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综述 > 综合新闻
刘延东亲切看望北京西藏中学师生
2009-01-23    中国教育报

字体大小:

刘延东亲切看望北京西藏中学师生  向西藏班及全国广大师生致以新春祝福

 

  在新春佳节和藏历土牛新年即将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到北京西藏中学看望师生,并向各地西藏中学、西藏班以及全国广大师生祝贺新春快乐。

  今天是北京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但北京西藏中学的师生们沉浸在温暖之中。下午3时,刘延东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学校,慰问全校师生。北京西藏中学建于1987年,目前有在校生810人,教职工140人。22年来,学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团结政策,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出了约2000名大中专学生返回西藏工作,成为西藏各条战线的骨干。

  刘延东先后参观了设备齐全的实验室、干净整洁的学生宿舍、藏书丰富的图书馆。看到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和生活环境,刘延东非常高兴,对还在图书馆看书的同学们说:“新春佳节即将到来,请转达对你们家人的节日问候!”

  参观完学校后,刘延东和学校师生代表进行座谈。她说,国家的昌盛、民族的团结、家乡的富裕,希望在青年,基础在教育。北京西藏中学22年的办学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确定在内地举办西藏中学和西藏班的决策是非常正确的。这既贯彻了党的民族团结的政策,也体现出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西藏中学办得很出色,培养了国家所需要、西藏所急需的人才。

  刘延东指出,今年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高度重视下,在全国各族人民关心支持和西藏自治区人民自身的努力下,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教育看,西藏过去没有一所学校,绝大多数农奴都没有接受正规教育,但现在“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6%,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9.7%。西藏发生的巨大变化充分说明,只有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藏才能有美好的未来。

  刘延东指出,办好内地西藏中学和西藏班,一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把学校建成培养坚定的爱国者和建设者的阵地,建成展示民族团结和党的民族政策的窗口,建成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摇篮。二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三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要认真总结和研究双语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同学们能更好适应今后的需要。四要关心学生健康成长。希望老师要特别关心同学们的身体健康和各方面的成长,使他们在北京、在学校就像在家里一样感到温暖和幸福。她赞扬广大教育工作者是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队伍,希望老师们爱岗敬业,严谨笃学,关爱学生,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刘延东殷切勉励同学们,一要树立远大理想,真正把为祖国、为人民作贡献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二要珍惜北京西藏中学优越的条件和机会,好好学习,掌握知识和本领,将来为国家服务,为西藏的建设服务。三要全面培养锻炼自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

  刘延东向学校赠送了一间35台计算机的多媒体电子教室,向全校学生送了复读机,并用藏语送上新春祝福:“扎西德勒!”

  教育部部长周济、北京市市长郭金龙等领导陪同慰问。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西藏教育投入15年增长近18倍
· 教育部:推进西藏和四省藏区教育跨越式发展
· 西藏着力解决农牧区寄宿学生交通难题
· 西藏全面实现“两基”目标 袁贵仁出席总结大会
· 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周年 创造教育事业发展奇迹
· 中国西藏教育发展成就:让法国的民众大开眼界
· 教育部部署直属单位对口援藏工作
· 西藏大力发展学前双语教育
· 有了“云教室” 北京与西藏昌都的距离到底有多远?
· 拉萨市所有农牧区中小学生将坐上专用校车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文献资料
·研究生课程建设加大
·教育法律修正案草案
·卓越教师计划改革项目
·《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
·严禁任何形式就业率造假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