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中国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 辍学生比例过半
2011-04-08    内蒙古日报

字体大小:

  更夫惨死村委会遭焚毁

  无知少年竟是大案元凶

  2010年1月18日,开鲁县检察院以抢劫罪、放火罪批准逮捕了犯罪嫌疑人赵某。

  2009年4月初,开鲁县小街基镇永发村16岁村民赵某因赌博欠下赌资,便策划到村委会实施抢劫。4月3日夜间,赵某携带事先准备好的尖刀、撬棍、木棍、汽油,来到永发村村委会,砸碎玻璃进入值班室,值班室更夫王某被惊醒后骂道:“小崽子,你来干什么?”赵某二话不说,抡起手中的木棍,照着王某的头部猛打,又拿出尖刀向王某的胸部连刺数刀,致使王某死亡。

  杀人后,赵某回想起老人们常说的一句话:人死后眼睛里会留下杀人者的影子。于是,赵某又拿起值班室的暖瓶,将开水浇到了被害人的眼睛里。尔后,赵某砸烂财会室的门,对办公桌、档案柜撬盗了一番,在未找到钱财的情况下,用汽油点燃了财会室,致使村委会11间办公用房全被烧毁。2010年1月13日,公安机关擒获了犯罪嫌疑人赵某。

  未成年人溜门撬锁50余次

  8名少年抢劫后不知犯法

  2010年10月18日,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公安分局打掉一个未成年人盗窃团伙,抓获团伙成员8人,由此破获各类盗窃案件50余起,涉案金额4万余元。

  10月11日,东胜区民生广场发生多起商业门点被盗案件。东胜区公安分局经排查发现,民生广场多名无业男子有作案嫌疑。10月18日,民警在民生广场内发现4名未成年人身上穿的衣服与被盗服装店丢失的衣物相似,经辨认为被盗物品,民警当场将4人带回审查。随后又擒获了另4名犯罪嫌疑人。经查,邬某、武某、吕某、李某等8名未成年人纠结在一起,以撬卷帘门、砸玻璃门等手段进入民生广场的商铺,并以攀爬防护栏、翻窗等手段进入居民户中大肆行窃。

  而呼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六大队破获的一起抢劫案件中,涉案的8名未成年人被抓后居然不知这样做是犯法的。

  2010年7月14日下午,一名家长报案称:7月13日下午,在玉泉区清泉街一小区内,自家孩子和3个小伙伴被多名未成年人抢走1部手机、2辆自行车和60元现金。民警经走访得知,被抢孩子中有一人与一名犯罪嫌疑人是小学同学。7月15日,8名嫌疑人全被抓捕归案。

  经查,这8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是未成年人,其中4人不满14周岁。他们作案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在个别人的怂恿下起哄而已。7月16日,4名未成年人被依法刑拘,另4名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在家长写了保证书后被带回家教育。

  刑警支队六大队栾教导员告诉记者,有些涉案孩子被带回公安局接受调查时满脸笑容,并不知道自己做了违法的事情,更不知道做违法的事情会受法律制裁。

  目前,未成年人犯罪在世界范围内已被列为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公害。研究未成年人犯罪的犯罪成因与心理特点,加强对社会转型时期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与教育,惩治与挽救,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4月3日,通辽市科尔沁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王志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结合有关立法、司法经验及工作实践,对未成年人犯罪成因作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一些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措施。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暴力型趋势明显
·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数量连续6年下降
· 辽宁:最近五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低龄化趋势
· 教育蓝皮书:未成年人犯罪受家庭因素影响
· 未成年人犯罪又成舆论焦点:现在的孩子怎么了?
· 六一关注:避免花季悲剧我们的司法能做些什么
·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全方位治理系统正在逐步完善
·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犯罪率明显上升
· 调查称初中生成青少年犯罪多发群体
· 最高检:检察机关可对未成年嫌犯进行社会调查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