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中国教育 高校科技 教育信息化 教育在线 教育舆情 CERNET 下一代互联网
CERNET第二十八/二十九届学术年会
  • 中国教育人博客
  • 天下教育
  • 考试培训
  • 中小学教育
  • 家庭教育
  • 就业创业
  • 菁菁校园
  • 分享空间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教育 > 师范教育 > 师教研究
关于教师发展性评价的一些思考
2002-08-12    

字体大小:

  良好的教师素质,不仅是有效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内容,是有效的教育工具或手段。教师的品格意志、道德面貌、情感态度、学识能力和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因此,在课程改革中,提高教师素质,可以说是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措施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师的重要作用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可替代性,“教学是一门艺术”也受到普遍的认可,人们对教师的期望越来越高,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角色,以适应新世纪的挑战和课程改革的要求。

  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为知识的传授者。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也不再是学生的唯一知识源。教师不能简单地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育人和促进学生“学”上。

  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这既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促进者的前提条件。教师以研究者的精神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其教育教学质量就会随之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也能得到发展。

  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课程改革为教师创设了广阔的空间让教师发挥和创造,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实践提出了挑战。依照新的课程标准,教学目标与结果、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都与以往的教学有不同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进行工作,改变教书匠的角色。

  新世纪的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教育教学不再只是教师的工作,还应该成为教师的事业。教师不仅是照亮别人的“蜡烛”,更是不断充电的长明灯。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是教师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也是自身价值得到提升的过程。

  总之,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是发展中的教师,是进行适应和调整的不断追求的人,是有着独立价值和尊严的人。教师评价必须适应并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建立促进教师成长的发展性评价体系。这意味着教师评价必须改变以往评价者高高在上的姿态,从对教师冷冰冰的审视和裁判转向对教师的关注和关怀;从指令性的要求转向协商和讨论式的沟通和交流;从教师被动接受检查转向多主体参与的互动过程。

  教师发展性评价关注教师的背景和基础,关注教师的个体差异,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体现教师教学表现和水平的资料,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评价中并反思自己的教学。建立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激发教师不断改进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提升。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而且这个过程具有相当程度的不可逆性。因此,对教师的表现和水平进行业绩评估以控制和保证教师的教学质量达到一定的标准是重要的,是必要的。同时,教师的工作必然与一定的名誉和利益相联系,业绩评估是对教师的水平进行评定和实现利益分配的必要手段。所以业绩评估与教师发展性评价是共存于教师评价中的两种评价体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差异,同时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师发展性评价与业绩评估在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过程上都有所差异,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评价。发展性评价的目标是通过评价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以及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发展性评价的评价者可以是教师本人,也可以是同事,校长、家长和学生;发展性评价关注教师的背景和基础,重视教师当前的水平和表现,但着眼点在于教师的未来;发展性评价所依据的资料和证据是日常的、局部的、即时性的,往往不能体现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最高水平;发展性评价参考一定的标准,但所得出的结论主要用来进行纵向比较,以期发现教师发展变化的轨迹;发展性评价在达成评价结论时往往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评价结论是个体化的,非常重视通过评价反馈与教师一起提出改进建议。

  业绩评估的目标是将教师的表现与一定的标准相比较后判断教师表现的优劣或是否合格;业绩评估的评价者一般来说是上一级行政部门或有关评估机构;业绩评估一般采取横向比较的标准,不太关注教师的背景和基础;业绩评估所采用的资料和证据是综合性、阶段性的,应该能够体现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最高水平;业绩评估时评价者和教师一般不需要进行交流和探讨;业绩评估的结论一般是规范和统一的,强调评估结论的公平性。此外,业绩评估一般来说与教师的名誉和各种利益是相关的。

教育信息化资讯微信二维码

 

  延伸阅读
· 城里学校成农村教师培训点
· 湖北投入2000万5年培训10万农村教师
· 职技教师抢手:用人单位愿帮毕业生还贷
· 莫桑比克:“希望中国派教师来”
· 为促进教师发展搭建绿色平台
· 初中优秀教师流失严重 好教师难寻
· 为促进教师发展搭建绿色平台
· 内部规定"于法无据" 跳槽教师赢仲裁官司
· 河北:落实政协委员提案设农村教师津贴
· 教师职业专业化与我国师范教育
建一流大学
·EDU聚焦:校园"毒跑道"
·快乐暑期安全教育别放松
·聚焦:毕业生迎来创业季
·教育3.15:优化教育环境
·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
·开学第一课历年视频资料
  部委动态
·加强中小学校党建设工作
·做好普通中小学装备工作
·治理有偿补课和收受礼金
·高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版权所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网络中心    CERNIC, CERNET
京ICP备15006448号-16 京网文[2017]10376-1180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30174号
关于假冒中国教育网的声明 | 有任何问题与建议请联络:Webmaster@cer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