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考试 >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 各地高考
山东省2014年实行新的高考加分政策
2013-07-04    中新网-大众日报

字体大小:

  6月30日,清华大学拒绝四川省体育加20分高考生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记者从山东省教育主管部门了解到,山东的高考加分项目已经逐年“瘦身”。

  加分考生九成多是少数民族

  省教育厅学生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此前不久,2013年山东省夏季高考获得加分资格的特殊考生名单已经公示,4125名考生获得加分资格,比去年4054人增加了71人。加分类型包括省级优秀学生,见义勇为考生,省级以上先进劳模,奥赛等获奖者,烈士子女,自谋职业退役士兵,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台湾省籍考生,少数民族考生8类。

  记者发现,此次公示加分考生大部分是少数民族类,已超过九成。“公示加分高考生,减少不合理的高考加分项目,是‘阳光高考’、‘公平高考’的基本追求。”省教育厅学生处这位负责人说,我省近年已经在逐步梳理、清理加分项目,除了按照国家及教育部要求执行的高考加分项目,省里自己制定的加分项目只有“见义勇为考生”一条,教育部文件中虽然提到这一点但不是很明确,山东省明确为: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见义勇为的应届毕业生,凡受市人民政府或省综治委表彰的,高考成绩总分低于高校调档分数线10分之内的,可以向高校投档;受省人民政府表彰的,高考成绩总分低于高校调档分数线20分之内的,可以向高校投档,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见义勇为考生的认定,以政府颁发的证书为准。

  而必要的加分项目,也是体现公平的要求。在2013年山东省这份高考加分公示名单中,216名特殊考生获得山东省2013年普通高考(夏季)同等条件优先录取资格。优先录取考生类型包括退出部队现役的,残疾军人、因公牺牲等军人子女,驻边疆部队现役军人子女和空勤、舰艇、航天等军人子女,残疾、因公牺牲等人民警察子女。同时公布的还有740名获得艺术特长生选拔录取合格的考生。

  明年实行新加分政策

  2012年3月山东省教育厅对高考加分政策作出调整,到2014年将执行新的加分政策。也就是说,2011年秋季入学的高中教育阶段学生将面临这一调整。

  省教育厅学生处负责人介绍,其中主要的是两条:首先是取消“奥赛生”等两类保送资格。在高中阶段参加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我省考生,应届毕业当年在其高考成绩基础上增加20分向高校投档,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参加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等主办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获得一、二等奖,或参加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获奖的我省学生,应届毕业当年在其高考成绩基础上增加20分向高校投档,不再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

  其次是明确:“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取得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取得前6名;获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并参加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组织的统一测试(测试项目仅限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游泳、羽毛球等8项)达到相应标准的考生。符合要求的应届毕业生,当年在其高考成绩基础上加10分向高校投档。”

  “上述调整,全部是根据教育部有关政策作出的。”这位负责人介绍,比如体育三个加分项目,教育部文件中明确,这三类考生可加分投档,“最高不超过20分”,山东省据此作出了“加10分向高校投档”的规定;2014年,我省也会按此规定执行。

  把好体育加分项目审查关

  几乎连篮球都没摸过的学生,居然成了篮球项目国家二级运动员;高度近视也能在射击比赛中获奖,拥有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这些匪夷所思的事,却实实在在地发生过。

  临沂一中校长李世良提出,2014年实行调整后的高考加分政策,对体育加分项目首先要把好组织测试关,确保在此环节不出漏洞,杜绝没有体育特长的考生“浑水摸鱼”“鱼目混珠”;其次是把好审查关,考生要提交体育比赛的成绩册、秩序册和成绩证书,三者缺一不可,再按照国家体育总局下发的《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办法》和《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对考生的比赛项目成绩进行核实,确认考生是否能获得相关资格。

  记者了解到,对于运动员等级的审批是分级管理的,省级体育部门只负责一级运动员的审批,二级运动员的审批在县市级体育部门。如何把好审查关,还需要更加细致的工作。记者 王 原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任友群:高考加分政策不应一刀切
· 安徽省调整2015年高考加分政策
· 高考加分政策如何避免“走样”?
· 高考加分政策"瘦身" 家长:不用逼娃学奥数了
· 教育部加强高考加分政策监督 严审考生资格身份
· 规范和调整高考加分政策引反响 如何实现政策平衡
· 高考加分政策乱象丛生 缺乏有效监督申诉途径
· 09年高考加分政策出台 部分省份调整加分项目
· 河北省高考加分政策新规出台
· 高考加分政策民意调查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