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梅:谢谢黄主任,听了黄主任的介绍,我们都看到了天津市在推进学前教育发展方面的举措还是非常实的,像四项工程就特别有针对性,比如针对怎么发展农村幼儿园,怎么扶持民办幼儿园,怎么能够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能够享受到学前教育,都有具体的政策设计。下面请杭州市徐一超局长介绍杭州学前教育发展情况,杭州市是学前教育的老典型,他们的基础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在近半年的时间里,杭州市又出台了很多新的举措来进一步加大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力度。
徐一超:近年来,杭州市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民办协调发展”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学前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全市有幼儿园969所,在园幼儿26万多名,学前三年幼儿净入园率为98.3%,全市乡镇中心幼儿园建园率100%,其中公办中心幼儿园占90%;0-5岁婴幼儿家长和看护人受训率为94.8%,初步形成“托幼一体化”学前教育体系。现有幼儿园中,等级覆盖率为90.8%,优质覆盖率达65%。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精神,杭州积极行动,把破解“入园难”问题作为关注民生、推进教育公平的实事工程加以推进,2010年11月,杭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学前教育1+4新政,即下发《杭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四个配套文件(《杭州市学前教育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杭州市幼儿园园舍建设实施办法》、《杭州市幼儿园非事业编制教师管理办法》、《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杭入园管理暂行办法》),构建了促进杭州学前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政策框架,形成了经费保障、教师保障、园舍优化、督导评估、质量提升五大保障机制。同时召开了全市学前教育工作会议,市长与区县(市)长签订了五年目标责任状和一年的建设任务书。可以预见,在“1+4”新政及五项机制的推动下,今后五年杭州学前教育面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相关报道:教育部:中国学前教育制度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相关文件:《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下面,我向各位简单介绍杭州推进学前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主要做法。
一、建立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的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坚持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扩大学前教育经费筹资渠道。一是各区学前教育事业经费达到同级教育事业经费8%以上,县市达到5%以上。二是市本级和区县市在地方教育附加中按20%比例安排学前教育专项经费。三是市本级和各区县每年按土地出让收入0.5%计提农村学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四是乡镇每年要安排足够的配套经费。同时,我们专门制定了《杭州市学前教育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学前教育经费的使用范围、方式作了明确的规定。
二、建立以落实教师地位和待遇为目标的学前教育教师保障机制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依法保障教师合法权益。一是加快公办幼儿园事业编制教师配备。2009年,市编办等五个部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核定和人员配备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幼儿园教师编制核定的标准。提出到2015年,公办幼儿园事业编制教师基本配备到位。二是努力提高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提出到2011年底,事业编制教师人均年收入达到义务教育段事业编制教师人均年收入水平;到2015年,非事业编制教师的年收入达到当地幼儿园事业编制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并落实“一金五险”,符合条件的幼儿园非事业编制教师可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三是将幼儿园教师培训纳入当地基础教育教师培训的整体规划,多形式提高教师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