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材教辅监管 抵制滥编滥印滥发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
去年以来,各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密切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通过开展全面降低教材印张和零售价格,限制豪华版教材出版,规范教材印制标准,完善教材招投标政策,严禁在教材出版发行环节违规收费,开展治理出版发行领域商业贿赂工作,切实加强出版物市场监管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2006年全国秋季中小学教材降价总额达到12亿元,收缴盗版教材、教辅773万件,净化了市场环境,保证了各地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在教材、教辅的出版发行和选用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主要是:一些部门、单位和个人违规编写教辅材料,擅自印发教辅征订目录,在一些地区盗版、盗印、非法出版的教辅材料大量进入学校,统一组织学生购买一套甚至多套教辅材料,给学生和家长造成了很大负担,成为严重的变相教育乱收费问题。
深入开展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需要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是统一思想。治理教育乱收费,是党中央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大决策,是新闻出版行业自身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一定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精神,以纠正教材、教辅出版发行工作中的违规行为,切实减轻群众经济负担为重点,标本兼治、惩防结合,狠抓行业不正之风的治理。
二是突出重点。严格执行国家教辅材料管理的有关规定,以纠正向中小学校印发教辅材料、统一组织购买教辅材料等违规行为为重点,做好2007年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出版、印刷、发行单位要自觉做到不向中小学校印发教辅材料征订目录,不搭售教辅材料,坚决抵制滥编、滥印、滥发教辅材料的不正之风,以实际行动切实减轻群众负担。
三是加强管理。要切实加强出版物市场的监管力度。各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要严厉打击各种盗版、盗印、非法出版发行教材和教辅材料的行为,严肃查处出版发行环节商业贿赂,净化教材教辅市场。各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和出版、发行单位的主要领导,要逐层建立责任制,定期进行检查,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措施和要求落到实处。新闻出版总署将会同有关部门适时进行督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