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三十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教育观察
今天,我们如何向传统文化致敬
2014-01-23    人民日报

字体大小:

  别让商业的雾霾,遮蔽了传统文化的光华

  日前在采访中央戏曲学院副院长周龙时,他的一番话很耐人寻味:现在许多人打着“向传统文化致敬”的旗号,来“玩”一把。玩什么?玩晚会、玩电影!怎么玩?在其中糅杂了不少传统文化的元素,但可惜,浮于形式,简单地将各种文化元素与符号拼接在一起。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表现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在未能真正了解、把握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滥用文化符号,是“玩”,更是亵渎。

  周龙的话,体现出一位从小便接受传统国学、中国戏曲教育的学者的忧思,也折射出当前一些人滥用传统文化的令人忧虑的现状。

  2013中国·吉林第十八届房屋展示交易会上,有房产商家聘请身高1.82米的一对性感女模展示人体美,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赏拍照。但是,真的美吗?身材高挑的女模特身穿火辣的比基尼泳衣,头上却戴着京剧的头饰,胸部上还印着京剧脸谱。这样的创意,到底是在向传统文化致敬,还是在“糟蹋国粹”,网络上网友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比基尼京剧”刚刚落幕,网上又疯狂流传“裸体京剧”:没有了斯文的老生、威严的武生、庄重的老旦与精巧的花旦,可见的是一组以京剧为造型,但个个袒胸露乳的摄影作品。这组被命名为“裸体京剧”的剧照在网上流传后,立刻引发了网友对于国粹、艺术和文明等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类似的现象还有许多,曾经一度在屏幕上大行其道的古装剧就被许多学者质疑,里面有多少是在呈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呈现人心向善的美好,又有多少是在呈现尔虞我诈、钻营算计的晦暗。这些以向传统致敬为名的编剧与导演可曾想过,荧屏前祖国未来的花朵们,将会从这样的传统文化作品中,学会怎样的为人之道?

  还有学者一针见血,当下,一些人擎着传统文化的旗帜,所做之事无关品位、无关道德、无关智能,所有的衡量标准,都是利益。这些人不仅对传统文化缺乏起码的敬重,而且毫无顾忌地贬损糟蹋,令人叹息。

  用建设的心态,善待传统文化

  “国学热”兴起的原因在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当然,一个国家也必须找到并尊重自己的传统,找到自己是谁,这是一种自信的必然。李山强调,“但传统文化的恢复,不能以‘老学究’的方式继承,而是应该从全局上、从大文化的角度找到独属于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的脉络,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建设性的继承、建设性的吸收,吸收外来文明,继承传统文化。”

  还有学者指出,中医讲究望闻问切,用个性化的方法为患者提供治疗,传统文化也是如此,诸子百家观点颇多,但也并非全都适合每一个人。通过实践,不断地通过历史筛选,不断地进行个性化的理解,不断地结合现代社会发展做出新的阐释,才能让传统文化跟上时代的步伐。

  山西大学倪宁教授认为,要在生活中实践传统文化精神,才能传承传统文化,释放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传统文化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像在春节,相比过去,已经失去了很多文化的内涵,演变成了简单的吃饭和聚会。其中有很多文化的因子值得我们继承下来,比如通过祭祖缅怀先人,其中的内涵是教导今人更加珍惜现实生活。”

  陆玉林教授说,“传统国学依赖于实践上的创新,传统文化发展到现在,一代又一代人通过不断的理解和创新,文脉才能得以延续。这体现出了一个民族的担当精神,这是成年人需要肩负的责任,中国形象、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才能形成,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软实力自然而然就建立起来了。”

  当然,还有更多的学者强调,传统文化是民族瑰宝,影响的是人的头脑与心灵,它对人的滋养,无法用数字、用金钱来衡量。而一旦传统文化裹挟了太多利益的渣滓,所造成的恶果,将是对一代人心灵的毁坏。(赵婀娜 章正)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碰”上先进科技
· 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分级教材
· 湖北中小学将有传统文化专职教师
· 传统文化提升个人素养 "90后"暑期热衷学国学
· 易中天:在传统文化中找到为现代化服务的东西
· 将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 重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图)
· 教育部长陈宝生谈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做好3件事
· 修订版小学语文教材大幅增反映传统文化内容
· 教育观察:进补传统文化大中小学生“药方”不同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