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远程教育 > 远教新闻
高校招生 一“网”当关
2002-01-16    冯华

字体大小:

    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系统的成功应用,使传统的招生录取管理工作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网上录取系统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将基本实现网上录取远程化,网上录取系统将继续为维护高校招生的神圣“净土”发挥更大作用!

  去年4月10日,在清华同方会议室里,一项引人瞩目的科技成果——“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系统”(以下简称为“网上录取系统”)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技术鉴定。这项1996年10月开始启动,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所研制的网上录取系统,在全国范围内经过三年由点到面的试点,已获得了成功。2001年七八月间,当全国31个省、市(区)、上千所高校共同使用这套系统顺利地完成招生录取工作时,它的方便、准确和快捷的特点,它的完善、严密和透明的特性,再一次显现出“网上录取系统”的神奇效益。

  近日,当“全国普通高校网上录取系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一令人欣喜的消息传来之时,“网上录取”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网上录取:为杜绝不正之风提供保障

  “高校招生是目前我国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教育部学生司司长瞿振元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建立“网上录取系统”的必要性和意义作了说明。他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系统是‘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招生工作中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是党和政府对招生工作的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希望。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进步,在招生工作中,使用先进科技手段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是高校招生能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继续保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有力保障。”

  瞿振元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系统”是招生录取手段改革的具体落实。它的成功运用,从技术层面上为杜绝招生中的不正之风提供了有效保障,对维护教育公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网上录取系统”如何发挥它的监控作用?参与系统开发、负责组织协调管理工作的教育部学生司本、专科招生处杨松说:“使用该系统进行招生时,首先由各省级招办组织信息采集,并形成考生电子档案。经过严格的制作、确认,使考生信息的安全性、准确性得到了保证;整个招生过程在计算机中都保留了详细的日志,领导和纪检部门可随时通过系统对招生过程及考生档案状态进行适时的监督和检查。同时,考生的投档工作是由系统根据设定的模板自动进行的,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和差错。在‘公开’方面,系统可以通过网络提供相关的招生信息查询,面向考生服务。淡化权利意识,强化服务功能,‘网上录取系统’对提高招办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发挥着积极作用。”

  网上录取:实现社会与经济效益“双赢”

  网上录取为招生管理工作带来的便利和效益,全国各地和各高校的招办工作人员是有目共睹的。北京外国语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文君说:“以往的招生考试录取工作,是以考生纸质档案流转为核心的人力密集型工作,实行网上录取后,转变为以电子档案流转为核心的技术密集型工作,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减少了工作人员的数量,降低了劳动强度,缩短了招生工作的时间。”

  内蒙古招生办公室主任许福荣说:“‘网上录取系统’可以通过网络提供招生信息,每个考生的电子档案包括报名表、志愿表、成绩单,曾被投档的院校以及现在的档案状况等,都可以在网上一目了然。网上录取使招生时间缩短,又直接为两次高考创造了有利条件,使两次考试、两次招生在时间上成为可能。”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高校自主权的不断扩大,招生考试工作从行政管理型向服务管理型的转变,是一种必然趋势。天津市是全国最早开展网上录取的试点城市之一,网上录取带来的省时、省力和省钱的便利,天津市各高校招生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感触最深。天津市教育考试院张景华说:“以往每年七八月酷暑当头的日子里,各省市招办通常要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租用宾馆甩开膀子大干,费力不说,招生院校派往各地的招生人员每年耗费的经费数量是相当大的。实行网上录取后,由于网络建设的需要和工作人员的大幅度减少,各省、市基本上将招生现场安排在招生办公室,免去了租用宾馆的昂贵支出。以天津市招办为例,以往在天津宾馆招生,100多名工作人员工作一个月,需耗费经费上百万元,而2001年进行网上录取时,30多人的招生队伍在招办进行招生,经费支出大为减少,时间上总共只用了两个星期多一点就完成了。”

