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举措促城乡教育均衡 沈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玲
沈阳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取消民办公助学校,促进生源均衡2006年4月,我市决定将全市民办公助学校全部恢复公办性质,实行按学区招生、就近入学的招生办法。
二、设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验区,促进资源均衡
2006年6月,我市全面启动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程,把5个城区确定为综合实验区,实行大学区管理。市政府设立了每年1500万元的专项资金,还建立了相关的监测和督导评估制度,接受社会监督。
三、开展校长教师交流,促进师资均衡
2006年,我市开展了大规模的校长教师交流工作。目前,全市共交流中小学教师、校长2055名,其中95%以上是“人走关系动”的实质性交流。
四、改造城区薄弱学校,促进校际均衡2003年,我市选择城区22所相对薄弱初中进行综合改革试点。2005年,我市又分别启动了第二批24所初中和60所小学的综合改革工作,基本覆盖了城区的所有薄弱学校。3年来,全市共投入2.2亿元,对城区46所薄弱初中和60所薄弱小学全部进行综合改革。
五、建设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促进城乡教育均衡
我市从2004年开始大规模兴建九年一贯制学校,目前已投资7亿多元,建成了59所学校,可容纳中小学生9.4万人。目前已有76所城区中小学与农村学校结成帮扶合作体,117名城区学校校长和教师被选派到农村支教。另外,市政府每年拨款近千万元用于农村教师培训。
同时,我市还建立健全监督保障机制,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