机构等方式开展科研合作,建立共建共管共享机制。

  程建平介绍,接下来学校也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科研管理体制和分类评价改革,落实“破五唯”等要求,实施科研成果多元评价,并不断推进重大重点科研平台建设,在优势领域加强组织协调和支撑保障,进一步提升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张炜:

  学科建设重点“不在贪大求全,而在优势特色”

  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张炜表示,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工作已经实质性启动,未来将更加注重内涵建设,引导高校向优势特色发展,展开多样化探索,学科布局上也更加凸显服务国家战略急需的导向。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学科名单中,共147所高校入围。最为明显的一个变化是,最新名单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而是统称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更加强调学科导向。

  “学科体系的建设关系到一所高校发展的根基”,张炜认为,高校应该建设好与自身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体系,“重点不在贪大求全,而在优势特色”。实际上,这种趋势已经逐渐凸显,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新阶段“双一流”建设应当坚持以学科为基础,淡化身份色彩,探索自主特色发展新模式,引导各高校在格局各色的优势领域和方向上创建一流。

  在张炜看来,确立好办学定位是关键所在,要主动从服务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自立自强的角度出发来优化学科布局,并且充分发挥“双一流”建设学科的优势特色,带动、辐射和影响其他学科协同发展,提升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

  培养知农爱农人才 建设西部农林水特色高校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

  吴普特建议: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深度融合机制,提升西部农林水高校服务涉农产业发展水平;设立涉农产学研用合作基金,引导大型涉农企业与西部农林水高校开展深度合作,探索构建服务涉农产业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长效机制;围绕西部特色产业发展,在农林水高校布局建设一批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智慧农业学院。

  吴普特认为,在改革教育评价机制方面,应探索建立分行业分地域教育评价和支持机制,“改革现有评价体系与方法,在‘双一流’建设、学科评估、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等方面应充分考虑农林水高校的行业属性和地域差异,充分考虑建设高校的发展度与成长性,加大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重点区域一体化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权重,探索建立分行业分地域的分类评价和支持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

  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智改数转”

  全国人大代表、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指出,在高等教育新基建推进过程中,目前仍面临三个方面问题。一是缺乏统一的行动指引,缺乏适应当下、面向未来的解决方案;二是缺乏可参比的建设标准指引,各级政府、各类学校仍然以自我为主,由此形成新的“孤岛”;三是缺乏融合,网络平台资源建设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没有实现有效衔接。

  熊思东建议,加强顶层设计。把“智改数转”作为下一阶段我国高校新基建的核心内容,作为高校提升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保障;要制定统一的“智改数转”标准,避免解决一所高校问题的同时,出现新的“孤岛”现象。

  增大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加快制定本地区高等教育新基建实施方案,加强统筹协调,设立专项经费支持高校“智改数转”;遴选一批高校开展试点工作,加大支持力度,让高校“敢转”“愿转”“会转”,形成“雁阵效应”,带动高等教育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保证人才供给。调整优化专业结构,鼓励高校积极培养适应高等教育“智改数转”的相关人才。

  推动校企合作。鼓励高校借助ICT企业力量,优化升级教育信息网络基础环境,打造集创新资源集聚、组织运行开放、治理结构多元于一体的“互联网+教育”生态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发挥教育强大的辐射功能赋能城市、行业数字化发展。

  推进智慧治理。建设国家高等教育数字资源中心,打破数据孤岛,提升高等教育数据治理能力;鼓励高校探索选人用人新机制,构建工程师+党政人员共同治理的新模式。

  关注信息安全。建议政府、高校和社会加强协同,围绕技术的更新和迭代,共同制定高校关于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相关制度和规范。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宋纯鹏:

  加大资源、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中西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

  “高等教育布局的不均衡、发展不协调是历史、经济等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关心关注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关注中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双一流’建设的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迎来了大发展的机遇。”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宋纯鹏说。

  宋纯鹏表示,对中西部地区高校来说,由于历史、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人口等多种因素影响,长期面临着经费投入不足、办学基础薄弱、高层次人才短缺等问题,这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人才和科技的需要极不适应,急需国家在资源配置、政策等方面予以倾斜。

  “‘双一流’建设、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部省合建等实施以来,地方政府发展教育的信心和决心迅速高涨,对推动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从中西部高等教育的规模、体量和历史欠账来说,还需要更多支持。”宋纯鹏建议,一是在资源配置上,需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发力,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二是在政策支持上,尤其在人才培养结构、高层次人才聚集等方面,应考虑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精准施策。三是打破“一省一校”规定,充分考虑不同省份在人口总量、高教规模、经济体量等方面的因素,在中西部教育大省、人口大省布局更多的“部省合建”高校。当然,中西部高校也要做好规划,根据承担的使命和各自的定位,分类发展,走特色发展之路。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沈满洪:

  建议增设“中国社科院院士”,与“两院院士”并列

  “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和发达的自然科学都是国家走在世界前列的保障,要像重视自然科学那样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建议建立‘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评审制度,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并列。”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沈满洪建议将“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最高人才头衔,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享受同等待遇。

  沈满洪表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可以推动人类社会重大进步,也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急需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从零敲碎打的创新转向系统创新,从借鉴中创新转向有“中国风格”的自主创新。

  沈满洪建议,要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全力打造能代表国家的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高峰学科,对文史哲等基础性学科要作为公共产品,采取强有力的保护措施。加强学科的梯队建设,建立“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评审制度,人才引进中要防止“重理轻文”,国家级人才的引进要向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开放。

  同时,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类全国性学术性群众团体的建设和管理,与全国科协、全国文联一样,组建“全国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定期召开全国社科联大会。

  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党委书记焦新安:

  高校扛起服务产业创新重任

  在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党委书记焦新安看来,产业创新离不开一流人才和科技,高校在这两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高校应该主动成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在地方产业创新发展过程中发挥出举足轻重的作用。

  “今年,我提交了《关于地方高校培养更多‘一懂两爱’人才更好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建议》,目的是倡导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功能,助力地方产业创新发展。”焦新安认为,地方高校占据全国高校总数的95%以上,是国家和地方以及大部分产业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尤其是不少地方高校的优势和特色学科与地方或产业发展高度契合,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焦新安关注地方高校如何发挥在产业、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深入调研,了解地方、产业和企业需求,有的放矢推动开展产学研合作。

  焦新安针对调研和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校地、校企合作的指导,对合作项目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双方创新合作方式,及时总结和推广校地、校企合作新模式,支持建设一批地方高校服务产业创新发展的示范基地。

  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

  推进我国智能制造向高端攀升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智能制造已成为世界各国抢占战略制高点的主攻方向。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我国智能制造产业还存在大而不强、部分关键核心技术被“卡脖子”的问题。作为机械领域的科研人员,施卫东一直关注我国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

  针对当前智能制造领域面临的高端装备受制于人、工业软件基础薄弱、高端复合型人才紧缺等现状,施卫东做了大量调研。在提案中,施卫东建议,实施关键技术及装备攻关工程,加强智能制造基础理论及新技术研究,重点发展面向工业应用的操作系统、实时数据库、生产工艺与管控软件以及工业互联网平台,同时实施智造生态要素提升工程,组建一批智能制造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培育和引进一批国际化、专业化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支持金融机构推出智能制造全流程系统性金融解决方案。

  人才缺乏也是制约我国智能制造向高端攀升的瓶颈之一。高校要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企业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为我国智能制造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复合型、创新型专门人才。

  来源:新华网、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新闻网、中国科学报、澎湃新闻、每日经济新闻、扬州日报-扬州网、中国网财经、农资导报等

  综合整理:高校科技进展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