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科技期刊多而不强优秀稿源外流严重 路在何方
2010-08-30    光明日报

字体大小:

  自强啊,中国的科技期刊

  

 

记者 郭红松 绘

 

  2000年以来中国学者的SCI论文增长308%,其中在中国SCI期刊发表的论文增长126%,在海外SCI期刊发表的论文增长434%;1999—2009年中国大陆作者的高影响力论文(被引用位列各学科的前1%)有4433篇,其中只有51篇(1.1%)在中国大陆期刊发表

  1665年初,法国议院参事戴·萨罗在巴黎出版《学者杂志》。同年3月6日,英国皇家学会的亨利·奥登博格在伦敦创办了《皇家学会哲学汇刊》。也许当时他们并没有想到,自己开启了一个科学传播与交流的新平台。

  如今,科技期刊由早期的图书交流补充方式,演变为快速传播科学新发现的标准手段,成为科学家交流与竞技的舞台。目前全世界有十几万种科技期刊,我国大约有4800种。然而,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总主编朱作言院士的话说:“中国科技期刊多而不强,优秀稿源外流严重,我国科技期刊远远不能为我国的科研成果提供有竞争力的交流和展示平台。”

  2009年8月31日,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宣布学术期刊《中国科学》系列和《自然科学进展》正式合并,吹响了科技期刊强强联合的号角,希望藉此把中国科技期刊做大做强。时隔一年之后,本报记者在一次会议上专访朱作言院士和《中国科学:化学》主编黎乐民院士,请他们谈谈这一年来的感受。

  必须强——不能被外国出版商左右中国科技期刊的未来

  主持人:有科技工作者认为,科学是无国界的,因此也不一定要把中国的科技期刊办强。您觉得这种看法对吗?

  朱作言: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蓬勃发展,出了很多成果,但也有非常不好的一面,总体状况是“两头在外”,就是“仪器买进来,文章发出去”;一些科学家是“国际活跃,国内陌生”。

  科技期刊不仅仅是展示科技成果的窗口和开展学术交流的园地,是凝聚科学共同体的纽带与工具,更是引导科研方向的航标。通过对文章的选择,科技期刊从某种程度上引导着科学研究的选题取向。每个国家国情不同、发展状况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各自的要求和取向,如果没有强大的科技期刊相配合,我们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让别人引导我们的方向。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必须有自己的学术期刊!科学是无国界的,但科学家有祖国,对待我国自己办的学术期刊也要坚持同样的信念。

  黎乐民:从学术角度来讲,一方面,科学知识和自然规律没有国界,但科学事业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办好科技期刊是发展我国科技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另一方面,当前科技发展在不断加速,率先取得知识产权,刊物掌握在自己手里,可以尽快发表重要成果。

  从经济利益角度来讲,一方面,外国出版商大力在中国建立分编辑部、来中国开编委会、来中国约稿子,目的可能不是为了帮助中国科技事业尽快发展,“抢占地盘”和跟随而来的经济利益显然是其首要目标;另一方面,中国订阅国外科技刊物花费大量外汇,外国出版商提出的条件先宽后紧、进而苛刻,长此下去,外国出版商就可能揪住了中国科技事业的辫子,甚至是卡住了脖子。

  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长远而计,中国必须办好办强自己的科技期刊。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不负“一流”使命 闯出科技期刊中国路
· 高校32个期刊!2023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入选名单公布
· 高校19项!2023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青年人才支持项目公示
· 2023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选育高水平办刊人才子项目-青年人才支持项目拟入选项目公示
· 关于申报2023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选育高水平办刊人才子项目-青年人才支持项目的通知
· 关于申报2023年科技期刊项目的通知
· 关于申报2022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的通知
· 关于申报2022年度科技期刊项目的通知
· 常识告诉我们,科技期刊根本就不存在权威性
· 中国科协:2025年20学会达世界一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