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专题 > 北京论坛 > 主旨报告
叶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在第四届“北京论坛”上的讲话
2007-11-03  北京论坛  

字体大小:

  在当今世界,国际社会的一个崇高理想是推进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建设一个和谐、美好的世界。

  推进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面临着一个多元的文明带来的文化的差异的问题。无论在人类历史上还是在当今世界,人类的文明都是多元共存的格局,而不是一元独存的格局。这种多元文明共存的格局必然带来文化的差异。一方面是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的文化的差异,一方面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差异。这两方面的差异,往往纠结在一起,显出异常复杂的态势。这种文化的差异,受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又往往引发地区矛盾和冲突,造成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

  解决这个多元文明的文化差异的问题,需要国际社会从多方面做工作。

  从一个方面看,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明和文化,都有不同于其他地区、民族的特殊性,都有自己的特殊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这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就这一点来说,我们应该尊重文明和文化的多元性、多样性,提倡文明和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对于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文明和文化,我们应该采取尊重的态度,要尊重他人,谅解他人,进一步还要欣赏他人,学习他人,并以此来提升自我,用费孝通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这是这几年大家谈得比较多的一个方面。

  我觉得还有一个方面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明和文化,除了有自己的特殊性之外,在某些方面(常常是十分重要的方面)也会有共同性,会有彼此相通的地方。也就是说,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明和文化中,往往会有体现全人类普遍价值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由于当今国际社会各种现实利益的冲突而被人们忽视了,或掩盖了。如果这方面的内容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并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和交流,必将大大有助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文明和文化的沟通和互相认同,必将大大有助于推进多元文明之间的和谐和共同繁荣,对于实现人类的美好理想(费孝通先生概括为“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就我们中华文化来说,中华文化一方面有自己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表现在哲学、宗教、政治、道德、文学、艺术、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多个层面,另方面又有体现全人类普遍价值的内容,这种体现全人类普遍价值的内容,也表现在哲学、宗教、政治、道德、文学、艺术、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多个层面。其中生态意识就是突出的表现。

  现在全世界都普遍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当今世界,人与自然的分裂越来越严重。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功利目标和物质享受,利用高科技无限度地向自然榨取,不顾一切,不计后果。自然资源大量浪费。许多珍稀动物被滥捕滥杀而濒于灭绝的境地。大片森林被滥砍滥伐而变成沙漠。海水污染。气候反常。自然景观和生态平衡受到严重破坏。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国际上出现了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倡导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的学者们呼吁人们关注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他们强调人类的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已经达到从根本上威胁人类的生存的地步。

  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的核心思想,就是要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这一西方传统观念,树立“生态整体主义”的新的观念。“生态整体主义”主张地球生物圈中所有生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和人类一样,都拥有生存和繁荣的平等权利。这种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已经成为当今全人类带有普遍性的价值观念。

  我们看一下中国传统文化,就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包含有一种强烈的生态意识,这种生态意识和当今世界的生态伦理学和生态哲学的观念是相通的。

  中国传统哲学是“生”的哲学。《易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又说:“生生之谓易。”生,就是草木生长,就是创造生命。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天地以“生”为道,“生”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因此,“生”就是“仁”,“生”就是善。周敦颐说:“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成,义也。” 程颐说:“生之性便是仁。” 朱熹说:“仁是天地之生气。”“仁是生底意思。”“只从生意上识仁。” 所以儒家主张的“仁”,不仅亲亲、爱人,而且要从亲亲、爱人推广到爱天地万物。因为人与天地万物一体,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世界上的民众都是我的亲兄弟,天地间的万物都是我的同伴。) 程颐说:“人与天地一物也。” 又说:“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 朱熹说:“天地万物本吾一体。” 这样的话很多。这些话都是说,人与万物是同类,是平等的,应该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

  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的意识。

  和这种生态哲学和生态伦理学的意识相关联,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一种生态美学的意识。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大自然(包括人类)是一个生命世界,天地万物都包含有活泼泼的生命和生意,这种生命和生意是最值得观赏的。人们在这种观赏中,体验到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从而得到极大的精神愉悦。程颢说:“万物之生意最可观。” 宋明理学家都喜欢观“万物之生意”。周敦颐喜欢“绿满窗前草不除”。别人问他为什么不除,他说:“与自己意思一般。”又说:“观天地生物气象。”周敦颐从窗前青草的生长体验到天地有一种“生意”,这种“生意”是“我”与万物所共有的。这种体验给他一种快乐。程颢养鱼,时时观之,说:“欲观万物自得意。”他又有诗描述自己的快乐:“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云淡风轻近午天,望花随柳过前川。”他体验到人与万物的“生意”,体验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浑然与物同体”,得到一种快乐。这是“仁者”的“乐”。

