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赖老本行凭“一招鲜”吃遍天
当姚明、邓亚萍等有着国际化背景的运动员们,已经将眼光放在更高、更远的地方时,刘翔、李娜、丁俊晖,乃至更多的冠军们,还在沿着读大学的“专业之路”垂首前行。
从小从事专业体育的运动员们,一旦说起读书、充电,大多都离不了体育与体育产业相关的专业。例如曾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专业的李娜、姚明的校友丁俊晖则在上海交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上学。此外,还有北京体育大学专为获得奥运会冠军、世界冠军的体育名将设立个的“冠军班”。
相关内容>>明星上大学,能否真的“不为文凭而读书”?
>>姚明正式入学上海交通大学 读书只为充实自己
>>“美国通”姚明入学交大 四六级能得几分引猜测
其中的“佼佼者”莫过于110米栏飞人刘翔。早在2001年,他就已成为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生。雅典奥运会夺金后,刘翔免试毕业,并被华东师大授予“优秀学生”称号。随后,刘翔又被推荐免试参加华东师大的硕博连读。在训练和比赛之余,刘翔仅用了短短五年时间,竟然就获得了体育管理学方向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如此高效的“学位晋升”也招来了不少质疑之声。据媒体报道,刘翔在华东师大攻读体育管理学方向的硕博连读课程期间,学校专门为其制订了周密的培养方案,有10名以上的导师为他提供“上门授课”服务。
当然,也并非所有求学的体坛明星都能顺利拿到毕业证。
2009年6月,包括刘国正在内的5名体育特招生被上海交大退学。2010年9月,一份拟清退307名“超学时”研究生的通知又出现在华中科技大学的网站上,名单中包括两位奥运冠军——高崚和杨威。
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尽可能地利用、挖掘自己的体育特长本无可厚非。但在看过姚明和邓亚萍为自己选择的“异类”求学路后,或许更多的运动员也可以考虑拓宽眼界,去尝试更新、更精彩的学校生活。中国体育明星的求学模式,正在悄悄地产生着积极而多样的变化。(记者刘通)
相关专栏>>高等教育:高教新闻 海外概况 高教研究:综合研究 教学研究 发展研究 专题研究
>>教育新闻:综合新闻 学前教育 基教新闻 职教新闻 教师新闻 考试新闻 就业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