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教育部的信息,“九五”以来,我国的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教师队伍进一步年轻化,中青年教师成为教学工作的主要力量。据悉,到2000年底,普通高校、高中、初中、小学教师中45岁以下者占教师总数的比例分别达到78.4%、84.7%、85.9%、75.2%。
经过在教师培养、培训、聘任等方面的努力,“九五”中教师数量稳步增长,从总体上看,教师数量基本上适应了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基本需求。同时,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九五”期间,高等师范学校共培养专科以上毕业生约100万人;中师培养毕业生约140万人;各级教师进修院校学历培训共培训中小学教师106万人。此外还对大批中小学教师开展了非学历培训。教师资格过渡工作的顺利完成,为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和教师队伍建设的正规化、法制化、专业化奠定了基础。
全国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由1995年的88.9%、69.1%、55.2%提高到2000年的96.9%、87.1%、68.4%。2000年,小学教师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20.0%,初中教师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14.2%,高校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31.3%。
教师职务、年龄等结构也更趋合理。从教师的职务结构看,具有高级教师职务的高中、初中、小学教师占相应教师总数的比例分别由1995年的15.73%、2.02%、0.065%提高到2000年的16.27%、3.27%、0.12%;普通高校中教授、副教授所占比例由1995年的7.8%、26.6%提高到2000年的9.4%、30.0%。
现在,教师队伍进一步年轻化。高中、初中、小学具有高级教师职务的教师中,45岁以下者所占比例分别由1995年的9.6%、8.6%、24.8%提高为37.1%、24.6%、29.5%。普通高校具有教授职务者中45岁以下所占比例由1995年的6.2%提高为26.3%,35岁以下副教授所占比例由1995年的7.3%提高为10.3%。
从师生比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近年来学校用人效益有了较大的提高。1995年,普通高校、普通高中、普通初中、小学的生师比分别为9.2∶1、13.0∶1、16.7∶1、23.8∶1;2000年,普通高校、普通高中、普通初中、小学的生师比分别达到15.3∶1、15.9∶1、19.0∶1和22.2∶1,提高了教育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益
|