  清代大画家郑板桥的一封家书充分地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意识。郑板桥在信中说,天地生物,一蚁一虫,都心心爱念,这就是天之心。人应该“体天之心以为心”。所以他说他最反对“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 就是豺狼虎豹,人也没有权利杀戮。人与万物一体,因此人与万物是平等的,人不能把自己当作万物的主宰。这就是儒家的大仁爱观。儒家的仁爱,不仅爱人,而且爱物。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郑板桥接下去又说,真正爱鸟就要多种树,使成为鸟国鸟家。早上起来,一片鸟叫声,鸟很快乐,人也很快乐,这就叫“各适其天”。所谓“各适其天”,就是万物都能够按照它们的自然本性获得生存。这样,作为和万物同类的人也就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得到最大的美感(“大快”)。这也就是《乐记》说的“大乐与天地同和”。

  我们可以说,郑板桥的这封家书,不仅包含了生态伦理学的观念,而且包含了生态美学的观念。

  这种对天地万物“心心爱念”和观天地万物“生意”的生态意识,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作品中有鲜明的体现。

  中国古代画家最强调要表现天地万物的“生机”和“生意”。明代画家董其昌说,画家多长寿,原因就在他们“眼前无非生机” 。宋代董逌在《广川画跋》中强调画家赋形出象必须“发于生意,得之自然”。明代画家祝允明说:“或曰:‘草木无情,岂有意乎?’不知天地间,物物有一种生意,造化之妙,勃如荡如,不可形容也。” 所以清代王概的《画鱼诀》说:“画鱼须活泼,得其游泳像。”“悠然羡其乐,与人同意况。” 中国画家从来不画死鱼、死鸟,中国画家画的花、鸟、虫、鱼,都是活泼泼的,生意盎然的。中国画家的花鸟虫鱼的意象世界,是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生命世界,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态意识。

  中国古代文学也是如此。清代大文学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就是贯穿着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意识的文学作品。《聊斋志异》的美,就是人与万物一体之美。《聊斋志异》的诗意,就是人与万物一体的诗意。在这部文学作品中,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都幻化成美丽的少女,并与人产生爱情。如《香玉》篇中两位女郎,是崂山下清宫的牡丹和耐冬幻化而成,一名香玉,一名绛雪。他们成为在下清宫读书的黄生的爱人和朋友。牡丹和耐冬先后遭到灾祸,都得到黄生的救助。黄生死后,在白牡丹旁边长出一颗肥芽,有五个叶子,长到几尺高,但不开花。这是黄生的化身。后来老道士死了,他弟子不知爱惜,看它不开花,就把它砍掉了。结果,白牡丹和耐冬也跟着憔悴而死。蒲松龄创造的这些意象世界,充满了对天地间一切生命的爱,表明人与万物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表明人与万物一体,生死与共,休戚相关。这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生态美”,也就是“人与万物一体”之美。

  现在我把以上说的简单概括一下:

  第一,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生”(创造生命)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因此,生就是“仁”,生就是善。

  第二,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人与万物一体,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因此,人与万物是同类,是平等的。人没有权利把自己当作万物的主宰,“屈物之性以适吾性”,而应该对天地万物心心爱念,使万物都能按照它们的自然本性得到生存和发展,这就叫“各适其天”。

  第三,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天地万物(包括人类在内),都包含有活泼泼的生命和生意,这是最值得观赏的。人们在这种观赏中,体验到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从而得到极大的精神愉悦。这就是“仁者”的“乐”。

  第四,中国古代的许多文学艺术作品,充满了对天地间一切生命的爱,表明人与万物都属于一个大生命世界,生死与共,休戚相关。这就是“生态美”,也就是“人与万物一体”之美。

  以上四点,大致概括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其中包含了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和生态美学的内容。这些内容,体现了当今全人类的普遍价值观念,极富现代意蕴。这些内容,既是民族的,又是全人类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这样的内容,世界上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同样也有这种体现当今全人类普遍价值的内容。就像我们在这篇文章开头所说的,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这方面的内容,把它们发掘出来,加以新的阐释,并把它们放在显眼的位置,使它们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和交流,这将大大有助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的沟通和互相认同,大大有助于构建多元文明之间的和谐和共同繁荣的格局,对于实现人类的世界大同的美好理想,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者为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北京论坛论坛人物——叶朗
· 叶朗: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美学的启示
· 聚焦!北京论坛分论坛 国内外学者热议科学文化
· 2019年“人才引进与人才评价北京论坛”在北京工业大学举行
· 2019人才引进与人才评价北京论坛邀您参加
· 北京论坛(2011)举办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出席
· 2009诺奖获得者北京论坛开幕 关注金融重建
· 企业责任分论坛:法学与管理学深入对话
· 北京论坛金秋隆重开幕 中国教育网受邀全程报道
· 北京论坛:日益成为世界学者的世界级对话平台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