  “网上录取的好处更体现在远程录取方面。”西藏教育考试院院长许成仓说:“对招生院校来说,由于不再需要派人到招生现场录取,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招生现场。因此,所需要的经费几乎可以不计。据估计,网上录取扣除制作电子档案的开支,平均每个省可以节约经费约200万元左右,每所高校节约的经费也将达到数十万元,仅此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将达到每年亿元以上。如果再将制作电子档案后,招生数据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计算在内,效益还要大幅度增加。”

  以往,每年招生录取工作结束后,信息统计又成了一个难题。由于社会各界和各级领导对招生工作都十分重视,教育部门有责任提供准确的统计信息。建立起全国统一的网上录取系统后,使招生统计信息的准确性有了根本保证。由此可见,“网上录取系统”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

  网上录取:离不开一支善打硬仗的队伍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承担了网上录取科研任务。在这支队伍中,既有经验丰富的老教授,又有善于创新、能挑重担的青年教师,还有各省级招办的技术骨干,其中20多名掌握娴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善于学习和应用的优秀研究生和本科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课题组负责人之一王诚教授介绍说,1996年10月,教育部就提出了“能否开发出一套系统,将全国招生考试管理工作规范化,同时又可以将学生从入学、在校直到毕业的有关信息保存下来”的设想。当时,网上录取仅仅是人们的一种向往,许多人对其可行性心存疑虑。在项目开发初期,由于研究经费没有到位,课题组的研究条件十分艰苦。“清华大学就是借钱,也要把项目搞起来!”当时教育部领导决心很大,课题组克服了许多困难,全力以赴地开展全国招生系统过程和模式的调研。几年时间里,课题组的工作人员没有休过寒暑假,节日也常常在加班加点中度过。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年轻教师刘卫东,一方面要完成正常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还要承担起网上录取课题组的主要科研任务,致使自己的在职博士学习已全然顾不上了。他说:“自从1998年‘网上录取系统’在天津试点以来,科研任务十分繁重,为了更好地了解各方面情况,三年时间里,我和同事宋佳兴等人已经走遍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与各地招办工作人员一起切磋、研讨,及时解决技术上的各种难题。”

  参与网上录取工作的人员全国有数以万计,从考生基础信息采集到最终录取工作的完成,推进这项工作依靠的是行政推动和专家们的技术支持。北京、天津、辽宁、上海、福建、河南、湖北、广西、重庆、四川、云南等许多省级招办的技术骨干在信息采集、系统研制、使用培训及推广工作中,主动出主意想办法,并多次承担了相关技术研究及各类培训。

  王诚教授还特别提到“网上录取系统”的研制成功与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在系统开发初期,Cernet就为网上录取的关键技术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经费支持,尤其是录取试点工作开始后,为各省招办的接入工作投入了大量的技术力量,成立网络保障中心,开通24小时热线电话。在系统开发期间,教育部领导和主管部门对课题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大量的指导和协调工作,教育部周远清、韦钰副部长及高校学生司领导曾多次亲临课题组和招生现场视察网上录取工作,这些都使课题组的工作人员深受鼓舞,至今记忆犹新。

  网上录取:历经风雨见彩虹

  从技术上来看,“网上录取系统”是一个基于广域网络的大型分布式信息系统,它的应用背景对系统本身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网上录取系统”在研制的六年时间里,经历了五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一、1996年10月至1997年9月的系统调研阶段:了解招生规定,到招生现场实地考察;二、1997年10月至1998年9月的关键技术探索、原型系统设计阶段:根据关键技术研究结果,初步设计出一个原型系统,于1998年招生期间选择天津市试点,得到了成功的应用,证明远程网上录取是完全可以实现的;三、1998年10月至1999年9月的系统设计和开发阶段:在天津市1998年试点成功的基础上,课题组对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使院校端系统的功能大为增强,1999年使用该系统的有8个省市,标志着“网上录取系统”开发成功;四、1999年10月至2000年9月的系统改进和完善阶段:系统的体系结构和框架确定后,如何增强系统的适应性,使系统能够灵活地体现各省、市千差万别的招生政策。针对这个问题,课题组提出了投档单位和成绩项两个概念,经过修改系统的数据结构,可以适应全国各省、市的不同招生政策,为系统的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0年,全国共有16个省、市使用“网上录取系统”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五、2000年10月至2001年4月的系统定型阶段:2000年录取结束后,课题组和各省、市招办、招生院校一起,针对系统运行期间暴露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完善和最终定型,2000年12月通过用户测试,并于2001年4月提交鉴定和验收。

