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 返回首页
上海纽约大学成立 将成为中美教育合作"试验田"
2012-10-16 新华社

  新华社上海10月15日电(记者许晓青、仇逸)经教育部批准,我国第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美合作创办的大学——上海纽约大学15日在上海正式成立。

  教育部将这所大学定位为“探索建设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的有益尝试”。中美两国教育家称,上海纽约大学是中美教育领域的“试验田”,同时也为中国深化教育改革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教育专家、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翁铁慧说,有别于以往的中外合作办学,上海纽约大学在为中国大学生创造在家门口“留学”机会的同时,也欢迎世界各地的学子到中国“留学”,海内外学生融合在一起,今后或许将呈现一番新的景象。

  今后,在上海纽约大学的校园里,中美两国的办学模式将被有机融合,中国学生可以按照来自美国的课程模块学习,而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也可以选择富有中国特色的教学内容。

  “这样的构想来自‘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教育新思潮,这里所指的‘网络’,不仅仅是指互联网,更是指一种教育的全球体系。作为上海纽约大学的母体,美国纽约大学和中国上海的华东师范大学都认同这种新的理念。”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说。

  上海外国语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史蒂夫·库里克教授认为,中国正在成为世界最重要的增长极之一,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学生需要增强国际视野,外国学生也更加渴望了解中国,这就对中国的高等教育提出了一个挑战,“中国需要与其世界经济地位相匹配的高等教育”。

  上海纽约大学恰恰正在探索这样的高等教育。根据课程设计,学生在大学4年里,最多将有3个学期可以选择在遍布世界各大都市的“纽约大学全球教育体系”中学习,可供选择的包括纽约、阿布扎比等在内的15个教学中心。除了相互贯通的课程学习,学生还可以得到很好的文化和社会体验,可谓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上海纽约大学成立的意义不止于中国教育的“全球化”使命,更重要的是学校成立后的“鲶鱼效应”或将推动国内呼声很高的教改。

  近年来,中国各地每年参加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的学生总数略有减少,而同时,自2008年起,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连续4年保持20%以上增长速度,其中近一半人赴外攻读本科。

  在多元的求学新选择下,如何增加本土高等教育的活力和吸引力,成为一项新的挑战。

  据上海纽约大学校方透露,中国国内申请该校的学生仍需参加高考,但不是简单根据高考成绩决定录取,而是通过“校园活动日”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该校学费也远低于美国本土的收费标准,同时也将设立奖学金等。这意味着,与留学美国相比,这所大学的门槛对不同收入、不同家庭背景的中国孩子而言,将更体现公平性。

  在一些细节设计上,上海纽约大学也在探索“体制内创新”。比如,本科教育采用通识教育模式,一、二年级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三、四年级分文理工科不同的专业。又比如,师生比为1:8,每个学生都会配有一名导师,指导其学业和人生。

  上海纽约大学的通识课程特别强调学科知识的交叉贯通,有望摈弃说教式的灌输,而是通过“全球视野下的社会、文化、艺术”,“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社会演进和中国文化”等课程模块来传授知识、启迪学生。

  上海金融学院副校长王宏舟认为,上海纽约大学的成立,将为中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一种新的选择。特别是对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及其评价模式而言,新的路径一旦走通,其辐射效应将逐步显现。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单靠一两所学校来促进中国教育改革,力量是极其有限的。关键是要赋予中外合作办学在招生录取、校内管理等方面更多的自主性,提供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当这样的试验与中国高考制度的改革相结合,很有可能走出一条新路来。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特别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邮箱:gxkj#cernet.com
微信公众号:高校科技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