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政策法规 > 政策文件 > 民族教育
树立科学发展观 开创民族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及信息化工作的新局面 --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袁贵仁在民族语言文字规范 标准建设及信息化工作会上的书面讲话
2005-11-18    

字体大小:

2005年7月26日

  今天,民族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及信息化工作会议在美丽的乌鲁木齐市召开。我代表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向与会的各位同志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为这次会议的顺利召开给予大力支持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语委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工作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多次做出重要批示,有力地推进了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工作。

  今年5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召开。会议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形势,深刻总结了民族工作的成就和经验,全面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会议精神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及信息化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分析当前民族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及信息化工作所面临的形势,研讨、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任务。

  我讲三个问题。

  一、我国民族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及信息化面临的形势

  1.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国家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地区的大发展息息相关。今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语言文字是少数民族思维和交际的工具,是少数民族文化的基础和民族认同的重要体现。做好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工作,有助于民族地区的日常交际和信息化,有助于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都对少数民族的语言政策做了明确规定。各民族语言的平等政策是国家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平等、和谐的民族关系的具体体现。要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快民族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提高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水平,促进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的发展。

  2.信息化的发展日新月异目前,信息化已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世界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社会经济、社会结构、社会文化以及劳动者的素质等,都将发生重要变化。

  语言文字是信息的主要载体,人类社会大约80%的信息是由语言文字承载的。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度,民族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水平,关系到民族地区的信息化水平。同时民族语言文字的管理、教学和科研,也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成果。促进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是信息时代提出的新任务,是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在信息时代的新发展。3.保护文化多样性,开发民族语言资源民族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8月,我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并成为这一公约的发起国之一。语言文字及其记录和传承的民间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但是,农村城镇化、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将使一些语言濒临危险,甚至可能消亡,从而严重威胁着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一种语言消亡,它所承载的文化常常也会随之消亡,这将是人类文化的严重损失。语言资源是重要的信息资源和文化资源,要珍视它,保护它,开发它。只有实现了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才能更好地保护和有效开发、利用民族语言资源。

  二、以规范标准建设为基础,努力促进民族语言文字的信息化建设

  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二十多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制定了蒙、藏、维(哈、柯)、朝、彝、傣文编码字符集、键盘、字模等国家标准;在国际标准的最新版本中,在基本多文种平面中正式收入了我国提交的蒙、藏、维(哈、柯)、彝、傣文编码字符集;有些软件已实现Windows系统上的运行;已开发出几种电子出版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各类数据库不断问世;一些文种的网站或网页初步建成;语音及文字识别、机器辅助翻译等也有了一定进展。但是总体来看,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工作还不能适应当前形势的要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的核心技术比较少,缺乏较好的多文种统一的操作系统平台,软件之间兼容性差;高水平的语料库和相关数据库不多;民族文字网站的技术含量还不高;在管理上,缺乏统一规划和强有力的引导,资金投入分散;软件开发各自为政,存在着严重的低水平、重复开发现象。

  要使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适应新形势,迈出新步伐,必须加强规范标准的制定,建设多文种统一的平台,重视资源库建设。

  1.制定、完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民族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制定,既是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的重要工作,又是实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的基础工作。要加强民族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走国际标准化的路线,努力促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确保因特网上民族语言文字数据的传输、共享与信息安全。根据语言使用状况和以往的工作基础,当前应解决好蒙、藏、维(哈、柯)、朝、彝、傣等文种的规范标准问题。2.加强科学研究,加快民文基础软件、通用软件的开发和统一平台的建设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围绕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中的“瓶颈”问题联合攻关,促进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向更高层次发展。建设民语、汉语、外语兼容的跨语种的基础操作系统平台。利用这一平台,研发支持民族语言文字的基础软件和通用工具软件,满足国家和民族地区信息化的需要。3.支持民族语言文字的资源库建设语言文字知识库和语料库等民族语言文字资源库,是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的基础。目前,民族语言文字资源库建设处于起步阶段,要利用国内外资源库建设的成果,重视以往的民族语言文字的研究,有计划、分步骤地建设多文种的多种资源库。

  搜集整理各民族文字,为建立“中华大字符集”做贡献,为民族文化的各种数据库建设打基础,同时也为收集、整理、保存和抢救我国民族文化遗产工程打基础。

  三、工作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1.提高认识,努力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成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内容。没有规范化标准化,就谈不上信息化;没有民族语言文字的信息化,民族地区的信息化也无从谈起,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国家的信息安全都将受到影响。要进一步提高对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努力工作,开创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的新局面。

  2.统一规划,分类指导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涉及到多种民族语言文字,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通盘考虑,统一规划。中国各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的需求和发展水平不平衡,必须坚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

  3.加强协调,注重合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工作涉及面广,需要方方面面的通力协作。要加强各方面的协调与合作,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配置。要集结全国的科研优势,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集中力量联合攻关。跨省区的民族语言文字协作也要认真研究新问题,寻求更加有效的工作方式,拓展协作领域。另外,今后在东西部的对口支援和协作中,也应该考虑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信息化的内容。

  4.借鉴汉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的成果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工作,在管理、人才、技术、产品等方面都有许多可资利用的成果,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要充分利用。汉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中的一些经验教训,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要认真汲取,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重视规范标准建设,吸收更多的民族语言文字学家参与其中。

  5.拉动需求,培育市场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底子薄、基础差、市场不大,又受到国外软件的挤压和一些盗版的冲击,自身发展的空间狭小。要采取各种措施,拉动需求,培育市场。在对民族文软件开展标准符合性测试和技术评测工作的基础上,对国内优秀民族文软件有重点地进行扶持,为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的健康发展打好基础。

  6.加强人才培养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要制定人才规划,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积极培养人才。要特别注重通过科研项目合作,为民族地区培养人才,争取在短期内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技术水平和标准化水平较高的民文信息处理专业队伍。要尊重专家学者,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要注重年轻学者的培养,使这一事业后继有人,兴旺发达。

  同志们,我国民族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及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努力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及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以信息化为主线,以民族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为核心,以科学研究和语言工程建设为基础,力争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满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基本需求,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等领域有较大发展,为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构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