  “‘网上录取系统’的研制,经历了一不断完善的过程。”清华大学课题组主要研究人员刘卫东说:“这是一个不断地调研、不断地修改,与提出功能需求的各省、市招办人员在一起不断地磨合、调整的过程。我们自接到任务后开始调研,发现每个省招生政策的大致流程是差不多的,但各个省、市在内部管理上有较大区别,如重庆市的加分因素中有这样一项:‘教师子女第一志愿报考师范院校(师范专业)的要加分’等等,诸如此类的细微的差别给程序设计带来了困难。教育部要求全国使用同一套系统,如何在复杂的个性中抽取共性的东西,我们是通过数据的不同组织,经过不断地讨论、修改,直到2000年才确定了基本的程序框架。回想起来,其实当时就是充分解剖了‘天津市’这样一只麻雀,抽取出一些共性的东西,通过修改数据的结构,再经过很好的组织,才最终解决了8个省共同存在的问题。”

  在研制“网上录取系统”时,清华大学课题组十分注意采集信息和传送信息时的安全问题,王诚教授说:“那时,我们大家的头脑十分警醒,时刻感到自己是头顶着雷在从事这项工作。”为了确保网络的安全性,每年招生录取期间,课题组都要对有关的重要数据做认真、及时的储存和备份,以防意外情况的发生。

  网上录取: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成果

  当今世界范围内,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普通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建立起中国的人才库已是当务之急。网上录取系统所采集和生成的数据正是人才库的重要信息来源。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曾说过:“‘网上录取系统’是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有重大影响的技术,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成果,对推动教育部门其他方面的配套改革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同时,该系统是高校学籍管理系统、毕业生就业管理与服务系统的龙头工程,这几个系统的一体化管理,将为构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信息库提供比较完整的基础原始信息。”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瞿振元说:“实现远程网上录取,极大地促进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从年近花甲的老招办主任到大学研究生,从部级干部到普通招生工作人员,上下同心协力做好网上录取工作,正是有了这样一个共识: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我们必须敏锐地抓住现代信息技术这一先进生产力的要求和契机,顺应信息网络化的趋势,推进招生录取手段的改革。”他说,从目前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高度来看,“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系统”已不是一般的门户网站,它是我国政府自己建立的、已成功运用的大型应用平台,对促进整个国家的信息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信息化处杨东占说:“党中央在《国民经济建设十五规划建议方案》中明确指出,要以信息化为目标,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系统,是以信息化促进招生管理工作现代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他说,“网上录取系统”的成功应用,得到了有关专家的充分肯定,他们一致认为“这一分布式的教育信息系统软件体系结构设计和数据代理技术,达到了国际同类软件的先进水平。”

  据了解,2001年全国远程网上录取的学生达到了131万人,占录取学生总数的50%,全国450多万考生电子档案的信息采集量达14亿项,这些数据是惊人而可喜的!2002年,全国范围内的远程网上录取工作即将全面展开,“全国普通高校网上录取系统”将继续为全国几百万考生们服务,继续为维护高校招生这片广大人民群众寄予厚望的神圣“净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图为招生现场网络结构图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电子科大综合素质教育结奇葩
· 教育数字化“结大瓜”受益学生两百万
· 江西师大推进教师教育改革
· 采访调查农村“隔代教育”的现实之忧
· 陈至立:我们将以农村义务教育为重点
· 落实责任制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 改善教育条件 成都投10亿建农村中小学
· 2005微软亚太区教育高峰会将在杭州召开
· 亚洲教育发展的挑战与希望
· 河北省博野县整合资源打造优质教育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