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七一勋章”首次颁授,这4位获得者把一生献给科技事业!
2021-07-02 高校科技进展

  庆建党百年

  经中共中央批准,6月29日上午,“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授予“七一勋章”的决定》,授予29名同志“七一勋章”,其中4名同志为祖国的科技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吴天一:医者仁心照昆仑,守望生命为高原

  吴天一出生于1934年11月,1982年5月入党,新疆伊犁人,塔吉克族。他是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原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80多岁高龄仍带着心脏起搏器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开展科研工作。他提出了高原病防治救治国际标准,开创了“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诊疗救治了藏族群众上万名。

  1963年,吴天一在中国首次综述报告了高原肺水肿。1965年,吴天一在中国国内报道了“成人高原性心脏病”并指出肺动脉高压是根本病理机制。1979年,吴天一报道了青藏高原最常见的慢性高原病类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概念。

  吴天一在人类高原适应学科领域,开拓了“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并从整体、器官、细胞和分子几个水平上,提出了藏族已获得了“最佳高原适应性”的论点,这是长期“自然选择”遗传适应的结果,为人类低氧适应建立起一个理想的生物学模式;吴天一对发生在青藏高原的各型急、慢性高原病从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和临床学作了较系统的研究,吴天一所提出的慢性高山病量化诊断标准被国际高山医学协会接纳为国际标准并命名为“青海标准”并于2005年在国际上统一应用;吴天一在青藏铁路修建期间,作为铁道部高原医学专家组组长制定了一系列劳动保护和高原病防治措施,对保证五年14万筑路大军高原病零死亡起到了重要作用,被称为“生命的保护神”。

  据2021年3月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吴天一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重大科研项目六项,省部级课题16项;发表SCI论文118篇,专著6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二等奖4项。

  辛育龄:新中国胸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辛育龄,男,汉族,河北高阳人,出生于1921年2月,1939年7月入党。他是中日友好医院原院长、胸外科主任,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也是新中国胸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战争时期,他曾与白求恩并肩战斗,多次冲上前线救治伤员。和平年代,他长期致力于我国胸外科的创建和发展,是中国人体肺移植手术第一人,在胸外科领域多个方面取得“从0到1”的突破,著有《结核病学》《现代肺结核外科治疗的新进展》等书,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创新发展作出卓越贡献,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他基本上消灭了肺切除术中的致命并发症——“支气管残端瘘”。此症发生后死亡率高达50%。他创造了“支气管残端黏膜外缝合法”,用此法进行肺切除术3000余例,基本上消灭了瘘的发生。

  他积极开展肺癌的治疗研究工作,对肺癌病人采用了支气管袖式吻合技术,使之最大限度地切除肺部肿瘤和尽量保存健康的肺组织。他积累了抢救大咯血或出血性危重病人的成功经验。胸外科先后收治了45例术中失血5000毫升以上的危重病人,有42例治愈出院。在他抢救过的36例呼吸衰竭病人中,27例治愈,成功率达到75%;死亡率只有25%,较国外治疗水平为优(国外死亡率在50%左右)。

  他在针麻开胸的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1965年至1978年,全科共做针麻肺切除术1048例,成功率达到97.2%。并由开始在四肢扎40根针到1根针,曾受到全国科学大会的表彰。他积极进行肺移植实验研究,并于1979年1月13日成功进行了我国第一例人体肺移植手术,手术技术完全成功。由于他做出了突出贡献,1977年至1978年,他出席了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和全国科学大会,他所领导的胸外科连续2年被评为先进集体。

  陆元九: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的开拓者之一

  陆元九,男,汉族,安徽来安人,出生于1920年1月,1982年12月入党,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也是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开拓者之一。

  作为早期出国留学的博士,新中国成立初期,他突破重重阻力毅然回到祖国怀抱,潜心研究,矢志奉献。他首次提出“回收卫星”概念,创造性运用自动控制观点和方法对陀螺及惯性导航原理进行论述,为“两弹一星”工程及航天重大工程建设作出卓越贡献,荣获“航天奖”。

  1965年,陆元九主持组建了中科院液浮惯性技术研究室并兼任研究室主任,主持开展了中国单自由度液浮陀螺、液浮摆式加速度表和液浮陀螺稳定平台的研制。

  1978年后,陆元九积极参加航天型号方案的论证工作,根据中国国外惯性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国内的技术基础对新一代运载火箭惯性制导方案的论证进行了指导,即确定采用以新型支承技术为基础的单自由度陀螺构成平台—计算机方案。

  陆元九一直倡导要跟踪世界尖端技术,并在型号工作中贯彻“完善一代、研制一代、探索一代”的精神,在陆元九的领导下,中国航天先后开展了静压液浮支撑技术等预先研究课题以及各种测试设备的研制工作,他还极力主张改善试验条件和设施,以便研制高精度惯性仪表。

  1982年,陆元九作为全国惯导与惯性技术专业组副组长、技术咨询分组组长,力主统筹规划,明确各研究单位的发展方向,防止低水平重复,他明确提出:应用于运载火箭的惯性器件应突破铍材应用、动压马达等技术关键;应用于战术导弹的惯性器件要解决快速启动、末段导引等技术;应用于卫星的惯性器件则要突破长寿命技术。

  陆元九还参加了中国科学院早期探空火箭、人造卫星以及一些战术导弹的控制研制工作,参加多种导弹卫星的论证方案、飞行试验数据分析等工作;主持开展了飞行器自动控制方面的大量研究工作,惯性器件及测试设备的研制,稳定系统研究,惯性制导系统研究,液压、气动执行机构和红外光学敏感技术研究等。

  据2020年4月中国科学院官网显示,陆元九的主要代表作有《陀螺及惯性导航原理》《惯性器件》等。

  崔道植:中国首席枪弹痕迹鉴定专家

  崔道植,男,朝鲜族,吉林梅河口人,出生于1934年6月,1953年12月入党,是黑龙江省公安厅刑事技术处原正处级侦查员,也是我国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中国首席枪弹痕迹鉴定专家。

  在60余年刑侦生涯中,他检验鉴定7000余件痕迹物证,参与办理1200余起重特大案件疑难痕迹检验鉴定,无一差错。他研发了现场痕迹物证图像处理、枪弹痕迹自动识别系统,填补国内多项技术空白。他80多岁高龄仍忘我工作,参与破获久侦未破的系列案件,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称号。

  他研究的《阳膛线痕迹中稳定特征区域的探讨》获公安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他研究出的《弹头膛线痕迹自动识别系统》和指导哈尔滨市公安局和黑龙江省公安厅技术处研究的《根据猎枪射击弹壳痕迹判别枪种》以及《根据小口径枪射击弹壳痕迹判别枪种》等科研课题,已被全国13个省、市39个单位采用并破获一大批枪案。他发明的用特制铝箔胶片提取弹头膛线痕迹的技术,已获国家专利,并发表了“侦破涉枪案件最有效的方法———建立枪弹痕迹档案”、“根据射击弹壳与射击物确定手枪射击位置范围”、“指甲的同一认定”等论文。参与编写了《枪弹痕迹档案管理教材》,主编了《枪弹痕迹检验》一书。

  他先后承担研究《人手各部位长宽度与身高、年龄、体态的关系》、《指甲同一认定》等课题,其立项研究的《痕迹图像处理系统》,极大地提高了痕迹的利用率和工作效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